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一堂心理课
601800000011

第11章 爱情篇:学会如何去爱 (2)

第三章 爱情篇:学会如何去爱 (2)

一项最新的民调数据显示:北京“剩女”突破50万。并且多是高学历,高智商、高收入的“三高”人员,她们有的把事业放在第一位,认为要先立业再成家。有的对择偶对象太过挑剔,把对方一个小毛病无限放大。有的因曾经在爱情上受过伤,所以不相信也不敢再爱了。还有的盲目把现在的恋人和以前的或者朋友的恋人比较,虚荣攀比。曾有心理学家剖析总结单身贵族的心理问题为:只懂独立,不懂依赖。只懂挑剔,不懂欣赏。只懂要求,不懂配合。当然,在这个问题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毋庸置疑的是我们要拥有一个正确的爱情观:爱不是束缚,爱是体谅;爱不是支配,而是支持;爱不是忍受,而是接受。爱是为对方默默祈求而不是诸多要求。为对方着想是双方感情的基石,对于爱情,对于还处在单身的朋友,不要随便牵手,若牵手更不要随便放手。

第70天 花容月貌换幸福婚姻

每个人都喜欢美好的事物,追求美好的事物,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认为只要拥有天使般美丽的面容就能拥有美好的爱情,把外貌作为换取幸福婚姻的筹码就大错特错了。

案例

付小姐在一家公司做秘书,本科毕业,但她还是觉得自己学历低,竞争力不强,以后发展前途不大,又觉得凭自己奋斗拼搏会很辛苦,因为向往那种有钱人的生活,她想嫁个有钱的老公。于是她频繁地出入贵族活动的场合,把大部分工资都用来买高档化妆品和名牌时装,虽然长相并不难看,可还是去频繁整容、隆鼻、拉双眼皮、丰胸等。后来,她果然嫁了个有钱人,只是对方文化有些低,才中学毕业,婚后矛盾凸显,她与丈夫没有共同语言,而她的丈夫只想找个天然美女,说这样下一代才会漂亮,在得知付小姐之前做过整容竟闹着要离婚,付小姐说现在自己是度日如年。

点评

心理学家分析,片面的择偶心理,容易使人在婚恋中误入歧途。心理学上把这种以偏概全认知判断称为“光环效应”。即上例中的付小姐看到对方有钱就认为以后会很幸福,而对方则只是看到了付小姐的年轻漂亮就认为她会是个好妻子。她们的婚姻是各取所需,而不是建立在深厚的感情基础上,当然容易出问题。现代社会,男女的择偶心理有很大差别,男性比较关注对方的外表和身材,倾向于温柔贤惠的女性,女性在外表之外则会综合考虑男方的经济收入、品行、才华等。“花容月貌”确实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但是美丽的容颜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逝去,因此要想赢得完美的婚姻,年轻的女性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内涵修养,丰富自己的学识,不断完善自己,自强不息,经济独立,靠自己成功而不是依附别人,这样才会赢得对方的尊重,保持自身恒久的魅力。

第71天 爱就要占有

现实生活中,你身边的恋人是不是这样在乎你的呢?女朋友和别的男生说句话他就醋意大发,或者异性同事或有业务往来的客户请妻子吃顿饭,回去便要遭到丈夫的质问甚至大吵大闹,就像《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男主角安嘉和。那么这种对恋人过分的在乎究竟折射出什么样的心理呢?

案例

年仅22岁的晓云高中毕业就到深圳去打工,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活让她感到孤独疲惫,一年后,偶然的机会她碰到了身为化妆师的高强,高强的出现排遣了晓云苦闷的心情,她们感情迅速升温。由于高强化妆师的职业经常要和一群漂亮的女孩子在一起,给她们涂脂抹粉,晓云经常为此与他大发脾气,最后高强提出分手,但晓云不接受,还暗暗跟踪高强,她发现高强经常和一个叫微微的女生一起上下班,就认为是微微横刀夺爱,产生了报复心理。于是买了瓶硫酸,在微微家门口堵住她,并把硫酸泼在她脸上。案发后经核实发现微微只是高强的一个普通朋友,决不是晓云说的“第三者”,可是悲剧却已经发生。

点评

上例中的晓云就是因为对恋人的占有欲太强,从而演变成嫉妒和怨恨。爱情要经过岁月长河的考验,靠的是宽容而不是占有,是细水长流般隽永的感情,互相的信任与理解,爱一个人应该给她自由,而不是要掌握控制他。占有心理的背后是什么呢?可能是她的低安全感,她很难相信别人,总怀疑别人,即使恋人与异性是正常的接触她也反对。自我认知的程度不够,感觉自己不如恋人,这样就怕恋人不珍惜自己,表现为对恋人百依百顺过分的好,但是也不容许恋人有一丝看起来不忠的行为。这无形中给恋人增加了过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使恋人感受不到爱的自由。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通常情况下,人在儿童时期,特别是18个月到3岁期间是形成自主感和自我的阶段,这个时期儿童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容易养成羞愧、怀疑的性格,长大后表现为占有欲强。另外,现在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在家都是万千宠爱于一身,使他们常认为别人对自己好对自己付出是应该的,所以他们不懂爱人,不懂感恩,不懂宽容。占有欲强也是贪心的表现,别人给予自己很多,自己就有安全感,于是便要求别人给的更多,终于有一天对方会因为你无休止的要求而放弃你。爱情中的两个人要彼此保留距离和空间,完全占有对方的爱带来的将是压抑和窒息。

第72天 爱情的俘虏

爱情并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言听计从,更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完全依赖,爱情健康生长的土壤应该是双方的独立和自尊。当爱过了头,失去了尊严,爱也将变质。

案例

小窦和小虹是一对情侣,相恋三年,小窦虽然赚的不多,但对女友非常好,小虹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她并不追求奢侈的生活,所以他们很快走上婚姻的红地毯。婚后小窦对小虹更是言听计从,洗衣做饭,做家务都是小窦一个人的事,小虹想吃什么东西,小窦会跑几条街,甚至大半夜的给她下去买。一天,小虹的朋友来她家,恰好小窦在洗衣服,朋友对小虹说:“你的老公真是新好男人啊,你是怎么调教的?”小虹心理美美的,嘴上却说:“让你见识见识。”她喊:“老公,把你洗完的衣服拿来我看看。”小窦把衣服拿过来后,小虹说:“你看看这领子一点都不干净。”小窦说:“你仔细看看,挺干净的啊!”小虹一听,杏眼圆睁,把衣服摔在地上,用脚踩上去,小窦忍住眼里的泪没让它流下来,拿起衣服又去重新洗。这样的事常常气得小窦偷偷流泪,没过多久,小窦提出离婚,直到这时,小虹才意识到自己错了。

点评

我们可以看出小窦非常爱小虹,不然他不会对小虹如此地迁就,可是恋人不是你的用人也不是俘虏。小虹的不顾及别人感受给他们的婚姻造成了不和谐的因素,使小窦把不满都压抑淤积在心中,时间长了就会出问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爱过头了让人害怕,就会成为对方的栅栏,束缚对方,爱不是纵容,拿破仑曾经说过:“从伟大到可笑,相差只有一步。”在爱情中两个人都是主角,迁就太多就是懦弱,因爱失去自我更得不到爱。恋人之间要有自己的主见,要懂得拒绝,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因为你不是他的附属。另外,爱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因为恋爱就和朋友断绝了来往,更不能怕失去对方而失去自我。

第73天 恋爱=“练爱”

恋爱与练爱,一字之差,并非毫无关联。有人说,在我们还没找到真爱以前,都是在练爱。真的是这样吗?

案例

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的肖永说:“我从大一到大三都没谈恋爱,主要是没找到特别喜欢的女孩,大二的时候虽然对一个女孩有好感,可是没有追到手。后来到了大四,觉得不谈一场恋爱会很遗憾,再说同宿舍的人都谈恋爱了,我不谈好像我没有那个能力似的,是虚荣也是有点寂寞吧。所以一时冲动就和一个对我颇有好感的女生好了。但是实际上我并不喜欢她,毕业后,也就自然散了。”

点评

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的一项调查显示:有四成大学生在谈恋爱,但八成的女孩认为现在的男朋友不会成为自己未来的终身伴侣。从肖勇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谈“练爱”者的心理,本来大四是个特别的时期,应该更多的考虑自己的现实出路,如果盲目的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或为了能给自己找个“长期饭票”,使本来纯洁神圣的爱情蒙上了欲望、虚荣、功利等色彩,无疑是自私不负责任的做法。也反应了大学生浮躁、虚荣、功利、缺乏自信等心理问题。当爱情成了一场感情游戏,不但不能长久,还会给彼此带来烦恼和伤害,甚至影响以后一生的幸福,更谈不上能留下什么美好的回忆了。对待感情如此轻率,反应了大学生对爱情缺乏起码的道德感和责任心。其实,一个完美的恋爱总是以婚姻作为终点的,是需要长期投入感情的,“练爱”显然是不成熟不理智的,最后伤害的是自己。

第74天 给爱情上双份保险

汽车要准备“备胎”,球场上也少不了“替补”队员,它/他们似乎都是可有可无的,但有了它/他们路上、场上都会让人放心很多,可是面对爱情,我们也要上双份保险吗?

案例

张宇有一个交往两年的男友,男友各方面条件都很好,无论人品、长相、还是工作及家庭,只是男友工作很忙,每周只能和她见一次。张宇公司里有个同事,他是张宇的大学同学,也对她非常好,那个同事从上大学时就一直暗恋张宇,张宇经常和他一起去吃饭,逛街,保持暧昧关系,那个同事也知道张宇有男朋友。后来,张宇的男朋友发现了张宇脚踩两只船,提出和张宇分手,张宇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也庆幸还有“替补队员”。

点评

心理学家分析张宇为什么要给自己找情感“备胎”,因为张宇的潜意识里认为自己配不上男友,她心理缺乏安全感,认为男友有了更好的选择会抛弃自己,而认为自己和那个大学同学比较相配,所以她也是在逃避现实在内心寻找一份更稳固的恋爱关系。其实,正是张宇对自己的不自信,对爱情的不确定,对男友的不信任才导致了她找“备胎”的行为。人人网对全国各地的9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有一半以上的人对找情感“备胎”的行为表示可以或无所谓,明确表示反对的只有三分之一。虽然现今的社会,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着,但是如果为了怕被别人伤害而宁可伤害别人,却是自私、不道德的行为。怕别人对自己不负责,却没想过自己要对别人负责,这样的人太过利己。同时那些身为“备胎”者应该清醒一点,不值得为一个只想自己的人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等待,爱情是排他的,“脚踏两只船”的人在伤害别人的同时,其实伤的最深的是自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曾几何时,这样的忠贞的爱情让我们温暖和感动。

第75天 妻子不能比我更成功

现在社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女强人,但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使男人产生了一种压力,即不能让自己的妻子比自己更成功,比如有的朋友说:“你可真有福气,娶了个这么能干的妻子。”这时往往当事人面带微笑但是心里却在想:“这不是说我没本事吗?”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