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家用中药小百科
602500000039

第39章 家庭应用中草药知识 (26)

第二章 家庭应用中草药知识 (26)

3.治胬肉增生枯矾10克,冰片1克,共研细末,撒于纱布上外敷患处,包扎固定,一般4~5次胬肉可平,伤口干燥结痂而愈,适用于慢性甲沟炎或由于慢性感染引起的胬肉增生。

4.治口疮对于小儿口腔舌上布满白屑,状如鹅口的鹅口疮或其他黏膜部位的炎性疾患或溃疡,可取枯矾10克,冰片1克,煅硼砂2克,共研细末外用。此方对慢性中耳炎也有收湿止痛之效。

5.治皲裂疮对于皲裂疮或慢性湿疹、脚癣引起肥厚增生者,可取明矾、地骨皮、白及、马勃、白鲜皮水煎外洗患处,每日数次,待增生肥厚者软化,角质层脱落,再以油膏外敷即可取得明显疗效。

6.缓脚臭脚臭虽为小疾,却令人不安,可取枯矾10克,苦杏仁30克,白萝卜100克,水煎取汁泡脚,每次约15分钟,每日2或3次,可燥湿敛汗,暂缓脚臭。若能坚持一段时间,有望根治。对于狐臭者,可将明矾研细后以绢袋盛之,常衬腋下,亦可达到止汗除臭作用。

7.治肛脱出肿胀对于脱肛水肿或由于二三期内痔脱出,嵌顿引起肿胀疼痛者,可以明矾、大黄各20克,五倍子15克,马齿苋30克,煎汤熏洗患处,稍冷则坐浴,可消肿止痛,有利于脱出物还纳。此外,对于大面积浅表水肿,肉芽性水肿,由于下肢溃疡或烧伤残面,创面引起者,则以枯矾3克,冰片1克,红霉素粉1克,加入蒸馏水中,纱布包扎,湿敷,有一定疗效。

8.治出血刃伤明矾与枯矾均有止血作用,对鼻出血不止者,可用枯矾粉吹之;对齿龈出血不止者,可采用枯矾60克,白水3 000毫升,水煎取汁1 000毫升含漱;对于金刃创伤,则取生白矾、枯白矾各等量,马勃少许共研细末混匀撒于患处,可达到止血作用。

9.治腮腺炎痄腮对腮腺炎肿痛,可取生明矾、大黄粉各30克,冰片3克,加仙人掌糊适量混匀外敷患处,可消肿止痛,缩短病程。

10.治小儿滞颐对小儿滞颐俗称流口水,可取生明矾15~20克,研为细末,加开水化开,再加温水适量,使温度降至38~40℃,水量以浸没足背为宜时足浴浸脚容器不宜过大,以恰好容下双足为佳,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连续2或3次。

11.治腰椎骨质增生取白矾250克,醋1 000毫升,用沙锅文火煮化后外敷患处,温度适中,每日2次,每次25~30分钟,15天为1个疗程,连续1~2个疗程。

12.治中耳炎取白矾5克,冰片2克,捣成细末,用鲜猪苦胆汁调和,铁锅内焙干。患耳有脓者先用消毒棉签拭干耳道,将此药粉分数次吹入,每日1或2次,一般1~2天脓液减少。4~5天即可痊愈。

此外,用白矾、食盐、葱白共捣敷脐,可治前列腺肥大、尿潴留。用白矾、松针煎水洗,可治阴囊湿疹奇痒。

白矾还多有用处,用面粉加少量白矾制成的浆糊,可防霉;用明矾水磨墨,写出的字墨色黑亮,旅游鞋内放点明矾,可吸汗除臭。

七、补骨脂外治新用

补骨脂,又名故子,固脂,破故纸,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补骨脂的种子,性味辛、苦、大温,有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之功。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阳痿,腰膝冷痛,大便溏泄及肾虚精关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小便频数等。临床多用于内服,观察发现,其外治亦多殊功,介绍如下。

1.白癜风75%乙醇酒精或上等白酒100毫升,补骨脂10克,密封浸泡1周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每日1或2次,并用紫外线照射或多晒太阳,同时肌内注射50%补骨脂液,每日1次,每次5毫升,连续3~6个月。

2.扁疣75%乙醇酒精或上等白酒100毫升,补骨脂、僵蚕各10克,密封浸泡1周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每日2或3次,连续2周。

3.传染性软疣75%乙醇酒精或上等白酒100毫升,补骨脂、鸦胆子各10克,密封浸泡1周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每日2或3次,连续1~2周。

4.牙痛补骨脂30克,青盐10克,同炒,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外搽患处,每日3~5次,连续3~5天即可。此法适用于肾虚牙痛。对龋齿牙痛,可用炒补骨脂30克,制乳香6克,研为细末,每次取药末适量,布包后塞牙洞,每日3~5次,连续1周即可。

5.乳腺增生补骨脂150克,蜈蚣10条,食醋1 000毫升,密封浸泡半月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每日3~5次;同时取补骨脂适量,文火炒黄,研为细末,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30天为1个疗程,连续1~3个疗程。

6.足跟痛补骨脂适量,研为细末,装入布袋中,放于足跟下着力处,每日换药1次,10天为1个疗程,连续1~2个疗程。

7.外阴营养不良补骨脂50克,丹参、白鲜皮各20克,百部10克,皂角5克,先用清水适量浸泡药物30分钟,而后水煎取汁1 000毫升,待温时坐浴,每次20分钟,每日1次,每剂药用2天,5剂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

8.小儿脱肛补骨脂100克,乌梅30克,五倍子20克,加水1 500毫升,煮沸后趁热熏洗肛门,待温时坐浴,每日2次,每次20分钟,连续2周。

八、外治巧用威灵仙

威灵仙为毛莨科植物威灵仙的根,性味辛咸,入脾、肺、肾经,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逐饮化积,行气化滞,软化鱼骨的功效。临床多用于内服,观察发现,其外治亦有许多新用途,介绍如下。

1.治小儿龟头炎取本品30克,加水500毫升,浓煎去渣后,用药液温洗小儿龟头,每日4~6次,每日1剂,连续3剂。

2.治小儿尿频取本品30~60克,加水500~1 000毫升,煎熬浓缩至250~500毫升,熏洗前阴,每次30分钟,每日3次,后2次药液加温后方可使用,连续5~7天。

3.治小儿鞘膜积液取本品15~25克,加水1 000毫升,文火煎至500毫升,待温后泡洗患处,每日2~4次,每剂药可用3天,一般3剂可愈。

4.龟头包皮炎取本品60克,浓煎成250毫升药液,温洗患处,每日3次,一般2~3天即可获愈。

5.治跟骨骨刺取本品200克,水煎成300毫升药液,熏洗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2次,15天为1个疗程,一般外洗3~5天即可见效。

6.治阴囊湿疹取本品100克,水煎温洗,每日2次,一般3~5日即可见效。

7.治痔疮肿痛取本品90克,水煎取汁,先熏后洗,每日早晚各一次,一般3~7天即可见效。

8.治乳痈取本品1 000克,研为细末备用,临用时以米醋调为稀糊状,待半小时后外敷患处,随干随换,一般1~3天即可痊愈。

9.治颈淋巴结核取本品500克,银花300克,共研细末备用。使用时将药粉同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处,24小时一换,一般3天见效,连续10天颈部肿块可以消失。

10.治痛风性关节炎取本品细末、金黄散各100克,混匀,以蜂蜜适量调为稀糊状,待温,外敷于患处,每日1次,一般3~5天即可止痛,行动自如。

九、川芎外治有特效

川芎为血中气药,辛香走窜而行气,活血祛瘀以止血,上行头目而祛风,下入血海以调经,临床多用于内服,观察发现,其外治亦多有特殊功效,介绍如下。

1.医头痛取川芎30克,细辛、白芷各10克,研为细末,陈醋调为膏状,掺冰片少许混匀,贴于双侧太阳穴,上盖敷料,胶布固定,每次贴24小时,3天贴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1~2个疗程,适用于内寒头痛,淤血头痛。

2.定胁痛取川芎30克,香附、延胡索各15克,五灵脂、蒲黄各10克,共研细末,每穴取药末3克,陈醋调为膏状,贴于双侧期门、阳陵泉穴,另配阿是穴,方法同上,适用于慢性肝炎、胆囊炎及闪挫跌损等所致的胁肋疼痛。

3.祛痹症取川芎60克,白芥子12克,共为细末,摊于塑料薄膜上,贴于俞穴,胶布固定,每次贴5~10个小时,7天贴1次,连贴4次为1个疗程。取穴,肩关节:肩,肩,肺俞,阿是穴;膝关节:血海,梁丘,双膝眼,足三里;腰痛:命门,双肾俞,双志窒。其他关节可据症选穴。适用于风寒湿痹。

4.疗乳痈取川芎、黄连各30克,共研细末,香油调糊涂患处,每日换药1次,连用3~6天,乳痈初起者用之最为有效。

5.痊脑疽取川芎30克,穿山甲人工养殖10克,共为细末,陈醋或白酒调为糊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连续1~2周,适用于脑疽,中央已破溃而四周坚硬紫暗者。

6.愈外伤取川芎30克,乳香、没药、血竭各6克,共研细末,陈醋调为糊状外敷患处,每日1换,连续5~7天,适用于软组织损伤而表皮未破者。

7.止痛经取川芎15克,生川乌10克,细辛5克,冰片1克,共为细末,密封备用。使用时每取药粉1~2克以纱布包后纳入鼻中纱布团系一长线留于鼻孔外以便取出,一般用药15~30分钟疼痛可减轻或停止,若药在鼻中20分钟仍疼痛不止时,可取出药团,另取药再置另一鼻孔中10~20分钟,其疼痛大多可止。

8.敷跟痛取川芎、透骨草各15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200克,共研细末,根据患处大小取药末适量以白酒或陈醋调为糊状外敷患处,包扎固定,间隔5~7天换药,一般经过2~7次即可痛止而愈。或取川芎研末,装入布袋中,放于足跟上,暖水袋中装入热水,将患足置于其上,每晚可治疗20~40分钟。川芎粉热敷后可入醋再复用,第3次则换新药,每10天为1个疗程,可连用3个疗程。治疗期间配合热水足浴疗效更佳。

十、外治巧用五倍子

五倍子,性味酸涩,入肺、大肠、肾经,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血止血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本品的主要成分为鞣酸质占50%~80%、没食子酸、树脂、蜡质等,鞣酸能使皮肤、黏膜、溃疡的局部蛋白凝固而有收敛作用;五倍子的有效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本品外治用途甚广,可以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科等多种疾病,现介绍几则,供选用。

1.治盗汗将五倍子、五味子按2∶1比例共研细末,混匀备用。每取药粉6克,以温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局部,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换,连续3~5天。

2.治烧烫伤将五冰散五倍子粉、冰片按10∶1比例混匀备用药粉适量,用香油调为糊状外涂患处,每日2次,一般用药6~10天即可痊愈。

3.治乳痈取仙人掌适量去皮捣为糊状,加五冰散6克,调匀外涂患处,包扎固定,每日1换,乳痈早期用本品外敷,一般3~5天即可痊愈。

4.治真菌性或滴虫性阴道炎将五倍子、黄柏、蛇床子、冰片按10∶5∶5∶1的比例共混匀装入胶囊备用,先使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后,取本品2粒,置阴道深处,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1~2个疗程。

5.治小儿腹泻将五倍子2份、吴茱萸1份,共研细末备用,使用时取本品6克,用凡士林调为膏状敷脐,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换,一般治疗3~6小时后起效,2~3天即可。

6.治龋齿疼痛取无菌棉球蘸五冰散药粉少许放于龋洞内,一般用药3~5分钟后即可收致止痛效果,痛止后将棉球取出。

7.治耵耳取五冰散药粉2克,加香油适量调匀备用,用药前先将患耳用3%过氧化氢溶液洗净,再用本品滴耳,每次2~3滴,每日2或3次,连续3~5天。

8.治小儿遗尿取五倍子、五味子、吴茱萸各等份,研为细末备用。每取5~10克,米醋调为稀糊状外敷脐孔,包扎固定,每晚1次,1日1换,连续3~5天。

9.治新生儿头皮血肿取五倍子20克,云南白药连保险子1瓶,共研细末,每取适量,醋调外敷患处,包扎固定,隔日换药1次,一般3~5次即可治愈。

10.治蛇串疮取五倍子、芒硝各1份,大黄、黄柏各2份,共研细末,用凡士林调为30%软膏外涂患处,包扎固定,隔日换药1次,连续2~4次;或取五倍子、青黛各10克,黄柏15克,冰片1克,共研细末,香油调糊外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连续5~7天即可。

11.遗精五倍子、龙骨各等份,研为细末名龙倍散,每取适量,以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脐孔,外以肤疾宁贴膏外敷,2日1换,连续半月。

12.脱肛五倍子、龙骨各等份,研为细末备用。每次排便后,用1%白矾水洗净肛门,涂以香油,而后在消毒纱布上撒上龙倍散,将脱出的直肠缓缓揉纳,送入肛门,并卧床休息半小时。

13.子宫脱垂每晚以少许白矾,开水冲化,洗涤阴部,然后用香油调五倍子末如糊状,涂于消毒纱布上,作成粗细适当的长条塞入阴道中,次晨取下,每晚1次,连续15天。

14.小儿湿疹五倍子适量,研为细末,外敷于患处,每日数次,一般2天后渗液可逐渐减少,慢慢结痂,5~7天后即可获愈。

15.口腔溃疡五倍子12克,加水200毫升,煎取汁液100毫升,每日分3次口噙,每次10~15分钟,7天为1个疗程,连续1~2个疗程。牙龈炎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