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脾胃病证妙谛
602400000004

第4章 胃痛 (4)

第1章 胃痛 (4)

升清降浊适用于中气下陷,症见体瘦纳少,食则不运,腹胀如坠,病久不愈。此乃虚中夹滞。若一味补益升提,则胃气愈加壅滞;如单用疏理,则胃气愈加虚陷,胃亦随疏随滞。故应脾胃同治,升降并调,关键在于掌握分寸。若腹胀便稀,以升清为主;腹胀便干,以降浊为主。药用:黄芪、党参、白术、甘草、酒当归、升麻、柴胡、大腹皮、枳壳。

8.辛开苦降法

辛开苦降适用于寒热错杂,症见胃痛喜暖喜按,得温痛减,舌红苔黄。此上热下寒之证。纯用清热,则胃热未除而中寒更甚;一味温补则寒邪未散而胃火更炽。故宜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药用:黄芩、黄连、半夏、党参、干姜、吴茱萸、枳壳、砂仁、陈皮。虚象不减者去党参;肠鸣便稀加白术、扁豆;泛酸加乌贼骨、瓦楞子;痰热者合小陷胸汤。

9.平肝降逆法

平肝降逆适用于肝胃不和,痰浊内阻,胃气上逆,症见嗳气频作或恶心呕吐,大便干结,苔腻。此乃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胃虚宜补,痰浊宜涤,气逆宜降,补泻并用,虚实兼顾。药用: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党参、大黄、甘草、苏梗、香附等。

10.散寒通阳法

散寒通阳适用于寒邪犯胃,胃痛暴作,痛势较剧,喜暖喜按,苔薄白。素有胃病,复感寒邪,最多此症。此乃实证,治当温散宣通。药用:高良姜、香附、吴茱萸、苏梗、荜澄茄、陈皮、生姜、砂仁等。若寒食交阻,酌加焦三仙;化热者加黄连,或改用辛开苦降法。

六、丁光迪治疗胃痛经验 [张文康.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丁光迪.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79—100]

丁光迪(1918年出生)教授,江苏省武进县人。1935年从父丁谏吾受业,1937年在家乡开业。1956年江苏省中医学校工作。编撰《中医诊断学》、《方剂学》、《金匮要略》、《中医各家学说》等讲义。主编《诸病源候论校注》。个人专著有《中药的配伍运用》、《东垣学说论文集》、《金元医学》等。

1.同中求异,脾胃兼论

胃脘痛,病在胃,主症为痛。胃宜和降,痛随利减。论治胃脘痛,必同中求异,脾胃兼论,才能使此病的诊治有一个全局观念。胃痛一病,实际是脾胃两者相关,不可须臾离者,但变化不同。脾乃胃之柔,胃乃脾之刚。一脏一腑,相因而为表里也。胃痛之所以有外感内伤,阴阳虚实,或逆或从,落脚处就在这里。

胃脘痛之从外感来者,发病骤急,风寒为多,临证最常用李东垣的草豆蔻丸。在《兰室秘藏》中有二首草豆蔻丸方,病情简单者,用脾胃虚损论方;较复杂者,用胃脘痛门方。二方解表止痛,顾护胃气,确有疗效,用量可较方中为重。病从内伤而致者,常见虚实两证:实证以食伤饮冷较多见,一般消导温运能效。虚证较复杂,又可分为阴阳两类:阳虚者,脾胃不足,病势不剧,但胃中阴冷,缠绵反复,时发时愈。理中汤加益智仁是个妙方,药简效宏,屡能建功,药后胃中舒暖,得肠鸣转气,其痛即缓。

2.能擅通补,先识升降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以脾主运化升清,胃主顺降浊阴之效。清升浊降,上下通泰,何痛之有。所以不通而胃痛者,多是碍其升降之机使然。对于胃痛,从胃气以下行为顺,以通为补立论的,强调通降一面,固然是突出重点,但病程有久暂,体质有强弱,在必要之时,还得善于用补。补其正亦是助其升降。叶天士治胃痛,善于在辛通药中,加一味人参,从而取效,最堪师法,这就是所谓“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不过这里的通和补,并不是一般的“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而是在于升清降浊,流动气机,解决痛与不通的问题,要擅于运用通补之法。

胃脘痛者,痛多兼胀,或痛而泄泻。一般认为:胀由气滞,泄为湿胜;理气则用辛散,治湿则用分利。孰知辛散能耗气,而辛药更上行,以致反而为噫为哕为呕者,并不少见;分利更下渗,而利药亦能伤阳,以致降令太过,气化不行者,亦是有之。临证对此,前者注意一个“浊”字,一个“上”字,气滞由于浊气上逆,常用黄连温胆汤加吴茱萸,和胃以泄浊阴;而其中黄连与吴茱萸、枳实与竹茹,降浊最为理想。后者注意一个“清”字,一个“下”字,湿胜是为清气下陷,宜用胃风汤出入加减。此证实际宜治脾,而用风药升阳,如此均可获得一定疗效。

3.寒热喜恶,问其所便

胃痛病情,寒热虚实,往往可以通过问诊从病人的主诉中确定。《灵枢·师传篇》指出,“临病人问所便”,至今仍有实用价值。例如中热则喜寒,中寒则喜热。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胃中寒则腹胀。如再参以脉息舌苔,则病情已经了然在目,胃寒脘痛,寒多凝涩,气闭不通,用理中汤合良附丸,温中散寒;胃热脘痛,热则散越,能够迫血,用《金匮要略》泻心汤,通降泄热。临证体会,为寒为热,主证明确,方药应该集中一点,不要过于繁复。即便病情复杂,亦宜分清主次以为治,不能偏仗止痛药。药出多门,看似全面,终非善策,违反了急病急攻的原则。

临床所见的寒热错杂证,是寒热互结,阻碍气机,不通则痛,实际是脾胃两病,尽管寒热可有轻重,见症亦能差异,《伤寒论》的五泻心汤,为不二法门。苦辛通降,升清泄浊,随遇而宜,临证每去参、草,加金铃子散获效。

4.气血痰食,随证调理 胃脘痛由内伤而致病者,主要是气、血、痰、食郁滞,阻碍气机,不通而痛。

气郁胃痛,常见两种病情,一种是胃气本身郁滞,失于通降;另一种是情志因素,肝郁犯胃。前者多猝发,见气机上逆,胃痛不能食,哕噫或呕,嗳出浊气,胸膈胀满,大便不通。常用黄连温胆汤加味,并分析其血、气、燥、实,用汤剂调服小量大黄粉或槟榔粉,或元明粉等。不大用理气止痛药,而重视和降,从通、降中争效机。后者病情较缠绵,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每随心情畅抑为转移,人们常谓胃气病。喜用《脾胃论》的散滞气汤(当归、红花、甘草、柴胡、半夏、陈皮、生姜),寓和营于理气之中,最有法度。其中柴胡一味,对肝胃病情不尽适用,嫌其上升。每易以嫩苏梗、川楝子、玫瑰花、合欢皮、柏子仁等1~2味,调肝和胃,轻清流动。此病不需用重药,亦不必专治其痛,需要的是开心悦目,反本求真。

胃痛波及血分者,常见的亦有两类情况:一类是胃穿孔或溃疡出血,和痛久入络的瘀血。两病痛势缓急大异,前者暴而后者缓,每为隐痛。另一类是出血后的血虚,和寄生虫病性贫血。两者痛势都不剧,而且每喜温按。以鲜荷叶捣汁频饮,或炙灰调服,用治急性出血。另一方以大黄(生)15克磨汁,调服炮姜末3~5克,曾治血吸虫病肝硬化食管下端静脉出血,获效。小量失血及其前后,失笑散(要精制)实是一张效方,每以黄酒或醋,调服其末,治痛又止血活血。病急时以童便调服。痛久络瘀,叶天士的辛润通络,虫蚁搜剔法,止痛祛瘀,两擅其长。不过,毋求急功。有些病例,舌紫瘀斑,有终身不退的,值得研究。至于后一类贫血,胃中隐痛,归脾丸还是常药。加用炮姜、川芎更好;如嫌其温燥,再加熟地黄、白芍。此病亦不宜丸药,最好用膏滋。

痰饮胃痛,痛亦不剧。胃寒喜温,头眩泛恶,病势顽固。多见于慢性胃炎,尤其肥厚性胃炎,胃下垂等,苓桂术甘汤加泽泻、半夏、陈皮、生姜,通阳蠲饮,是为常法。后取李东垣意,加羌活、藁本、桃仁、红花升阳通络;以后又曾用控涎丹先吐后利,都能见功于一时。

临证体会,对食伤胃痛不需止痛,全在消食。暴积易治,久积难除。

5.生克制化,曲尽传变 “五藏相通,移皆有次;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必须研究生克制化,才能曲尽胃痛的传变之机。就其最常见者而言之。

(1)胃与肝的关系:木旺克土,成为肝胃两病,大多肝火胃逆俱甚,痛而上冲,见症多急,是为实邪。叶天士的泄厥阴,和阳明,亦是常法。临证体会,病虽属实,尽可能少用苦寒直折,因胃已伤,虑其苦寒更加败胃。如其土虚招木侮,亦为肝胃病,但实际是土虚而肝亦虚,此症多见于久病伤中。王泰林的缓肝之法亦很好,缓肝之急,又甘以缓中。但须注意,有虚不受补,甘多反酢酸者,这是夹有湿热,虚实错杂之证。

(2)胃与肺的关系:本属母子。临床有胃痛气逆,治胃不应,兼治其肺者,即藉肺气之肃降,从而顺降胃气,这是胃阴伤者,甚为多用,而且阴伤亦易化燥,所以运用甘凉濡润方法,药从肺胃两经着手。不过这里亦有个问题,阴凝之物,非阳不运,痛证郁滞,非辛不通。曾在麦门冬汤得到启发,为什么7升麦冬,配以1升半夏?就是解决上述问题。所以在用甘润药时,参以辛通之味,殊见效机。

(3)胃与肾的关系:本属相克。但在胃寒甚者,中阳闭塞,须得命门阳气才能化,因此温肾燠土,附桂理中丸、大建中汤,亦属常用。临证体会,辛热能够救急,但只可暂用;甘温扶阳,不是治病求本者,宜相机运用。

(4)胃与心的关系:虽属母子,似乎相关较少,李东垣具有灼见,提出“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脾胃论》),在临床实有用处,对肝胃气痛,气机郁结者,可用肝病治心,胃病治心之法。

七、焦树德治疗胃痛经验 [史宇广.当代名医临证精华·胃痛病专辑.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88:265—269]

焦树德(1922年出生)教授,中日友好医院专家,北京中医学院客座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是著名中医临床学家,学验俱丰,著作有《用药心得十讲》、《方剂心得十讲》、《从病例谈辨证施治》等,近年来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

1.三合汤

处方:高良姜6~10克,制香附6~10克,百合30克,乌药9~12克,丹参30克,檀香6克(后下),砂仁3克。

主治:长期难愈的胃脘痛,或曾服用其他治胃痛药无效者,胃脘喜暖,痛处喜按,但又不能重按,大便或干或溏,舌苔白或薄白,脉象弦,或沉细弦,或细滑略弦,虚实寒热症状夹杂并见者(包括各种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黏膜脱垂、胃神经官能症、胃癌等所致的胃痛)。

加减法:寒凝为主,遇寒痛重,得暖则舒,苔白脉缓,或沉弦,证属胃寒盛者,可减丹参为20克,加砂仁为6克,高良姜用10克,再加吴茱萸5克,干姜5克。兼有胸脘发闷,泛恶吐水,喜干食,不欲饮水,舌苔白腻,便溏脉濡,证属中湿不化者,可加陈皮10克,半夏9~12克,茯苓10~15克,木香6~9克,煅瓦楞10克。兼有右胁或两胁胀痛或隐痛,情绪不佳则胃痛加重,喜长吁、嗳气,大便时干时软,脉象沉弦或弦细,证属肝郁犯胃者,轻可用高良姜,重用香附,再加柴胡9克,厚朴10克,炒川楝子10克,绿萼梅5克,白芍10克,把檀香改为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