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家用中药小百科
602500000023

第23章 家庭应用中草药知识 (10)

第二章 家庭应用中草药知识 (10)

5.三七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减慢心率,并能对抗垂体后叶素的作用,有迅速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并能兴奋心肌而有强心作用。

6.丹参有活血化瘀,养血安神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丹参酮、丹参醇、丹参素、维生素E等,能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慢心率,改善心肌收缩力和微循环,降低血压。

7.女贞子有补益肝肾,明目益睛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所含的齐墩果酸有强心利尿作用;甘露醇有缓下作用;有降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的作用,能使实验性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

8.茶叶有清热除烦,清利头目,消食化积,通利小便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咖啡碱,鞣质,挥发油等,可兴奋神经,消除疲劳,强心利尿,降压降脂,促进消化,抑菌杀菌等。其提取物茶色素可调节脂肪代谢,降低血脂,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防治冠心病、高血压、脂肪肝、脑动脉硬化。

9.姜黄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姜黄酮,姜油烯,姜黄素等,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及兔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能增强心肌营养性血流量。能增加纤溶酶活性,有抑制血小板聚积的作用。

10.生、熟地黄有滋阴补血,明目益清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梓醇地黄素,维生素A类物质,糖类及氨基酸等,中等量的地黄流浸膏对蛙心有显著强心作用,对衰弱的心脏更为显著,并有利尿作用及轻微降血糖作用。

11.玉竹有润肺滋阴,生津养胃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强心、降压、降糖作用,与党参合用,能改善心肌缺血,因而可治疗糖尿病、冠心病。临床观察发现,以本品为主,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引起的Ⅱ~Ⅲ度心力衰竭,服药后在5~10天内症状控制,病情改善。

12.桂枝有发汗解表,温经通阳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桂皮醛可刺激汗腺分泌,扩张皮肤血管,通过发汗,加速体温散失而引起解热作用。桂皮油有健胃,解痉、镇痛以及强心作用。

13.麦冬有养阴润肺,养胃生津,清心除烦,润肠通便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利尿、镇咳、祛痰、强心及抗菌作用,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兔有降血糖作用,并能促使胰岛细胞功能恢复。

14.补固脂有补肾助阳,温脾止泻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可扩张冠状动脉,兴奋心脏,增强心功能。挥发油有抗癌作用,还可治疗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15.白术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益气安胎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可促进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并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从而使小便增多,心脏负担减轻。

16.青皮类青皮类包括中药青皮、陈皮、枳壳、枳实等。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对胃肠道平滑肌有一定兴奋作用,可使胃肠运动收缩节律增强而有力;对家兔离体肠管,有抑制其运动及降低其张力的作用;对未孕或已孕家兔离体或在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使子宫收缩有力,肌张力增强。且有明显而持久的升压作用,能改善微循环,利尿。

17.鹿茸有补肾益髓,壮阳健骨之功。药理研究表明:鹿茸含卵磷脂、性激素、各种维生素、清蛋白、氨基酸及矿物质等成分,可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心脏功能。临床应用鹿茸能增强机体活力、消除疲劳、改善食欲和睡眠,可使伴有低血压的慢性循环障碍者脉搏充盈,血压升高,对已疲劳的心脏作用更为明显。中等剂量的鹿茸提取物有增强心脏收缩力,加快心率,改善心功能作用。

18.附片有温肾助阳,回阳救逆,祛寒止痛之功。药理研究表明:附子含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多种生物碱,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能兴奋迷走神经中枢,有强心作用,对某些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患者,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19.生姜有疏风解表,温胃止呕之功。生姜中的姜醇是有效的强心剂,有强心、利尿、解毒作用。

20.五味子有益气生津,止咳平喘,涩精止泄之功。五味子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并使之趋于平衡,故能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疲劳。能调节心血管系统而改善血液循环。对蛙心有强心作用,使心脏收缩有力,舒张完全而显著。对呼吸有兴奋作用。

21.麻黄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药理研究表明:麻黄含麻黄碱、伪麻黄碱等,麻黄碱有拟肾上腺素样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扩张血管,升高血压,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伪麻黄碱有明显利尿作用。

22.沙参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沙参煎液对家兔有祛痰作用,水浸液对离体蟾蜍有明显强心作用,并有降温及镇痛作用。

23.麝香有开窍醒神,活血散结之功。药理研究表明:麝香含麝香酮等,麝香酮能兴奋呼吸及血管运动中枢,使呼吸加快,心搏加强,血压上升。

24.红花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红花黄素、红花苷、红花醌苷及新红花苷、红花多糖等,对子宫有明显的收缩作用;对肠管、支气管、平滑肌有兴奋作用;有降低血压作用,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冠状动脉阻力。

25.益母草有活血化瘀,利湿消肿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益母草碱,益母草啶等,有降压作用,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慢心率,改善微循环障碍,并能兴奋呼吸中枢,有明显利尿作用,使循环改善,小便增加,水肿减轻,心功能增强。

26.泽兰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葡萄糖苷、挥发油等,有强心利尿作用。

27.仙鹤草有收敛止血,杀虫疗疮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仙鹤草素等,有强心作用,可调整心率,增强机体抵抗力,其醇提物对呼吸中枢、骨骼肌有兴奋作用。

此外,白芷、川芎、泽泻、茯苓、藿香、党参、西洋参、郁金、太子参等也有强心利尿作用,可根据病情辨证选用。

二、具有降低血压作用的中草药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症,其严重的并发症已成为人们主要致死、致残的因素,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我国中医药学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了许多能有效降低血压的中草药,在辨证施治的原则下,选择具有降低血压的中草药,可提高治疗效果。

1.汉防己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主要降压成分是汉防己甲素,它具有钙拮抗作用,是一种钙通道拮抗剂。临床上应用汉防己甲素治疗高血压取得良好疗效,一般用量为每次静脉注射120毫克,每日2次,对Ⅱ、Ⅲ期高血压患者降压作用快而持久,对高血压危象或伴急性左心衰竭、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效果同样良好,且无因血压下降过快而引起心、脑、肾等脏器供血不足的情况,降压总有效率为84%左右。

2.钩藤具有平肝熄风、清热镇痉功效。其降压成分主要是钩藤碱及钩藤总碱,其降压机制是直接或间接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及对交感神经或神经节有阻断作用。近来研究表明,钩藤碱也是一种钙拮抗剂。钩藤无论其煎剂或生物碱都有降压作用。有人用钩藤30克水煎10分钟,每日早晚口服,治疗Ⅱ、Ⅲ期高血压患者,总有效率为77.1%,且改善症状快。钩藤总碱片口服治疗高血压,疗效与煎剂相似。

3.葛根具有解表透疹、生津止泻功效。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葛根素及其苷元,降压作用主要是通过对β受体的阻滞而完成的。无论是煎剂、葛根总黄酮口服剂或葛根素静脉注射剂,均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同时它还能明显改善脑血流量,改善椎基底动脉循环,能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肌耗氧量,适合于高血压冠心病或脑供血不足的患者的治疗。

4.罗布麻具有利尿消肿、降压效果。其降压有效成分为榭皮素和异榭皮苷,其降压机制与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及血管扩张有关。临床上用罗布麻治疗高血压,疗效在70%以上,且改善症状明显。

5.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其主要成分为黄连素小檗碱,其降压机制是多方面的。近年研究表明:小檗碱能竞争性地阻断血管平滑肌上α1受体,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还能与胆碱酯酶结合而抑制其活性,使乙酰胆碱堆积,兴奋突触前膜M受体,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而扩张血管使血压降低。同时它对心律失常有效,还能明显降低血糖。

6.莲子心具有清心泻火的作用。主要成分是莲心碱,其降压作用短而弱,改变为甲基莲心碱,则降压作用强而持久。其降压机制主要是阻断肾上腺素α1受体和较弱的钙拮抗作用而降低血压,另外还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7.淫羊藿具有温肾壮阳、祛风除湿功效。其降压有效成分是淫羊藿苷,无论是煎剂、浸出液及淫羊藿苷均能使血压下降,尤以舒张压下降显著,还能降低β脂蛋白及血胆固醇含量而调节脂代谢。临床用淫羊藿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总有效率达78%。

8.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功效。其降压主要成分是苯丙烷衍生物,主要是通过直接舒张血管和抑制血管运动中枢而使血压下降。炒杜仲降压作用较生杜仲强一倍,有效率可达80%左右。

9.野菊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其降压成分能抑制交感神经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并有抗肾上腺素作用,能使外周阻力下降而不降低心排血量。临床上用菊花流浸膏治疗高血压有效率为68.6%,症状改善明显。

10.莱菔子具有消食化积、祛痰下气功效。其含有的降压成分有白芥子苷、厚壳桂酮和细辛醚。有人用莱菔子片每次5片,每日3次,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20例,疗程1个月,总有效率达90%。

11.黄芪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之功。药理研究表明:黄芪有增强正常心脏收缩的作用,对因中毒或疲劳而衰竭的心脏作用更为明显;能扩张血管而有显著的降压和利尿作用。

12.三七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减慢心率,并能对抗垂体后叶素的作用,有迅速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并能兴奋心肌而有强心作用。

13.丹参有活血化瘀,养血安神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丹参酮、丹参醇、丹参素、维生素E等,能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慢心率,改善心肌收缩力和微循环,降低血压。

14.玉竹有润肺滋阴,生津养胃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强心、降压、降糖作用,与党参合用,能改善心肌缺血,因而可治疗糖尿病、冠心病。临床观察发现,以本品为主,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引起的Ⅱ~Ⅲ级心力衰竭,服药后在5~10天内症状控制,病情改善。

15.益母草有活血化瘀,利湿消肿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益母草碱,益母草啶等,有降压作用,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慢心率,改善微循环障碍,并能兴奋呼吸中枢,有明显利尿作用,使循环改善,小便增加,水肿减轻,心功能增强。

16.党参有补中益气之功,适用于气虚不足,主要是脾肺气虚所致的病症。药理研究表明:党参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能增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能扩张周围血管及抑制肾上腺素而呈降压的作用。此外,对慢性肾炎,与黄芪、白术等配合,可使尿蛋白减少。

17.桑枝有祛风活络,通利关节,燥湿利水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镇静、利尿、降压作用。

18.桑皮有泻肺平喘,利尿消肿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并能带出较多氯化物,有降低血压作用,此外,尚有镇静作用。

19.枣皮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水煎剂有利尿、降压作用,体外试验能杀灭小白鼠腹水癌细胞,对于因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使其升高作用。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20.栀子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醇提取物能促进胆汁分泌,能减轻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害,有降温、镇静、降压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卡他球菌及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

21.黄芩以清泻上焦肺火为主,并有清热安胎,泻火止血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黄酮类成分,主要为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素等,有抗炎、抗病毒、降压作用。黄芩的各种成分对喂饲高脂饮食所致的高脂血症、脂肪肝的动物有明显改善作用,黄芩中的黄酮对乙醇所致的动物血清和肝中三酰甘油上升有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