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补肾养生法
601400000008

第8章 常用补肾食品 (3)

第三章 常用补肾食品 (3)

(1)食欲缺乏和痰湿盛者忌用,因其滋腻碍胃。

(2)鱼鳔应除去血管及黏膜,洗净晾干鲜用,或晒干备用。

鲳 鱼

【性味】 甘、淡,平。

【归经】 入肝、脾、肾经。

【功效】

(1)强筋骨、补肝肾: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筋骨痿软、肾虚阳萎、早泄等病症。

(2)益气补血:用于气血亏虚而致纳少乏力、神疲倦怠等。

【应用】

(1)气虚纳呆:鲳鱼1条,洗净,香菇10克(发透、洗净、切碎),起油锅将鲳鱼略煎,然后加入香菇以及葱姜等调味品同煮,作菜肴服用。

(2)肝肾不足,筋骨痿软:鲳鱼1条(洗净),栗子10个(去壳),同煮,服作菜肴。

(3)肾虚阳萎早泄:鲳鱼1条(洗净),蚕茧壳10只,先将鲳鱼略煎,放入蚕茧壳,同煮,加佐料,服作菜肴。

【用法】 50~100克煮服。

海参

【又名】 瓜参、刺参、梅花参。

【性味】 性温,味咸。

【归经】 入心、肝、肾经。

【功效】

(1)补肾益精:用于肾虚所致的遗精、阳萎、小便频数等症。

(2)润燥养血:用于阴虚肠燥之便秘或用于失血后之血虚。

【应用】

(1)海参(浸透)、猪瘦肉切片共煮汤,熟后加盐调味食之。用于产后或病后或体弱者之补益。

(2)海参(浸透)、羊肉切片共煮汤,加盐、姜等调味食之。用于阳萎、小便频数的肾虚患者的调养与治疗。

(3)海参、木耳,入猪大肠煮食,治疗阴虚肠燥之便秘。

【注意】

(1)凡脾虚腹泻,痰多者忌食。

(2)宜存放干燥通风处,密封保存。

黄鳝

【又名】 鳝鱼。

【性味】 性温,味甘。

【归经】 入肝、脾、肾经。

【功效】

(1)补气养血:用于气血不足或产后瘦弱所致的乏力、呼吸微弱。

(2)温阳益脾:用于脾胃阳气不足所致的肠鸣腹冷。

(3)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筋骨痿软乏力。

(4)祛风湿、通经络:用于风寒湿所致的痹证。

【应用】

(1)黄鳝1条,去内脏,与猪瘦肉100克,黄芪25克。共煮熟,去药食用。能补益气血。治疗气血虚所致的体倦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眼花等症。

(2)黄鳝1条,去内脏,与党参25克,当归15克,牛蹄筋25克。共煮,熟后去药服食。有补益气血、强健筋骨的作用。

(3)黄鳝1条,去内脏,加盐及调料。煮熟后,食肉饮汤。治疗气虚所致的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注意】 外感发热、疟疾、痢疾、痔疮、腹部胀满等证忌用;阴虚发热慎用。

泥鳅

【又名】 鳅、鳅鱼、和鳅。

【性味】 性平,味甘。

【归经】 入脾、肺、肾经。

【功效】

(1)补脾和胃:用于脾胃虚所致的泄泻、消渴等症。

(2)补肾祛湿:用于肾虚所致的阳萎或用于温热之邪所致的黄疸、皮肤痒疹等症。

【应用】

(1)泥鳅,放清水中,加几滴植物油,每天换清水,让泥鳅吃油和清水后,排去其肠内粪物。取出烘干研末,每次服15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治疗急、慢性肝炎,有除黄疸、保肝、缩肝脾的功效。

(2)泥鳅(放清水中,处理方法同上)、虾。共煮汤食用。治疗肾虚所致的阳萎。

(3)泥鳅(处理方法同上)洗净,将锅内加油烧热,放入生姜几片,然后置泥鳅于锅中煎至全黄,加水约3碗,放入黄芪25克,党参25克,山药50克,红枣5枚,煎至约1碗时服用。治疗小儿营养不良、自汗等病症。

【注意】 忌狗血。

牛骨髓

【性味】 甘,温。

【归经】 入肾经。

【功效】 补肾精,益肾阳。适用于虚劳羸瘦、精血亏损、疲乏无力、畏寒怕冷等病症。

【应用】

(1)将牛骨髓放入铁锅内,用文火炒熟,放入瓷罐中收贮。每天早晨取3~5克,调入粥内服食。用于精血亏损、虚劳羸弱。

(2)将牛骨髓放入铁锅内,用文火炒熟;另取份量相等的胡桃肉,炒熟,研末;两者混和后,放入瓷罐中收贮。每次服3~5克,每日2次,用温开水送服。

【用量】 3~5克,炒熟后服用。

【注意】

(1)牛骨髓腥气较浓,不耐腥气者,不宜服食。

(2)遇有感冒寒热、食积停滞,需暂停服用。

(3)阴虚火旺、虚热升火者,不宜服用。

鹿骨

【性味】 性温。

【归经】 入肝、肾经。

【功效】

(1)补虚损:用于虚劳之症。

(2)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肝肾虚所致的筋骨痿软无力或筋骨受伤。

【应用】

(1)鹿骨100克,杜仲15克,川续断15克,用1000毫升好酒浸泡,10日后饮用,每次1小杯,每日2次。治疗肝肾虚所致的腰酸痛、膝酸软或筋骨受伤。

(2)鹿骨50克、枸杞子25克,党参25克,山药50克,水煎服。治疗体虚瘦弱。

【用法】 浸酒饮用,亦可煎汤内服,每次25~50克;外用则煅存性研末。

黑大豆

【又名】 乌豆、黑豆、冬豆子。

【性味】 性平,味甘。

【归经】 入肝、脾、肾经。

【功效】

(1)养阴补气:用于体虚之盗汗、自汗。常配与浮小麦应用。

(2)滋肾明目:治肾虚腰痛,血虚目暗。

(3)祛风除热、解毒利尿:治水肿、腹肿、脚气。常配鲤鱼同煎,煮汁饮,可解各种食物、药物中毒。研末外涂可治小儿丹毒、痘疮、头癣。

(4)补血润燥:用于大肠液亏所致大便秘结等。

【应用】

(1)黑豆、浮小麦各50克。水煎服,治疗盗汗。若加大枣5枚同煎服用,可治病后虚弱自汗。

(2)黑豆50克炒熟研末,与苏木20克同煎,加红糖服用。治疗妇女月经不调。

(3)黑豆100克,水煎加黄酒100毫升服用。治疗妊娠胎动腰痛。

【注意】 不宜炒食。炒食易致壅热、伤脾、腹胀。

栗子

【又名】 板栗、大栗。

【性味】 性温,味甘。

【归经】 入脾、胃、肾经。

【功效】

(1)补肾气、强筋骨: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腰脚不遂、小便频数等症;外用可治骨折。

(2)益脾胃、止泄泻: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泄泻。

(3)活血消肿:外用治疗骨折,或筋骨痛。

【应用】

(1)栗子与大米煮粥,加适量白糖食用,每日1次。能补肾气,壮筋骨。治疗肾虚所致的腰酸腿软。

(2)板栗150克,加猪瘦肉50~100克,煮熟食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喘、气短、痰白、痰少之症。

(3)栗子捣烂,外敷患处。治疗跌打损伤。

【用法】 可生食、煮熟食,炒食或炒后研粉服食,外用则捣烂外敷。

【注意】

(1)注意本品质的优劣:以果实饱满、无发霉及变质虫咬者为佳。

(2)消化不良、湿热内蕴、颜面水肿、风湿痛忌用。

(3)本品不宜多食,多食则难于消化。

椰子瓤

【又名】 椰肉

【性味】 性平,味甘。

【归经】 入脾、胃经。

【功效】

(1)补益脾胃: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纳少乏力等。

(2)祛风驱虫:用于治疗绦虫病、姜片虫病等。

【应用】

(1)椰肉,切成块或丝榨汁,与枸杞子、黑枣、母鸡(切成块)共炖食用,有补气血、益肾强身的作用,宜用于体弱者调补。

(2)先饮椰子汁,后吃椰子肉,每次0.5~1个,每日早空腹时1次吃完,3小时后进食。治疗姜片虫和绦虫。

【用法】 可生食,也可与补品同煮食用。

胡桃肉

【又名】 胡核仁、核桃仁。

【性味】 性温,味甘。

【归经】 入肺、肾经。

【功效】

(1)温补肾阳:用于肾阳虚所致的腰膝冷痛、遗精、小便频数、足痿软等症。常与补骨脂、菟丝子等同用。

(2)补肺肾、止咳喘:用于肺或肺肾阳气虚所致的咳喘、畏寒、少气等症。常配人参应用。

(3)润肠通便:本品油脂多,有润肠通便作用,用于阴血虚所致的肠燥便秘。

(4)通石淋:用于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单用或配其他药应用。

(5)乌发润肌。

【应用】

(1)胡桃肉25克,补骨脂20克,砂仁2克(后入),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治疗肾虚所致的气喘。

(2)胡桃肉200克,用食油炸酥,加糖适量混合研磨,成为乳剂或膏剂。于1~2天内分次食完。治疗泌尿系结石。

(3)胡桃肉(捣烂)、黑芝麻(捣烂)、枸杞子、五味子、杭菊花各等份,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5克重。每次1丸,每日3次,空腹时,温开水送服。或每味药用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肝肾虚所致的头晕、眼花、失眠等症。

【用法】 水煎内服,每剂量15~25克;或入丸、散;或捣烂加糖水食用;或酥制后服用;捣烂或烧黑可外敷。

【注意】

(1)本品质的优劣:以肉多而大、不碎、不泛油、不发霉者为佳。

(2)本品性温、含多量油脂,多食易上火生痰及影响脾胃消化。

(3)痰火炽盛所致的咳嗽痰黄黏、发热咳喘、烦躁不安、恶心呕吐的痰热证以及阴虚火旺所致的吐血、鼻出血等症忌用。

哈士蟆油

【又名】 哈什蟆、田鸡油。

【性味】 甘、咸,平。

【归经】 入肺、肾、肝经。

【功效】

(1)润肺养阴:适用于病后、产后体虚羸弱、肺痨咳嗽、咯血、盗汗等病症。

(2)补肾填精:用于肾精亏虚而致头晕目眩、五心烦热、腰膝无力等。

【应用】 用于病后、身体羸弱:每天用5~10克,水泡发,淘净,加水400~500毫升,煮沸后,文火炖,加糖少许,分2~3次,当作点心服食。

【用法】 3~10克,炖服。

【注意】 感冒寒热、不思饮食、大便溏泄者,均不宜服用。

蜂乳

【又名】 王浆、蜂王浆。

【性味】 性平,味甘、酸。

【归经】 入脾、肝、肾经。

【功效】

(1)滋补强壮:有促进新陈代谢、防衰老、增强人体抵抗力的作用。用于早衰、体弱者。

(2)补益气血:能促进造血功能,用于治疗贫血。

(3)保肝、改善肝功、缩肝作用:用于治疗传染性肝炎,对肝功能不正常、肝大等都有较好的疗效。

(4)补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缺乏、饮食减少、消化不良、胃脘痛等症。

【用法】 每日5~20克,开水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