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古今名医针灸医案赏析
602200000020

第20章 内科病证针灸医案 (9)

第三章 内科病证针灸医案 (9)

病史:患者半月前因与人口角,怒气满胸,遂发妄言,狂乱奔走,高歌呼号,终日不宁,曾多方医治罔效,遂来诊治。

检查:体壮力大,面赤气粗,语声高亢,大便3日未解。舌苔厚腻,脉沉实。

诊断:狂证(狂躁型精神病)。

治疗:通腑泄热醒脑。

取穴:解溪、外关、丰隆、人中、太冲。

配穴:合谷、大椎。

操作:日针1次。知其病在胃,泻祛腑实,腑气一通,心神可宁,遂针解溪、外关、丰隆通便;刺人中、太冲平肝逆;加合谷、大椎以镇静。兼服遂心散(朱砂2g,甘遂2g为面放猪心内煮吃)。经治6次,服2个猪心即愈。于治后20天复查,症状消失,无复发而愈。(引自《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评析:本案为刘冠军治疗狂证验案之一。刘冠军生平见《咳嗽》。

狂又名武痴,属精神分裂症中的狂躁症型。它虽然是情志病,但偏于火盛,病在于胃,所谓“痰火结聚而得”,据此治疗以除痰浊、通窍闭、泻胃火、清神志为主。针治可取合谷、太冲清热镇静以平肝;大陵通窍醒神以泻心包之热;人中开窍醒脑;丰隆清胃通便除痰;凡见目赤,苔黄,脉来弦大滑数者,乃胃腑瘀热,痰火上扰,可加外关、解溪、丰隆清三焦阳明之邪热,兼服大承气汤以通腑泄热;凡兼见形瘦面赤,舌质红,脉细数者,可加刺三阴交、神门、太溪滋肾水以养心神;凡出现抽动不安者均加刺合谷透劳宫、合谷透后溪,太冲以清心热,止抽搐,平肝逆,解痉挛;凡出现心中烦闷不安者,加鸠尾开心气,安神志;凡失眠不寐加失眠穴以催眠镇静;凡出现吐舌者加内关、大椎重刺通电,使头脑发胀者安静入睡。针治中间,还可服遂心散(硃砂、琥珀、甘遂)使之吐泻,可达豁痰通便,清降胃火痰浊之效。

(二)朱明清医案

李某,男,20岁。1987年3月25日初诊。患者于1984年4月初出现不眠、烦躁、自言自语和打人毁物等现象。某精神病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狂躁型)。1985年9月在某精神病院住院治疗5个月,好转出院。约3个月病情稳定,后又复发,1986年10月再次住院,好转出院后20天又发作,且逐渐加重,故来诊。症状:烦躁易怒,狂乱不宁,两目红赤,打人毁物,不避亲疏。遂用头皮针治疗,按“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草案)取额中线(向前针1寸)、额旁1线(右侧向前针1寸)、顶中线(向后针1寸),用小幅度提插泻法运针5分钟。约10分钟后,病人逐渐趋于安静,能与医师进行一般问答,嘱留针两天。3月30日复诊:第一次治疗后,病人持续安睡3天,醒后精神基本正常,并能阅读书报。治疗取线同前。针后5分钟,已能写自己姓名、住址及正常回答医师的问话。3月31日已能骑自行车行10余公里前来治疗。共针刺治疗3次,半年后随访无复发。[贾怀玉.朱明清头针医案三则.山东中医杂志,1992;(01):48-49]

评析:本案为朱明清治疗狂证验案之一。朱明清副教授现任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针法灸法教研室主任。朱老对头针研究有较深造诣,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本例因所欲不遂,情志抑郁,郁久化火,痰火上扰,蒙蔽清窍所致。额中线即神庭穴沿经向下1寸,善治精神失常,额旁1线右侧即眉冲穴沿经向下1寸,主治上焦心经病在,顶中线即前顶穴至百会穴,属督脉,有醒脑开窍之功。三线相伍用泻法有清心开窍、安神定志等功效,可使痰火祛,心窍开,神志定,而诸症自除。朱老临床常用此法治疗狂躁型精神分裂症。多获良效,对抑郁型患者疗效略差。

(三)邵经明医案

张某,女,39岁,农民。1986年7月10日诊,平素烦躁,失眠,呆滞,因家事不和,突发狂呼乱喊,打人骂人,不避亲疏;兼见口渴,便秘,尿黄,舌质红绛,苔黄腻,脉弦大滑。辨为气火痰浊上扰神明之癫狂。治以清心泻热,醒脑定志。取大椎、风池、神门、内关、丰隆穴,针用捻转提插泻法。强刺大椎穴(取28号2寸长毫针,先刺入0.2寸,针柄下按成60°,针尖稍向上斜刺,进针1.5寸),当针尖触及髓腔时,患者出现全身震颤,面色苍白,进入昏睡,查其脉搏,听其心音,视其呼吸均属正常,让其家属看护,睡至2小时,醒后喊叫即止,乃辅以中药镇心涤痰、清泄肝火之剂内服,又针、药并治6天后,神清气爽,行动如常。末以大椎(针尖稍向上斜刺,进针1.5寸,以针下得气为度)、风池(取28号1.5寸毫针,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进针1.2寸左右)、内关、神门、三阴交(均用28号1寸毫针直刺,进针0.5~0.8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调治月余,恢复劳动。[王民集.邵经明教授治疗神志病经验.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05):73-74]

评析:本案为邵经明治疗狂证验案之一。邵经明生平见《癫》。

癫证多沉默呆静,属阴;狂证多躁狂动不安,属阳。正如《难经·二十难》所说:重阴者癫,重阳者狂。癫多痰气郁结。治宜豁痰开窍。理气解郁;狂多痰火上扰,治宜清心泻热,醒脑定志。邵老认为本例属情志所伤,肝失条达,气机郁滞,久则化火,挟痰上扰神明,遂成癫狂,治取大椎,此穴属督脉与诸阳经之会穴,临床多用于外感热病、痉症及疟疾的治疗。邵老认为大椎穴为主治疗神志病症有平衡阴阳、调理气血作用,既可除阳经邪热,又能醒脑安神;风池穴为足少阳经,阳维脉之会穴,既有祛风清热之功,又可疏调胆腑气机;神门属手少阴心经之输、原穴,可定志安神;内关为八脉交会穴,又是手厥阴经之络穴,别走手少阳以清泄心火,疏泄三焦,理气宽胸,宁心安神;丰隆属足阳明经之络穴,有和胃降逆之效,又是治痰的要穴,诸穴合用,可使邪去神安,癫狂自止。

十五、痴呆

(一)赖新生医案

患者,女,61岁,2004年6月3日初诊,左侧肢体活动无力3年,记忆力、反应力低下1年半,加重5个月。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发生左侧肢体萎软无力、活动不利,伴口角斜,当时无呕吐、发热、二便失禁,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示右侧顶、颞、额部多发性梗死灶,经过静脉注射、口服西药、中成药等方法治疗后,上述症状有所好转,左侧上肢肌力为Ⅲ级,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高,近1年半,患者出现明显的智力下降,以近5个月为甚,表现为近事善忘,计算力、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不能自己安排日常生活,且性情变得烦躁易怒,动则悲伤哭泣,特别追究一些细枝末节,对人挑剔,遇事钻牛角尖,常抱怨生不如死,伴有失眠、多梦、心悸、少气懒言、眼花、口苦等症状,舌质黯,苔薄白,脉弦细,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约15年。

对这一患者,赖教授进行了临床测评,其Hachinski缺血量表(HIS)评分为9分,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为17分,其临床表现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DSMIVR制订的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故诊断为血管性痴呆。

赖教授运用针刺的方法进行治疗,针对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赖教授选用了手足阳明经为主的穴位(左侧),针对痴呆症状,取穴百会、水沟、神门(双),针刺得气后,接G6805Ⅱ型电针仪,专门有一组电极连接百会和水沟,采用连续波,频率33Hz,留针40分钟,每日治疗1次,周日休息,治疗半个月后,患者烦躁、哭泣等症状明显好转,自述可以控制自己,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计算力、记忆力、注意力有明显提高,睡眠质量也有保证,心悸、口苦等症状有所好转,且左侧手足肌张力有所降低,动作较前灵活。同时,患者表现出对电视剧有兴趣,且愿意同人交流,能够自己简单地计划用钱,MMSE评分升至26分。[黄泳.赖新生教授治疗脑病特色简介.上海针灸杂志,2006;(10):3-4]

评析:本案为赖新生治疗痴呆验案之一。赖新生教授,著名针灸专家,中国针灸学会刺灸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针灸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

赖教授治疗痴呆重视督脉腧穴,百会、水沟穴均属于督脉,督脉并与脊里,入脑、上巅。与脑髓发生密切联系,以输注气血精华,濡养脑腑。督脉总督六阳经,为阳脉之海,调节全身阳经经气,而阳气具有温煦脑腑、鼓舞脏器功能、推动并统帅血液和津液循行的作用,能针对脑腑失养和脑窍被蒙之病因。在通督调神的基础上,加用手足三阳经穴位,作为治疗中风病的基础方,加用双侧神门,则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基础方。

(二)刘公望医案

患者,男,81岁,2003年痴呆症状缓慢开始。发病后病情逐渐发展。有时候有小便失禁。既往史:消化性溃疡,高血压。个人史:子女4人,无烟酒嗜好。心率:80次/分钟。血压:右侧140/90mmHg,左侧120/80mmHg。舌苔黄腻腐。脉弦滑。轻度行动困难。辨证:精虚,痰癖。治则:补精填髓,活血祛痰。主穴:百会,上星透印堂,头维,四白,素髎,内关透大陵,公孙。配穴:步行困难加带脉,冲门。进针方向、角度及深度:百会:向后斜刺30°,进针3.33cm深。上星透印堂:斜刺30°,进针4.33cm深。头维:向后斜刺30°,进针3.33cm深。四白:向下,进针1.67cm深。内关透大陵:斜刺30度,进针4.33cm深。

带脉,冲门:直刺,进针6.66cm深。手法:头部经穴捻针2min。针的型号:主穴0.3mm×40mm;配穴0.3mm×75mm。疗程:隔日1次,3次/周,28天为1个疗程。1诊到5诊主穴配穴。治疗后步行训练。6诊时血压:160/95mmHg。心率:81次/分钟。舌尖红,苔白腻,津多。脉弦滑。7诊到9诊入浴后眩晕,身体稍有不适。10诊到12诊患感冒,加曲池、风池。治疗前、治疗开始后14天、治疗后计分,总计3次。HDSR检查,第1次6分,第2次11分,第3次10分。共计上升4分。MMSE检查,第1次12分,第2次20分,第3次17分。共计上升5分。[松川秀夫.刘公望教授对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的针灸治疗经验.天津中医药,2006;(01):79-81]

评析:本案为刘公望治疗痴呆验案之一。刘公望,现天津中医学院医疗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工作30余年。有较高的学术造诣,立志献身祖国的中医药事业。1992年担任针灸系主任以来,在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二十年来担任了本科班、研究生班、西学中班、留学生班的多层次、多科目、多语种课程万余学时,多受好评。注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热心为患者服务,博通中西医,针药结合擅治顽固性痛症、神经精神疾患,在中晚期癌症治疗上也有独到经验。近十五年来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出版了《现代针灸全书》及《伤寒论方证研究》两系列的中、英、日三种版本专著,共十一部,计800万字以上。其中五部被日本和美国中医院校选为主要参考书。

内关是本经的络脉,络心,可用于治疗心疾,开心气,醒神,疏通经络,治疗神志病。内关透大陵可以主神志。公孙属足太阴经,太阴经注心中,不仅健脾养血,也可化湿祛痰、养血安神、化痰利湿,多角度治疗神志病证。大陵是心包经的原穴、还是十三鬼穴之一,可用于神志病。而内关配公孙,易于达心醒神。百会是百脉集聚诸阳之会,手足三阳、厥阴肝经和督脉的交会穴,可以调整阳气,用于神志病。百会透后神聪使用头针的顶中线的延长部分,从百会向后透刺,可以透刺到多处经穴,对神经病有效果。上星透印堂的同时也透刺到神庭,可用治神志病。素髎有开窍安神之功,使用素髎比人中的感觉疼痛小一些,所以容易使用,且对半身不遂和脑的疾患有效果。四白对眼睛起作用,因目为五脏六腑精气输注的地方,可以通到脑。

十六、帕金森病

(一)张沛霖医案

周某,男,55岁,双手颤抖2年,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感双手颤抖,症状逐渐加重,手指呈搓丸状,不能做精细动作,轻度前冲步态,语言不清晰,上肢麻木、无力,动作迟缓,脉诊寸口脉气浮弱,关尺延长,为肝肾阴虚,六阳经气气滞于上,足太阳、跷脉经气无以引血入脑,取百会、通天、络却、头维、悬厘、养老、阳池、太冲、跗阳、交信、太溪,补阳泻阴,用经穴激光刺入完骨,连续治疗5次即觉语言功能恢复,发音障碍消除,治疗10次后,已能正常工作。[段晓荣.张沛霖老师临床经验拾贝.针灸临床杂志,2005;(03):5-6]

评析:本案为张沛霖治疗帕金森病验案之一。张沛霖主任医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五十余载,学验俱丰,张老针灸临床治疗以脉为证,强调辨证,辨经脉,辨补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