第三章 家庭应用中成药知识 (25)
9.灵芝多糖GLPS其能显著提高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给药时间越长作用越显著。灵芝浸膏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时,发现T细胞有增高,T细胞玫瑰结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小鼠感染试验中显示灵芝合剂具有增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杀灭结核杆菌的作用,并加强利福平的抗结核效力。此外,灵芝多糖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力可能与抗肿瘤作用有关。
10.银耳多糖TFPS其具有抗肿瘤、抗放射及升白细胞作用,对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不仅能使巨噬细胞增生,而且还能激活其吞噬活性。对免疫抑制剂所致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抑制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并降低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另外,银耳、银耳孢子和黑木耳三种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促进作用。其中银耳多糖效果最好。
11.天麻多糖GEPS其能明显促进小鼠腹腔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此外,用本品给小鼠腹腔连续注射9天,能显著增强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说明天麻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有促进影响。
12.猴菇菌多糖HEPS其对小鼠S180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革兰阳性细菌及促进胃溃疡愈合等作用,临床上已用猴菇菌片治疗胃癌、食管癌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有一定疗效。本品小鼠腹腔注射,可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力。
13.中华猕猴桃多糖复合物ACPS其在体内能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其吞噬功能,并已证明激活的巨噬细胞主要为LaK亚群,具有抗癌活性。还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宿主的免疫抗菌功能,达到抗感染作用。
14.玉竹海参酸黏多糖HLMP其具有抗肿瘤、抗凝血作用,可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能力,提高对血中胶体炭粒的清除速度。能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对抗免疫抑制剂氢化可的松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使其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恢复到正常水平。HLMP虽已证明在体内有抗肿瘤作用,但对体外培养的Hcla子宫颈上皮癌细胞的生长无直接抑制作用,这提示本品的抗癌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特别是激活抗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而起作用的。此外,枸杞、红花、当归、刺参、木蹄、侧木耳等多糖均对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这些多糖共有的活性主要是影响免疫系统的不同环节,调整和促进免疫功能,提高免疫监视系统的排斥能力,或者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增强机体抗病活力,从而发挥抗肿瘤、抗肝炎、抗放射及抗衰老等生物学效应。
二、中成药可治疗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某一种血细胞或多种血细胞自发地无限制地增生和幼稚化,并广泛浸润于体内其他组织器官,以发热、贫血、出血、感染、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中成药配合治疗白血病,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康复。
1.当归芦荟丸当归芦荟丸有清热利湿通便之功,为国内首创的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最为有效的药物。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当归芦荟丸中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成分是靛玉红,一种与靛蓝染料相近的红色染料,靛玉红可阻止癌细胞的失控繁殖,其机制是导致细胞分裂的酶失去活力,这种酶是依赖于红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致活酶,当靛玉红与这些酶结合时,就可终止酶的活动和细胞分裂,从而使癌细胞不再扩散。方法是每日服3~4丸,能耐受者可逐渐增加到每日6~9丸,有腹泻反应时加大枣5~6个服用,每日2次。多数患者服药至开始出现疗效的时间是17~30天,与马利兰比较,近期缓解率虽较差,但远期疗效优于马利兰,且长期应用无明显毒副作用。
2.大黄虫丸本品有祛瘀生新、缓中补虚之功。取本品每日2~3丸,配合马利兰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般4周为1个疗程,连续l~8个疗程,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缩小脾脏,抑制幼稚细胞,提高缓解率有一定疗效。
3.梅花点舌丹本品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本品能抑制白血病细胞对机体主要脏器的浸润和损害,又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药物。研究表明,梅花点舌丹能有效地抑制L7212小鼠白血病,延长其生存期,抑制白血病细胞粒单系祖细胞,可使L7212白血病小鼠非整倍体染色体数目明显减少、正常核型增加,并使小鼠脾细胞移植后生存时间延长。病理学及组织学观察表明,该方不仅能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还能保护正常细胞并启动其活性,对全身主要脏器无毒副作用,它能促进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白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及干扰素γ的分泌水平,显著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杀伤活性,抑制白介素1的分泌水平,从而达到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根据患者病情,每日服用18~36粒,连续10~60天,至白细胞下降至正常范围内停药,一般服用7~10天血象改善,继而症状改善,肝脾及淋巴结缩小。
4.六神丸本品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对急性白血病,取本品每日30~180粒,分3或4次口服,一般用药10天后白细胞总数开始下降,脾脏缩小,随之症状减轻或消失,血红蛋白、血小板上升。在治疗过程中,虽有一些副作用,但未发生骨髓抑制,对有口腔溃疡合并感染者也有明显治疗效果。实验研究表明,其具有明显的抑制和杀伤实验白血病小鼠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具有缓解、减轻白血病细胞对肝脏浸润,明显延长白血病小鼠生存期的作用,并可提高实验白血病小鼠白血病抑制率,减轻白血病引起的染色体畸变。
5.云南白药本品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对急性髓性白血病,取本品每日16克4支口服,同时服用六味地黄丸等补阳滋阴中药,用药后血小板开始上升,白细胞、红细胞亦逐渐增加,3周后改为每日8克,仍合用中药煎剂。复发者再用仍然有效。
6.牛黄解毒片本品有清热解毒,疏风止痛之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每日6~8片,分2次口服,维持4~6片。因其久服可引起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甚至引起再障,故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
7.复方丹参液有活血通络,清热凉血之功。对复发性难治性白血病,取本品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脉点滴,同时服用益气养阴中药,每日1次,于化疗前1日开始,至化疗结束。
此外,西黄丸、紫金锭等也有六神丸样作用,并具有明显的抗腹腔炎症、减缓腹水形成的作用,可对症选用。
三、新癀片可治疗癌性疼痛与发热
新癀片由九节茶、三七、牛黄、珍珠粉等组成,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多用于炎性肿胀,疼痛,发热等疾患。临床观察发现,其对癌性疼痛、发热也有明显疗效。
新癀片口服对实体肿瘤所致的疼痛和癌性发热有显著的消炎止痛和退热作用,一般用药0.5~2小时起效,起效剂量因人而异,最少2片,最多6片,一般24小时用10片皆可获满意疗效,止痛时间可维持8~12小时。对中晚期癌性疼痛,尤其是骨转移、肝转移的患者,可以用至每日3次,每次4~5片,长期服用未见副作用。
对癌性疼痛患者,配合外敷,疗效更佳。方法是:取本品适量,研为细末,用75%乙醇酒精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癌肿或疼痛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四、中成药外治癌性发热与疼痛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至少有2/3的患者在其病程的某一时期有发热、疼痛症状。
癌性发热,大多由感染所致,其次为肿瘤发热,其原因可能与迅速生长的癌肿发生坏死,肿瘤的炎性白细胞浸润及肿瘤细胞释放致热原有关。其特征表现为:尽管体温可达40℃以上,患者通常不出现中毒症状,通常表现为大量出汗和全身温暖感觉,且对大剂量长时间应用抗生素不产生反应。
癌性疼痛:大多为迅速增长的肿块刺激神经、肿瘤表面张力增大、肿瘤的物理性压迫及化学性刺激所为,疼痛发作时,常需配合止痛药物及其他止痛方法。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毒邪内蕴,火热内生,邪热阻滞所为。当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为治,中成药外治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之效。
1.癌性发热
1紫雪散1支,柴胡粉10克,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双手心及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连续2~3天。可清热解毒,通腑泻热。
2柴胡注射液:将纱布1块,用本品浸透,而后取出覆盖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换。可和解退热。
3柴胡注射液:将本品置于滴鼻瓶中滴鼻,每次1~2滴,二侧交替进行,每小时1次,直至体温恢复正常。可和解退热。
2.癌性疼痛
1如意金黄散:取本品适量,研为细末,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均匀涂于油纱布上,涂药面积根据肿瘤疼痛范围大小而定,贴于疼痛最明显处,隔日换药1次。一般用药后30分钟开始显效,维持时间3~4小时。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通络。
2紫金锭:取本品适量研为细末,用蜂蜜适量调为稀糊状,均匀涂于双层纱布上,药厚2~3毫米,涂药面积根据肿瘤疼痛范围大小而定,贴于疼痛最明显处,一般每48小时换药1次,夏季24小时换药1次。一般用药后1~1.5小时显效,维持时间5~20小时。可活血解毒,消肿散结,化痰行滞。
3新癀片:取本品适量,研为细末,75%乙醇酒精调为稀糊状,外敷于癌肿或疼痛部位,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一般用药1~1.5小时后即可显效,维持时间5~20小时。可活血解毒,消肿散结,化痰行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