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疑难病痰瘀同治经验
601900000034

第34章 疑难病的痰瘀辨治 (21)

第七章 疑难病的痰瘀辨治 (21)

患者于1年来不明原因出现心绪不宁,情绪不稳,易于急躁易怒,病初未引起重视,渐至每日不思家事,时而悲伤欲哭,时而躁扰不宁,病后曾经某市级医院按更年期综合征口服“多虑平”“谷维素”及雌激素类药物,病情一度好转,但停药后不久上症旋而复发。复经某中医予“更年康”“丹栀逍遥丸”治疗,虽有所好转,但病情仍处于时轻时重的状态。尤其是1个月来,心神不宁,失眠多梦,入睡表浅,易于惊醒,烘然汗出,常靠口服“舒乐安定”片解决睡眠问题。发病以来,患者食少纳呆,月经2~3个月来潮一次,量时多时少,每排经一次,犹如大病过后,头晕目眩,四肢无力,面色无华,经后逐渐好转。查其舌淡白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诊断:更年期综合征:心脾两虚,痰瘀上扰。治法:养心健脾,化痰祛瘀,安神宁志。处方:太子参9g,白术9g,黄芪15g,茯苓9g,炒枣仁12g,柏子仁9g,阿胶(炖化冲服)9g,枸杞子9g,珍珠母15g,远志9g,丹参15g,贝母9g,生龙、牡各15g,地龙9g,白芍20g,建曲9g,朱砂(研细冲下)1g,大枣3枚。5剂。水煎,一日2次早晚分服。

二诊(5月17日):上药服后,精神好转,情绪较前稳定,但时有悲伤欲哭,睡眠欠佳,夜尿频多,达5~6次,上方加百合9g,淮小麦30g,桑螵蛸9g,益智仁9g。

三诊(6月2日):守上方连服15剂,精神明显好转,情绪基本稳定,饮食增加,小便次量正常,色脉转和,仍守前方继服。

四诊(7月29日):坚持服用上药20余剂,情绪稳定,纳眠正常,7月20日月经来潮,量一般,月经期前后无不适。嘱其口服自拟“抗衰延寿丹”3个月。

五诊(2000年7月3日):本病一度好转,近期上症似有复发,仍尊前方继服20余剂症状缓解以固疗效。

随访:2006年2月12日电话回访,患者7年来精神正常,上症未作。

按: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是围绝经期前后出现的临床表现,并非所有的界龄女性都会发病,它是女性开始衰老,脏气失调,冲任功能衰减,天癸将竭而出现的一些症状。临床上要区分是心脾两虚、心神不宁,还是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是痰瘀上扰心神,抑或痰瘀阻络窍机失灵。属于心脾两虚者予以益气健脾,安神宁志;肝肾精血不足者则以补肾养肝,荣养脑窍。但不论属于何种类型,均应考虑到人体衰退,冲任空虚,精血害化痰瘀的因素,都应该把化痰祛瘀作为一种祛腐生新、荣养心脾肝肾的必备治法。本病例系心脾两虚心神不宁,先以益气健脾,安神宁志,化痰祛瘀,用归脾二仙汤之属;继以补肾养肝,调理冲任,选滋肾养肝之属;终以健脾益肾,固本培元。此为标本兼治之法。断续治疗年余,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二十七、甲状腺囊肿

甲状腺囊肿是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病理上可分为滤泡状和乳头状囊性腺瘤两种,前者为多见,属于中医瘿瘤、痰核、肉瘿的范畴。

临床上表现以40岁以下的妇女为多见,腺瘤多为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局限在一侧腺体内,质地较周围甲状腺组织稍硬,表面光滑,无压痛,能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腺瘤生长缓慢,大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乳头状囊性腺瘤有时可因囊壁血管破裂而发生囊内出血,此时,肿瘤体积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局部出现胀痛。现代医学在治疗上多主张采取甲状腺囊肿切除术。

(一)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结喉处生球状肿结,按之不痛,推之可移,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谓之肉瘿。传统上认为“瘿由忧恚气急所生,亦有饮沙水,沙水随气入脉中,搏颈下而成之……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水者不可久居,常饮食令人作瘿病”(《诸病源候论》),历代医家认为肝气郁结、气滞痰凝和阴虚阳亢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

甲状腺囊肿是由于甲状腺结喉局部的津血循环障碍,导致痰瘀互结而形成的囊肿病证。笔者曾经对32例甲状腺囊肿的患者进行检查:从未发现一例甲状腺功能异常,并在无菌的条件下对每一例患者进行囊性液体的穿刺检查,结果发现:全部患者均可抽出黏稠液体,12例患者的抽出物呈黄色,17例呈黑色,3例呈微红色。由此可以推断出局部的津血循环障碍是痰瘀形成囊肿的主要原因,痰瘀互结逐渐增大难以消除是本病发生的机制。

(二)辨证论治

本病的手术治疗有着技术要求难度高、易于损伤喉返神经引起声嘶或失音、医疗费用大等缺点,根据痰瘀理论制定出化痰祛瘀的内服外治的方法,具有见效快、无痛苦、费用小等优点,一般7天消失。本疗法在近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家传初以此法治疗,一般3个月痊愈,后来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局部穿刺抽出囊中液体后再外敷药物,结果疗程大大缩短,7天痊愈。

甲状腺囊肿临床诊断检查及病材筛选要求: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局限在一侧腺体内,质地较周围甲状腺组织稍硬,表面光滑,无压痛,能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甲状腺功能、T3、T4、131碘检查正常,B超探查确定属液性暗区边缘规则之囊肿,无菌下穿刺检查可见非血性之黏稠液体,均在本治疗之例。

治法 治疗方法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两种。

1.内治法 化痰祛瘀,软坚散结。

药用:当归15g,海藻30g,川贝母9g,制山甲12g,黄药子12g,牡蛎9g,桃仁9g,赤芍15g。水煎,一日早晚2次分服。

2.外治法 将牛黄0.5g,麝香0.5g,而研为细粉后再合研备用。

用法:在无菌条件下,将囊肿周围常规消毒并铺洞巾,戴无菌手套,用5~10ml注射器,选7~9号针头,进入皮下后垂直进入囊肿腔内,将液体抽洗干净后迅速将注射器拔出,并用无菌纱布压迫局部5min。尔后用乾坤膏(见附:梁氏家传秘方配制及运用)摊在白布上,膏药的大小视囊肿的大小而定,一般膏药的直径大于囊肿的1/3即可。膏药备好后,将上药粉撒在囊肿上,用膏药敷上。

注意:囊肿一般在7天消失,囊肿消失后膏药继续外敷,一般在4周去掉。

(三)病案举例

患者王某,女,38岁,工人,于1997年3月2日就诊。患者于结喉部位出现肿块3个月,初如花生粒大小,未引起介意,渐之肿块增大,形如核桃。病后曾经某市医院检查诊断为“单纯性甲状腺囊肿”,并建议手术切除。因患者惧于手术及后遗症方求余诊治。来诊时:见患者结喉部位有一3cm×3.8cm大小的肿块,边缘光滑无结节,指压肿块有囊性感,皮下无粘连,无压痛,并随呼吸动作上下移动。B超下探查可见液性暗区。诊断:甲状腺囊肿——痰瘀内结型,内治以化痰祛瘀,方药:当归15g,海藻30g,川贝母9g,制山甲12g,黄药子12g,牡蛎9g,桃仁9g,赤芍15g,连服7剂,水煎,一日早晚2次分服。

外治法:将囊肿积液抽出后(操作方法同前),牛黄0.5g,麝香0.5g,分而研为细粉撒在已备好的膏药中间,外贴囊肿上。

二诊(1997年3月8日):检查囊肿完全消失,无压痛结节,平复如初,嘱其继续外敷膏药1个月。

随访:2006年7月12日介绍甲状腺囊肿患者前来治疗,言及10年来上症治愈后至今未复发。

按:甲状腺囊肿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采用外科药外用保守治疗,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痛苦小、见效快、经济简便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二十八、中医抗衰老三法

抗衰老是21世纪生命科学指导人类健康长寿的重要一步。中医抗衰老的目的就是利用中医药抗衰老的优势使老年人免疫力提高、保持健康、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衰老是人类生命进程必经的一个阶段,不可抗拒,但是可以延缓,未病先防。古人希望“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但大多数人却“衰退既至,众病蜂起”,也就是“因老致病”“因病致衰”“因衰致老”。通俗地讲,衰老不仅仅是容颜衰老、精力体力不足,还包括各种脏器老化功能衰退伴发着很多老年病。例如,人的大脑老化就会出现老年痴呆、脑中风;骨的老化就会出现骨质疏松,等等。研究抗衰老,也主要是从衰老伴发的疾病入手,从中医的机制研究到抗衰三法,最后服务于老年病。近年来,我们国家不少学者在临床实践和基础实验领域做了很多有价值的探索,结果也表明中医药抗衰老有明显的优势,引起了社会上的高度重视,仅将中老年人特点结合临床经验制定的抗衰老三法简述于后。

(一)衰老对人体的威胁

1.脉管老化后对心脏病和老年痴呆发生的影响。多发生“心脑血管病和外周血管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骨骼疏松、老年痴呆、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脑出血等危及生命的病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