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家用中药小百科
602500000012

第12章 中药一般常识 (12)

第一章 中药一般常识 (12)

9.三金片正品包装盒上覆盖有一层全息防伪复合膜,上面印有“三金片”字样、三金片标徽以及防伪底纹图案。改变观察包装盒的角度,可见防伪图案呈收放状变化,三金标徽呈现旋转光泽变化。在灯光下移动包装盒,标徽还可出现色彩变化。防伪复合膜上的各种图案无法用水或油擦拭掉。药片呈淡绿色,断面为棕褐色,有光泽。伪品包装盒上无全息防伪特征或防伪特征不明显;复合膜上的图案用水或油可擦拭掉;药片呈深绿色,断面呈土黄色,无光泽。

10.复方丹参片正品为糖衣片,片芯呈褐色,气芳香,口尝味微苦。伪品除去糖衣片后,呈银灰色,无芳香气味,口尝味不苦。

11.片仔癀正品为扁椭圆形块状,块上有一椭圆环,表面呈棕黄色或灰褐色,有密细纹,质坚硬,难折断,口尝味苦。伪品为椭圆形块状,块上无椭圆环,表面为灰黑色,无密细纹,质脆,易碎,口尝味不苦。

12.金鸡胶囊正品小包装盒上有激光烫膜防伪标志,不易撕下;打开胶囊,内容物为棕褐色的粉末和颗粒,口尝味苦。伪品包装盒上虽有激光防伪标志,但易撕下;打开胶囊,内容物为黄色粉末或颗粒,口尝味不苦或微苦。

13.花红片正品铝塑板背面在荧光灯或验钞机的灯光照射下可出现“花红片”字样;药片表面光洁,断面为棕褐色或灰褐色,口尝味微苦略咸。伪品铝塑板背面用荧光灯或验钞机检验无“花红片”字样出现;药片表面有花斑,断面为土黄色,口尝味苦不咸。

五、真阿胶、新阿胶、假阿胶

秋冬进补,阿胶不失为滋阴补血的佳品,其可加速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并有显著的止血作用,对慢性病的调理、各种贫血及慢性出血、改善体质及健康长寿等均有良好作用。

阿胶系以驴皮为原料,经煎煮浓缩而成,古时以产于山东东阿,用阿井之水制作者为地道正品阿胶,这也是阿胶得名之由来。到了近代,凡是用驴皮为原料制得者统称阿胶,但已非用阿井之水了。

正品阿胶是长方形或方形整块,块形平整,大小一致,边角齐整,表面为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对光透视时边缘呈半透明,质脆易碎,断面亦有光泽。尝之味淡微甘而无腥臭。

由于驴皮胶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专家们转用猪皮代替驴皮研制了一种新阿胶——猪皮胶,临床观察表明,其成分与驴皮胶相似,且在治疗一般性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方面优于驴皮胶。由于猪皮胶药源广泛,价格便宜,疗效显著,目前已逐渐替代驴皮胶而作为阿胶的代用品。

假阿胶则系利用旧杂皮、烂皮、动物碎骨等熬制而成,味臭难闻,色暗无光,外形不光滑,不平整,夏季易于软化,服用后不仅对机体无益,且其中的有害物质还会危害人体健康。市场上常有不法之徒出售假阿胶危害社会,受骗上当者不乏其人,在选购和服用时要引起注意。

六、选择野山参要辨“五形”

选择野山参时先辨别“五形”,即芦、纹、体、皮和须。在辨别的同时,应注意参体不能有粘接;参体内无异物;参体外不能有人工做纹;有关理化指标的规定要符合标准,水分、有害元素的含量不可超标。“五形”辨别法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芦野山参的芦较长,芦碗紧密或年久与土壤磨损消失,下部呈圆柱形,上部呈堆花状或马牙状。

2.纹野山参肩部有细密而深的螺旋横纹,纹细深而紧密,连贯环在肩部。

3.体主根短粗,肩部宽大,腿多为两个,腿由粗至细,收缩快。

4.皮主根外表皮显“老”,上品应呈黄白或黄褐色,显老气、平滑,且有光泽,细洁而紧密。

5.须须应细而长,清疏而不乱,柔韧性强,须上缀有明显的疙瘩点,俗称“珍珠点”。

七、细说参名,辨别人参

人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又称“人衔”、“鬼盖”。《吴普本草》将其称为“神草”、“土精”。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其为“金井玉阑”、“人浸”、“神草”,并释之:“人浸年深,浸渐成长者,根如人形,有神,故谓之人浸、神草”。

古代多为野生品,故名“野山参”。人参根茎称“芦头”;上有稀疏的碗状茎痕称为“芦碗”;主茎下有数条不定根,名“参丁”;末端分支有许多须状根,名“参须”。野山参肩部圆平,有细深纹者称“铁线纹”;根茎细长上部扭曲者,名“雁脖芦”;上部芦碗密集,下部无芦碗而较光滑者,俗称“圆芦”。

采挖人参碰到小支幼参,取回栽培,称之为“野山参”;其芦头受方向和阳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俗称“转脖”;由于栽培后,受土质、土层影响,使人参皮层变粗,肩纹下延,称为“跑纹”;人参因栽培得到充分发育,主根下半部生长肥大,名为“下坠”。野山参栽培因受粪便等污染而感染菌核,可使人参缩根腐烂,剩下芦头,形成新株,称为“丁变”,这种参生长须少而长,名为“牛尾巴参”。人参果实被小鸟吞食,随粪便排泄到合适的环境中生长,其参皮质粗糙,须直而硬,名为“籽海”。

目前,野山参很难买到,多靠人工栽培。用人参籽实繁育的幼参,名为“秋参”;采挖的栽种人参,名为“园参”。园参采挖后遗留下的人参又生长多年,参须粗短,干瘪色黄如水锈,名为“池底”;园参进行管理造形,姿态优美,名为“五形参”。

新鲜人参洗净日晒1天后,再以硫黄熏过晒干,名为“生晒参”;园参在沸水中浸煮片刻,捞出晒干,名“大力参”;园参经沸水浸泡后取出晾晒,用针扎小孔再浸于糖液中,制成“糖参”;如上方法将参体在沸水中浸3次,参体经过扎孔后,再入糖水中浸3次,微火烘干,去皮,名“掐皮参”。园参剪去支根及须根,再烘干,名为“红参”、“边条参”;产于吉林吉安的红参名“新开河参”;产于吉林抚松县的红参,名“抚松路参”。

朝鲜、日本均产人参,与国产人参属同种。朝鲜产的人参,俗称“朝鲜参”、“高丽参”、“别直参”,加工方法与国产参相同,也分为“朝鲜红参”、“朝鲜白参”。日本栽培的人参,习称“东洋参”,因加工不同,也分为“白参”、“红参”两种。

八、国产红参与朝鲜红参的鉴别

国产红参与朝鲜红参高丽参均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之蒸制加工品,两者在外观形状和气味上极其相似,但由于两者市场价格相差较大,一些不法分子千方百计地用国产红参假冒或伪造成高丽参出售,从而获取暴利,给消费者带来损害,因此,在购买时应予注意。实际上,过细观察,仍能辨别出一些蛛丝马迹。

九、西洋参与生晒参的鉴别

近年来,在市场上主要是以“生晒参”冒充西洋参欺骗消费者,而西洋参和中国人参虽然同属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但是二者的药效功能差异是很大的。西洋参性凉而中国人参性温,药性相异;西洋参滋阴降火而中国人参提气助火,功效不同,所以二者虽然都是珍贵的高级滋补药材,但应区别使用,否则拔苗助长,事与愿违,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医学衷中参西录》称:“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

西洋参常用的鉴别方法有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色谱鉴别。其中性状鉴别简便实用,适合广大消费者采用。

原皮西洋参与生晒参粗看极易混淆,但通过以上的几个方面便可准确分辨。这种鉴别方法比较复杂。消费者可采用以下简单方法进行鉴别:用肉眼来看,原皮西洋参表面横皮孔突出明显,而生晒参不明显;在质地上,西洋参体重坚实,生晒参体轻而疏松;在横切面上,西洋参粉性大,放射状裂隙不明显,形成周围散在的红棕色树脂道点,而生晒参则有明显的放射状裂隙,树脂道点不明显。品尝时,西洋参味淡而甘苦;生晒参味苦。

十、克隆金睛,辨别人参真伪

野山人参属珍贵中药材,价格昂贵,疗效确实,且资源稀少,历史上就被中医药界认为是具有良好的“扶正、补气”的贵重中药,其功效比一般的移山人参要明显的多,往往用于病危急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野山人参进补也在一定范围内成了时尚。由于野山人参与移山人参等栽培参同属一个品种,在形态上也大同小异,目前已知的化学成分也大致相同,因此,野山参的鉴别只能依赖于富有鉴别经验的老药工、老专家进行,特别是一旦粉碎后,鉴别的难度更大,因而给一些不法之徒带来了可乘之机,而用DNA克隆方法进行鉴定,可有效地辨别人参真伪。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因克隆”的概念正在深入人心,但要真正理解克隆,不仅要从宏观,还要从微观分析,如多利绵羊的克隆成功,日本公牛的克隆成功……都能直接看到摸到,这是整体细胞的克隆,而非细胞DNA克隆,即是对特定区段DNA的复制克隆,这实际上是一种多聚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