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家用中药小百科
602500000037

第37章 家庭应用中草药知识 (24)

第二章 家庭应用中草药知识 (24)

龙眼肉为名贵补益中药,有益气养血,补心安神之功,有些孕妇为了增强体质,补充营养,常盲目食用龙眼肉,其实,孕妇盲目食用龙眼对身体有害。

妇女怀孕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尤其是在妊娠后期,膨胀的子宫压迫腹腔脏器,使胃肠蠕动及肠张力减弱,加上孕妇喜静厌动,易出现畏食,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由于妊娠后血聚养胎,阴血易虚,虚热内生而易出现眼目干涩,口干咽燥,口苦便秘等。龙眼虽有养心安神,补血健脾之功,但性温易热,可助火生热,迫血妄行,而使孕妇易出现“见红”,腰酸背痛,胎漏等“先兆流产”表现。临床调查显示,因孕妇盲目食用龙眼肉而出现“先兆流产”症状的,占“先兆流产”总数的90%。所以,为了母子平安,孕妇不宜多食龙眼肉。

六、穿山甲:通经下乳疗效好

穿山甲,又称食蚁鲮鲤,为脊椎动物鲮鲤科的爬行动物,人们赞誉它为“森林卫士”,国家把它列为二类保护动物,深受世人的保护。

穿山甲具有非常之高的药用价值。如今,人工养殖穿山甲已获得成效,一只穿山甲从初生幼苗至长成需要一年以上时间,其生长繁殖能力非常强,这为满足中药材市场的需求提供了保证。穿山甲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现药用改用人工养殖的穿山甲。

穿山甲产于贵州、云南、广东、福建等地的林区内,体长一般为40~55厘米,其鳞片的药用价值甚佳。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临床实践表明,穿山甲鳞片具有疏理气血,畅通经脉之功效,能使哺乳期妇女的乳汁分泌流畅,是益气补血通乳之要药。其性味咸,微寒,入肝、胃经。《本草纲目》言其有“通经脉,下乳汁,通痛肿,排脓血,通窍”等功效。《妇科大全》中的良药穿甲散,其药方包括有穿山甲、鳖甲、赤芍、大黄等,用于治疗经闭、腹痛等症状,是一种用于祛瘀散结,攻坚排脓,跌打损伤的要药。穿甲散的一般用量为3~10克,可将其研末吞服,每次口服量为1克,每日1次。

穿山甲的加工炮制方法十分讲究,由于穿山甲具有鳞甲角质,其包含的有益成分不易煎出,因此必须在砂中烫炙,使其膨胀,并去掉腥腐之气。砂炙后的穿山甲又称炮山甲或山甲珠。炮制过程中,若喷洒香米醋,则称为醋炙山甲珠,具有散瘀通络,祛症消肿等功效。

但是,穿山甲有耗气伤血之弊,故体虚者尤须注意。孕妇慎服,因本品活血,其性走窜,有坠胎之虞。

七、月季花——妇科活血调经良药

月季花又叫月月红、月月花。它不仅是花期绵长、芬芳色艳的观赏花卉,而且是一味妇科良药。中医认为,月季味甘、性温,入肝经,有活血调经、消肿解毒之功效。由于月季花的祛瘀、行气、止痛作用明显,故常被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

临床报道,妇女出现闭经或月经稀薄、色淡而量少、小腹痛,兼有精神不畅和大便燥结等,或在月经期出现上述症状,用胜春汤治疗效果好。胜春汤的药物组成有:月季花10克,当归10克,丹参10克,白芍10g,加红糖适量,清水煎服。其汤味香甜,无难咽之苦,每次月经前3~5天服3剂,每次加鸡蛋一个同煮,其效可靠,不愧是调经、理气、活血的妙剂。

月季花与代代花合用,更是治疗气血不和引起月经病的良方。用月季花、代代花各15克,煎水服。月季花重活血,代代花偏于行气。二药为伍,一气一血,气血双调,其调经活血、行气止痛之功甚好。主治妇女肝气不舒、气血失调、经脉淤阻不畅,以致月经不调、胸腹疼痛、食欲缺乏,甚或恶心、呕吐等症。

对妇科常见病,民间用月季花单方、验方也很有效。比如:鲜月季花20克开水泡服,可治月经不调或经来腹痛;月季根30克,鸡冠花、益母草各15克,煎水煮蛋吃,能治痛经;月经过多、白带多,用月季花或根15克水煎服或炖猪肉食;月季花10克,大枣12克同煎,汤成后加适量蜂蜜服用,此方又香又甜,不像是药,对经期潮热很有效。此外,女性常用月季花瓣泡水当茶饮,或加入其他健美茶中冲饮,还可活血美容,使人青春长驻。

八、专门治疗妇科病的中草药

中药中有几味药是专门调治妇科疾病,改善女性体质的,它们是芦荟、珍珠、枸杞子、白芍、川芎、当归、黄芪等,因此这些药能够给女性带来美丽和健康。其中,白芍、川芎、当归外加一味熟地黄,是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妇科名方“四物汤”中的四味药,《中药大辞典》中对这几味药作用机制的描述,可让更多女性深入了解,并从中汲取营养,为健康和美丽打好基础。

1.当归从我国南北朝开始,当归就被视为补血活血珍品。它能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泽颜润肤、生肌强体、延年益寿。在保护女性健康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李时珍认为,当归是女人调血的要药。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对子宫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有抑制,也有兴奋子宫的作用,其调经止痛可能与通过对子宫的“双向调节”作用有关;其抗炎作用,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血栓形成。

2.黄芪黄芪能够增强皮肤营养和皮肤的抗菌能力,防止皮肤老化,促进毛发生长,防止脱发。它含有多种氨基酸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叶酸等,具有全面营养的作用。中医认为它能够补中益气,对气虚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有疗效。

3.白芍《日华子本草》言其“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后诸疾。”《唐本草》说它“益女子血。”现代中医认为它能够养血柔肝、缓中止痛,对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有效果。

4.川芎川芎在唐朝《日华子本草》中有着很高的评价:“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对经闭、难产、产后淤阻块痛等有效。壮筋骨,调众脉,养新血……”《医学启源》言其:“补血,治血虚头痛。”

5.珍珠珍珠历来是名贵的中药材,对皮肤有特殊的滋养保健作用,能保持颜面细腻白嫩,并可促进人体细胞再生,防止衰老,延缓皱纹的产生。中医认为它具有养阴安神、镇心熄风清热、解毒生肌等功效,可治眩晕、头痛、耳鸣、烦躁、失眠、惊悸等病症。

6.芦荟对女性来说,芦荟是最熟悉不过的美容品。中医看来,芦荟有清热、通便之功,治疗热结便秘、妇女闭经等症。

7.枸杞子枸杞子是我国最早记载的一味妇科用药,可滋阴养血,益肝补肾,明目润肤,乌发养颜。《重庆堂随笔》评价它:“专补心血,非他药所能及。”《中药大辞典》认为它滋肾、润肺,补肝,明目。

8.阿胶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止漏、安胎、调经之功,适用于妇女崩漏、月经失调、产后血虚、贫血、心悸、咯血、尿血、便血或体弱羸瘦、老年便秘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阿胶含有胶原及十余种氨基酸和钙、硫等矿物质,有加速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作用,对产后失血、月经过多、崩漏等症甚效。

9.红花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功能,治经闭、癥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淤血作痛、跌打损伤。《本草经疏》言其“乃行血之要药。其主产后血晕口噤……胎死腹中”,为临床治疗痛经、闭经、产后腹痛、胎死腹中要药。

九、妇科要药益母草

益母草,又名坤草、茺蔚草,为唇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益母草的全草。益母草以有益于妇人而得名,为妇科常用药物,尤为产后良药,根据临床用药经验,以其幼株即童子益母草入药为佳。种子名茺蔚子。

益母草性味辛、苦、微寒,归心、肝、膀胱经,有活血化瘀,利尿消肿之功。本品辛开苦降,入心肝经,为妇科经产要药,适用于淤热阻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闭经,产后淤阻腹疼,恶露不尽及跌打损伤,淤血作痛,小便不利,水肿等。茺蔚子性味味甘而微寒,功效与益母草相似,能活血调经,又能凉肝明目,适用于痛经、闭经,肝热目赤等。《本草纲目》言其“活血破血,调经解毒。治胎漏产难,胞衣不下,血晕,血风,血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疳痢痔疾,打仆内损淤血,大便小便不通”。《本草蒙筌》言其“去死胎,安生胎,行瘀血,生新血,治小儿疳痢”。《本草汇言》言“益母草,行血养血,行血而不伤新血,养血而不滞瘀血,诚为血家之圣药”。水煎服每取10~15克,大剂量可用至30克。

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益母草碱,益母草啶,益母草宁等生物碱及芸香苷,维生素A,亚麻酸,油酸等。煎液对动物子宫有直接兴奋的作用,可使宫缩加速,紧张度增加,且以叶、子作用明显;有降压作用,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慢心率,改善微循环障碍,对实验性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益母草碱能兴奋呼吸中枢,有明显利尿作用。茺蔚子含油量为37%主要为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临床上用茺蔚子冲剂,每天相当于生药30克,疗程1个月,降三酰甘油效果优于降胆固醇,副作用小,适用于老年性高脂血症。本品有活血之功,故孕妇忌用。脾虚腹泻、大便溏薄者不宜选用。现介绍几则食疗药膳方,供选用。

1.益母草粥益母草10克或鲜益母草15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益母草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或将鲜益母草洗净,捣汁,待粥熟时与白糖同入粥中,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剂。可活血化瘀,适用于淤热阻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闭经,产后腹痛,恶露不净等。

2.益母草黑豆饮益母草30克,黑豆60克。将益母草布包,同黑豆加水同煮熟后,去药包,加入适量红糖,米酒饮服。可活血化瘀,适用于气血淤滞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3.益母草汁糯米粥益母草汁、蜂蜜各10毫升,地黄汁、藕汁各40毫升,姜汁2毫升,糯米50克。将糯米淘净、煮粥,待熟时调入诸药汁,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2次,温服。可滋阴养血,化瘀调经,适用于淤血阻滞之功能性子宫出血,经血非时而下,时下时止,或淋漓不净,或停闭日久又突然崩中下血,继而淋漓不断,色暗有块,小腹疼痛或胀痛。

4.益母草蛋益母草30克,鸡蛋2个,饴糖适量。将益母草布包,与鸡蛋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去药包,纳入饴糖、烊化、饮汤食蛋,于月经前开始服用,每日1剂,连续3~5天。可活血祛瘀调经,适用于血淤经少。

养颜美容类中草药应用知识

一、美容养生说珍珠

珍珠,又名真珠,为真珠贝壳动物合浦珠母贝、真珠贝、或蚌科动物褶纹冠蚌等贝壳中产生的颗粒状物,皆为妆饰、美容之上品。随着养珠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珍珠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饰物之一。

珍珠除用作妆饰外,其养生美容之功用为中国人所独钟。《本草纲目》言“珍珠粉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抱朴子》言“珍珠径寸以上,服食令人长生。”《开宝本草》言“涂手足,去皮肤逆胪。”《御香飘缈录》载:在慈禧太后的一整套美容驻颜方中,她对服用珍珠十分重视,每隔10天就要服用10克珍珠末,认为其可驻颜抗老,即使到了高龄仍肌肤细腻,白润光泽,令身边的侍臣、宫女称羡不已。据报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也有常服用珍珠末的习惯。现在,珍珠养颜法已为世界各国所采用。其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取珍珠末7~10克,每10天服食一次,可用白开水送服或调入米粥中服食;二是将适量珍珠末调水溶化,或掺入雪花膏中涂搽面部,其美容护肤的效力一般一周左右可见效。

若嫌珍珠昂贵,可用珍珠层粉代替,两者化学成分基本相似,但略逊之。中医认为,珍珠层粉有平肝潜阳,安神制酸,清肝明目,收敛除湿之效。药理研究表明:珍珠层粉含有24种微量元素及角蛋白肽类等多种成分,服后对人体具有明显的降低氧化脂的作用,从而起到护肤、养颜、抗衰老作用。据有关资料统计,每日内服2~3克珍珠层粉,可治疗粉刺、黑痣、演员化妆油彩引起的皮肤过敏、脂溢性皮炎、单纯糠疹、雀斑、螨虫性皮炎等。浙江医科大学曾系统观察了146例中老年人服用珍珠层粉两个月后的抗衰老功效,结果表明其能明显改善中老年人记忆力衰退,失眠,多梦,胸闷,烦躁,头昏眼花,关节僵硬,肌肉酸痛,四肢冷痛等,还能促进食欲与性欲。有趣的是,其中有4名老年人眉毛、头发由白变黑,充分显示了珍珠层粉的抗衰老功效。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空气污染和食物、果蔬中化肥、农药的残留,使人体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成分复杂,各式各样的现代文明病风起云涌,而服用珍珠可清洁血液,降低血黏度,消除脏腑积热。而今医界还制成了珍珠注射液,用于治疗高血压、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炎等,收效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