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家用中药小百科
602500000021

第21章 家庭应用中草药知识 (8)

第二章 家庭应用中草药知识 (8)

1.当归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之功,为临床常用的补血药。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含挥发油,亚油酸、烟酸及维生素B12等,具抗恶性贫血作用。临床常用的剂型有当归片、当归流浸膏、当归注射液等。

2.鸡血藤有补血行血,舒筋活络之功。《纲目拾遗》言其:“壮筋骨,已酸痛……治老人气血虚弱,手足麻木,瘫痪等症;男子虚损,不能生育及遗精白浊;胃寒痛;妇人经水不调,赤白带下,妇女干血痨及子宫虚冷不受胎”。

3.熟地黄有滋阴、补血之功,为临床补血要药,常用于血虚及阴虚诸症。《珍珠囊》言其:“补血气,滋肾水,益真阴,去脐腹急痛,病后胫腰酸痛”。《本草纲目》言其:“填骨髓,益精血,长肌肉,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4.阿胶有滋阴润肺,补血止血之功。本品补血作用较佳,有加强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的作用,促进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长,提高失血性贫血患者体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数量,有强大的补血作用,为治血虚要药,并有显著的止血作用。适用于各种出血症,因而被历代医家视为补虚、养血及治疗各种出血症的必备良药,尤其对某些妇科病有特别的疗效。

5.牛皮胶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养血安胎之功。《本草汇言》言其:“黄明胶,止诸般失血之药也。其性黏腻,其味甘涩,入服食药中,固气敛脱,与阿胶仿佛通用,但其性平补,宜于虚热者也。如散痈肿,调脓止痛,护膜生肌,则黄明胶又优于阿胶一筹也”。

6.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通便,解毒之功。本品不寒不燥,亦不滋腻,是一味平补肝肾、益精血的药物。适用于肝肾两虚,精血不足所致的头昏眼花,耳鸣重听,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腰膝酸软,大便秘结,梦遗滑精等。药理研究表明:何首乌含蒽醌类衍生物,以大黄酚及大黄泻素为主,其次为大黄酸,大黄泻素甲醚等,并含卵磷脂。制首乌能使切除肾上腺饥饿小鼠的肝糖原积累升高,其所含的卵磷脂为构成神经组织,血细胞及其他细胞膜所必需的原料,能增强老年人的记忆力,治疗老年性健忘及老年性痴呆。

7.黄芪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之功。黄芪为重要的补气药,《日华子本草》言其:“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本草备要》言其:“益元气,壮脾胃”。凡是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虚血脱、脏器下垂、妇女崩带等一切气衰血虚之证,均可使用。

8.白芍有补血敛阴,柔肝止痛,平肝降阴之功。适用于阴血亏虚,月经不调,痛经,崩漏,自汗盗汗,胁肋疼痛,头目眩晕等。《本草备要》言其“补血泻肝,益脾,敛肝阴,治血虚之腹痛”。

9.党参有补中益气之功,适用于气虚不足,主要是脾肺气虚所致的病症。《本草正义》言其:“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相甚远。尤其可贵者,则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

10.人参有大补元气,补益脾肺,生津安神之功。常用于气虚欲脱,短气神疲、脉微欲绝的危重证候,单用即有效。对脾肺亏虚、心气不足、气血虚弱者,亦常为滋补要药。

11.鹿茸可补肾益髓,壮阳健骨,治疗肾阳不足,精髓亏损所致的男子虚劳精衰、精血两虚、腰膝酸痛、畏寒乏力、筋弱神疲、滑精阳痿、眩晕耳鸣、遗尿尿频、小儿发育不良及妇女崩漏带下等。《本草纲目》言其“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壮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本经逢原》言其“扶阳固阴,非它草木可比。”

12.鹿角胶有补肝肾,益精血,止血之功。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虚寒血症,以及阴疽内陷等症。《本草汇言》言“鹿角胶,壮元阳,补血气,生精髓,暖筋骨之药也。前古主伤中劳绝,腰痛消瘦,补血气精髓筋骨肠胃。虚者补之,损者培之,绝者续之,怯者强之,寒者温之,此系血属之精,较草木无情,更增一筹之力矣”。

13.丹参有活血化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之功。本品味苦降泄,入肝经血分而善活血通经,为妇科要药,适用于月经不调,血滞经闭,产后淤滞腹痛及肢体疼痛及疮痈肿痛,温热病热入营血,而见高热,怔忡,时或谵语,失眠等。

14.红花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凉血透疹之功,本品为使用广泛的活血化瘀药,尤擅长于通经,适用于痛经,血滞经闭,产后淤阻腹痛,跌打损伤,癥瘕积聚,关节疼痛及热郁血滞所致的斑疹色暗等。《本草衍义补遗》言其“多用破留血,少用养血”。

15.灵芝有补气益血,养心安神,止咳平喘之功。灵芝古称“仙草”、“瑞草”,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将其列为“上品”药材,认为其“益心气,增智慧,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

16.胎盘有补肾益精,益气养血之功。《本草拾遗》言其“主气血羸瘦,妇人劳损,面黩皮黑,腹内诸病渐瘦悴者。”《日用本草》言其“治男女一切虚损劳极,癫,失志恍惚。安心养血,益气补精。”《本草纲目》言其“补气养血,温肾益精……治虚损瘦弱,劳热骨蒸,咳喘咯血,自汗盗汗,遗精阳痿,不孕,妇女血气不足,少乳等。”

三十七、海洋中的壮阳药——海狗肾

海狗肾,又名腽肭脐,为海狗科动物海狗或海豹科动物海豹的雄性外生殖器,有海洋中的壮阳药之称。

中医认为,海狗肾性味咸、热,入肝、肾经,有暖肾壮阳,益精补髓之功,适用于虚损劳伤,阳痿精衰,腰膝萎弱等。《药性论》言其“治男子宿徵,气块,积冷,劳气羸瘦,肾精衰损,瘦悴。”《海药本草》言其“主五劳七伤,阳痿少力,肾气衰弱,虚损,背膊劳闷,面黑精冷”。现介绍几则食疗药膳方。

1.海狗肾粥海狗肾15克,大米50克,调味品适量。先将海狗肾洗净,切片,加葱、姜、椒、盐、黄酒及清水适量煮沸后,转文火煮至半熟,加大米同煮为粥,待熟时调入味精、猪油适量服食,每日2剂,早晚服食。可温肾助阳,治疗命门火衰之阳痿不举、精冷无子等。

2.海狗肾乌鸡汤海狗肾50克,乌鸡1只,山药、枸杞各25克,杜仲、巴戟天各15克,白酒及食盐适量。先将海狗肾切片,放小碗内,用白酒浸泡1夜。母鸡去毛杂,洗净,放入碗中,摆上海狗肾及诸药,调入白酒及食盐适量,注入八成满的开水,隔水炖2~3小时即可,每周2剂,连续3~5周。可固精,强壮,暖肾,补肝,适用于男子诸虚百损。

3.海狗肾羹海狗肾10克,海参50克,鱼肚30克,调料适量。先将海狗肾、海参、鱼肚发开,洗净,切片,锅中放植物油适量烧热后,下葱、姜爆香,而后下海狗肾、海参、鱼肚煸炒,加鸡汤适量及葱、姜、椒、料酒等,炒至熟后,湿淀粉勾芡,食盐、味精调服。可温阳疗萎,适用于肾虚阳痿、下肢冷痛、腰膝酸软等。

4.海狗肾酒海狗肾1副,米酒500克。将海狗肾、米酒同浸泡1周后饮用;或将海狗肾用酒浸后捣烂,与糯米、酒曲酿酒,每次2汤匙,每日2次饮服。可补阳益精,祛寒强肾,适用于肾虚阳痿、体倦乏力、滑精、腰膝冷痛、小便频多、畏寒喜暖、妇女不孕、小腹冷痛、虚寒痛经等。

老年人应用中草药知识

一、哪些老年人应慎用胶类中药

驴皮胶阿胶、龟甲胶、鹿角胶、鱼鳔胶等胶类中药是较为名贵而又具有滋补性质的中药,为秋冬季节老年人常用的滋补药品。但其比较黏腻,难以吸收,老年人同时又患有多种疾病,因此,有下列情况的老年人应慎用。

1.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服用驴皮胶、龟甲胶、鱼鳔胶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从而出现食欲缺乏,脘腹胀满,甚至恶心呕吐等。

2.高黏血症、高脂血症者阿胶、龟甲胶、鱼鳔胶能加重郁滞,使淤血更为严重。另外,阿胶能使血流速度减慢,促使血管中脂肪微粒沉积于血管壁上,诱发血栓形成。

3.表证未解者表证未解时,若服用阿胶、龟甲胶、鱼鳔胶类时,容易导致食积,不但不能达到滋补目的,还有可能形成新的病症。因此,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表证未解时,应停用胶类物质。

4.阴液不足者阴液不足,虚火内盛时,表现为形体消瘦,自觉腹内烘热,口燥咽干,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夜间盗汗,两目干涩,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少苔。而鹿角胶偏于补阳,以热助火,可使阴液更虚而火更旺。所以,阴液不足者不宜服用鹿角胶,以免补火助阳,加重病情。

5.肺中有热者表现为干咳痰少,或见痰中带血,痰黄黏稠,口干舌燥等,而鹿角胶性质偏温,服用后会推波助澜,加重肺热诸症。

6.胃肠积热者表现为胃脘灼热,胃脘疼痛,胃中嘈杂,口干口臭,大便秘结,小便短黄等,而鹿角胶性质偏温,服用后会推涛作浪,使胃肠积热加重。

7.吐血便血者若出血属于热迫血液妄行时,不宜服用鹿角胶类,以免加重出血症状。

二、老年人补益佳品——玉竹

玉竹,又名萎蕤,为百合科多年草本植物玉竹的根茎,新鲜玉竹以条长、肉肥、黄白色、光泽柔润者为佳。

玉竹性味甘、平,入脾、胃经,有润肺滋阴,生津养胃之功。本品味甘多液,质柔而润,性平不腻,长于滋阴润肺,生津养胃,早在《本经》中已将其列为“上品”药材,言其“主诸不足,久服去面黑黯,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本草便读》言“萎蕤,质间之品,培养肺、脾之阴,是其所长”。《本草纲目》言其“主风温自汗灼热及劳疟寒热,脾胃虚乏”。对于阴虚肺燥,干咳痰稠,咽干口渴,胃脘隐痛,食欲缺乏及温热病后,肺阴不足,肺虚有热所引起的咽痒咳嗽,干咳痰少,胃阴不足引起的津伤口渴,消谷易饥等,诸多效验。

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铃兰苷、铃兰苦苷、黏液质、生物碱等,有强心、降压、降糖、降脂作用,与党参合用,能改善心肌缺血,因而可治疗糖尿病、冠心病。临床观察发现,以本品为主,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引起的Ⅱ~Ⅲ度心力衰竭,服药后在5~10天内症状控制,病情改善。老年人口渴域值下降,机体缺水而又不欲饮,且老年人脏器功能减退,常合并有多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等疾患,常食玉竹,既可补充体液,改善机体缺水状况,治疗老年人常见的症状——夜间口干症,又可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同大米煮粥服食,可延缓玉竹在胃肠的停留时间,有助于药物的充分吸收而发挥治疗作用。但本品柔润多脂,脾虚及痰湿内盛者不宜选用。现介绍两则玉竹食疗便方,供选用。

1玉竹15克鲜者加倍,大米100克,冰糖适量。将玉竹择净,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滋阴润肺,生津止渴。适用于肺燥阴虚,干咳少痰或无痰,或高热病后,烦渴,口干舌燥,手足心热等。

2玉竹15克,黄芪5克,同置于茶杯中,冲入沸水适量,浸泡10~30分钟后代茶频饮,可养阴益气,适用于糖尿病消渴,老年性心衰,老年性低血压头晕等。

三、老年人保健佳品——何首乌

何首乌,原是一种无名无氏的植物,有一段神话故事,说的是若干年前,有位姓何的老年人吃了它的根茎,突然白发变黑,老年得子,于是便有了何首乌的传说。这个故事还传到了国外,引起不少人的研究,一致公认它是老年人的保健佳品。何首乌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何首乌的块根,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出产。秋后茎叶枯萎时或次年未萌前掘其块根,洗净、切片、晒干或微烘干,称为生首乌,若以黑豆煮汁拌蒸,晒后变为黑色,称为制首乌。

何首乌性味甘、苦、涩、微温,入心、肝、肾经,有补肝肾、益精血,通便,解毒之功。本品不寒不燥,亦不滋腻,是一味平补肝肾,精血的药物,适用于肝肾两虚,精血不足所致的头昏眼花,耳鸣重听,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腰膝酸软,大便秘结,梦遗滑精等。《开宝本草》言其:“主瘰疠,消痈肿,疗头面风疮,五痔,止心痛,益血气,黑髭鬓……长筋骨,益精髓……亦治妇人产后及带下诸疾”。《本草纲目》言其:“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须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