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疑难病痰瘀同治经验
601900000049

第49章 疑难病痰瘀同治验案 (13)

第八章 疑难病痰瘀同治验案 (13)

54.冻疮膏药

主治:冻疮。

(1)处方:桐油240g,白蜡30g,黄丹30g。

用法:熬膏贴患处。

(2)处方:松香30g,黄蜡60g,麻油90g。

制法:熬匀收藏,先以开水洗净皮肤,擦干患处,再用慢火烊化药,涂之。

55.青龙丹(又名金龙丸)

主治:一切疔疮肿毒、跌仆闪肋、伤筋挛痛、贴骨痈疽、男妇大小颈项瘰疠、乳中结核(痰气滞凝硬块成毒),小儿痘后发痈等症。

处方:马前子120g(以米泔水浸7日刮去毛,切片晾燥,麻油炸透),穿山甲片(炒黄色)48g,白僵蚕(炒丝)36g。

制法:上药为末,以黄米引,捣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服法:每服1.5g,看人虚实酌减。卧睡时按部位,引经药煎汤下,初期者一二服即消散。

已成脓者服此药自能排毒。不必开刀,为外科门中第一秘方。下注引药(加减)。

病在头面加川芎1.5g,羌活1.5g;肩背加皂角刺尖1.5g;两膀臂加桂枝1.5g;两胁加柴胡1.5g;腰间加杜仲1.5g;咽喉加桔梗、甘草各1.5g;两足膝加牛膝、木瓜各1.5g;跌仆挛筋加当归、红花各1.5g;老年血气衰者只服1.2g;男妇瘰疠痰毒,加半夏、桂枝、桔梗、甘草煎汤服之,戒酒亦可,妇女新产半月以内者,只服1.2g,如满月者服1.5g。

服法:小儿周岁内者3粒,以外者6粒,3岁者8粒,4岁以上者服10粒,10岁以上者服0.9g,15岁以上服1.2g,20岁大人服法每次1.5g,如小儿不能吞服,可用糖水调化送下。

56.乳头破裂方

主治:乳头皲裂,疼痛剧烈。

处方:干茄子蒂3g。

制法:用木炭火煨透为末。

用法:香油调搽患处。

57.舌疔法

主治:舌下生疔,剧烈疼痛,哭闹不乳(婴幼儿舌下白色的坏死组织,形状如豆)。

处方:硼砂,雄黄,朱砂,冰片少许。

制法:共为细末。

用法:撒患处,忌内服。

58.秃疮方

主治:秃子疮,流脓瘙痒,毛发脱落。

处方:苦参4.5g,黄柏4.5g,烟胶4.5g,硫黄4.5g,白砒3g,大枫子9g,蛇床子15g,木鳖子4.5g,白矾4.5g,苦矾4.5g,轻粉2.4g,潮脑4.5g。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用法:用皂角水洗净,剃去毛发,即见虫孔,抹上猪脂油,虫闻腥味即出,然后抹柏子油,再用上药末与猪柏子油拌涂患处,隔日抹1次,三两日一剃发,20日即出头发,一般来讲,有疙疙瘩瘩的易治,光秃的难治。

取柏子油方法:柏子仁120g,大麻子30g,装瓷碗内,口向下盖在铁片上,内冲一小孔,下边用器皿接油,大火烧磁碗,油即出。

诗曰:秃疮苦柏烟胶黄,砒枫蛇床木别相。明苦矾内轻潮入,猪柏油搽发生良。

59.淋巴结核膏

主治:瘰疠(淋巴结核)。

处方:蛤蟆1个,蓖麻子9g,商陆9g,天南星9g,半夏6g,露蜂房1个,防风9g,蛇蜕6g,大黄9g,木鳖9g,穿山甲9g,马钱子9g,射干9g,川乌6g,草乌6g,枳壳6g,当归9g,红花3g,白芷6g,姜虫9g,地丁6g,天葵子9g,公鼠1只,干蟾1个,芫花6g,巴豆肉6g,急性子6g。

制法:将药和鲫鱼一条,用麻油浸7日炸枯去渣,复入锅内,熬至滴水成珠,趁热油入银术收之为膏,再下黄蜡、乳香、没药、血竭、儿茶、麝香、潮脑同前药搅匀。

用法:摊贴布上,贴患处,初其用烟油或凤仙膏贴之,3个月即愈。水仙根捣烂贴瘰,结核亦可消也。

60.消肿止痛方

主治:痈疽诸疮,红肿高大。

处方:乳香4.5g,没药4.5g,血竭3g,儿茶3g,雄黄3g,白矾6g,硼砂6g,冰片1g,炉甘石3g,硇砂2g。

用法:醋调糊,涂患处。

61.湿毒痒疮蔓延久不愈方

主治:湿毒疮疡,奇痒不止,滋水浸淫。

处方:轻粉6g,血花6g,大麦(炒)30g,陈脂油(久者佳)30g。

制法:白葱根不拘数,捣成膏贴患处,数三日发痒即轻,数次即愈。

62.偏子坠

主治:睾丸炎。

处方:升麻45g,乌药24g,西茴30g,左侧睾丸肿痛加柴胡30g,右侧加羌活30g。

服法:水煎服。

63.鼻闻药治腰眼疮

主治:腰眼疮。

处方:斑蝥3g,青蛇1条(如无乌梢蛇代之),蟾酥3g,红信2.1g,巴豆7个,蜈蚣2条,白胡椒10个,大枣7个,葱胡7个,全虫7个,生姜7片。

制法:上药共为面,和成丸,配百丸。男左女右鼻闻,闻每天6丸,一丸30min,闻着鼻流清水,饭前后休息。

64.阴囊炎验方

主治:一切阴囊瘙痒(绣(绣球风)。

处方:苍术9g,防风9g,透骨草9g,火硝30g。

制法:熬水。

用法:先熏后洗。

65.睾丸炎方

主治:睾丸肿大光亮。

处方:黑丑(半生半炒,取头末)30g,木香3g。

制法:上药共为一处研匀。

服法:每服3g,桑白皮9g,煎汤和服。

66.疝气方

主治:疝气

处方:荔子核、青皮。

制法:上药共为末。

服法:每服6g,柿酒下。

67.肾囊痒方

主治:肾囊痒。

处方:蛇床子15g,当归尾15g,威灵仙15g,苦参15g。

制法:水煎。

用法:先熏后洗,2次愈。

68.四聖散

主治:外肾肿痛(睾丸炎)不可忍。

处方:茴香,山甲,全蝎,木香。

制法:上药共为末。

服法:每服6g,酒调服。

69.毛囊炎验方

主治:多发性毛囊炎。

处方:天麻15g,甘松15g,草乌15g,川乌(面包火煨)15g,白芷15g,细辛15g,白附子(煨去皮)15g,川芎15g,白芍15g,苍术15g,防风15g,甘草15g,全虫9g,雄黄9g。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寒水石面打糊为丸,如绿豆大。

服法:每服30丸,食后白葱汤下。

70.绑疮方

主治:湿疹。

处方:生南星9g,生半夏9g,狼毒9g,白芥子9g,川五倍9g,广阿胶120g。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桑皮纸3张,先将广胶熬成,再入南星等,摊贴纸上看势用之。

71.膏药方

主治:鹤膝风,膝关节炎。

处方:生草乌18g,生川乌18g,生南星18g,千年见15g,钻地风15g,羌活12g,独活24g,红花6g,秦艽15g,艾叶30g,葱150g,姜150g,弥陀僧30g,没药15g,薰香陆15g,没药15g,香油240g,黄丹150g,桐油240g。

制法:先将药入香油内炸焦枯色后滤出不用,兑入桐油文武火熬,烟尽为度,加入黄丹熬至稀稠适中。

72.治乳疮良方

主治:乳腺炎,乳房肿块。

处方:黄丹(水飞)12g,铜绿15g,弥陀僧6g,轻粉6g,朱砂(水飞)6g,明矾9g。

制法:共为细末,香油黄丹拌匀,摊纸上贴患处,量疮大小贴7天后,再换药贴7天。

73.吹喉散方

主治:急性咽喉炎。

处方:罂粟壳(装明矾在火内煅)3g,僵蚕(炒去丝)6g,红硇6g,月石(硼砂)1.5g,鸡内金0.9g,雄黄0.9g。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用法:吹入喉中。

74.七伤药

主治:跌打损伤。

处方:当归(酒洗)6g,川芎3g,赤芍3g,黄药子3g,红花(酒洗)3g,桃仁(研如泥)6g,川大黄(酒炒)9g。

服法:水煎服,如黄酒半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