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读经典学名方
601300000042

第42章 苓桂术甘汤

第四十一章 苓桂术甘汤

《伤寒论》

【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①,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茯苓四两,桂枝(去皮)三两,白术、甘草(炙)各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注释】①动经:伤动经脉。

【译文】太阳伤寒表证,误用吐法或下法后,水饮上冲胃脘和胸部,起则头目眩晕,脉沉紧,若误用汗法则伤动经脉,身体振颤摇摆不能自持,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疗。茯苓12g,桂枝9g,白术、炙甘草各6g。以上四味药,以水12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除药滓,分3次温服。

【按语】本方证为中焦阳虚,脾失健运,湿聚成饮所致。由于痰饮停于胸胁,上凌心肺,故见胸胁支满,短气而咳,心悸不安。饮邪中阻,清阳不升,则呕吐清涎,头目眩晕。舌苔白滑,脉弦滑,均为内有痰饮之象。根据《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治宜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之法。方中茯苓重用,健脾渗湿,以绝生痰之源,为君药。桂枝温阳化气,温化痰饮,为臣药。白术健脾燥湿,既助茯苓健脾渗湿之功,又与桂枝相配,增强中阳温运之力,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使脾阳得温,痰饮得化,诸症自愈。本方体现了以甘淡渗湿为主,辛温化饮为辅治疗痰饮病的配伍特点。

临床应用

(一)痰饮(急性支气管炎)

【原文】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①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注释】①和:指温之不可太过,应以调和为原则。

【译文】对于痰饮病患者,应当以温热药物调和治疗。

【按语】痰饮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所以治疗当以温热药物调和治疗。苓桂术甘汤药性偏温可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行水道,又温而不过。同时本方还可健脾以杜生痰之源,是治疗痰饮的常用方。

【病案举例】李某,男,60岁,咳嗽2个月,经西医青霉素、头孢噻肟钠等抗生素及止咳丸治疗2周,仍咳、痰清稀、时喘、口不渴、不思饮、纳差、乏力、头昏耳鸣、畏寒,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弦。X线胸片示支气管炎。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断:痰饮。治以温化痰饮、健脾燥湿、益肾纳气。方用苓桂术甘汤合平胃散加减,处方:

茯苓30g桂枝10g白术30g甘草10g陈皮6g

苍术10g法半夏15g肉桂3g党参15g

服药3剂。患者再诊告之咳嗽症状消失,喘止,无畏寒症状,饮食改善,但仍略差,继以前方去肉桂加焦三仙治疗2剂。2周后来诊,诉服药后现已治愈。[陶建国,等.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举隅.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6):26]

【中医解析】该患者咳嗽日久,长期使用抗生素致脾肾阳虚,不能纳气归原,故咳喘乏力、畏寒;因饮停中焦,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脾阳不足,故口不渴、不思饮、纳差、舌淡胖苔薄白;清阳不升,故头昏耳鸣。治以温化痰饮,健脾燥湿,益肾纳气之法。用苓桂术甘汤温阳化痰饮,平胃散健脾燥湿,肉桂、潞党参补肾纳气,协同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

(二)眩晕(内耳性眩晕)

【原文】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

【译文】没有痰则不会发作眩晕。

【按语】痰湿中阻,清阳不升,这是眩晕发作的常见病机。苓桂术甘汤温化寒痰,健脾利湿,如此则痰湿可祛,清阳可升,眩晕自止。

【病案举例】黄某,女,43岁,教师。1999年7月21口初诊。患者备课至深夜,次日起床时突然感觉严重眩晕,如坐舟船,不敢睁眼,闭目则眩晕稍减,伴见恶心呕吐,耳鸣。刻诊:眩晕严重,目不敢开,头不敢稍动,动则呕吐清水。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滑。西医诊断:内耳性眩晕。中医诊断:眩晕,证属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治以温脾阳,化痰饮,升清阳。处方:

茯苓15g桂枝12g白术12g姜半夏10g

陈皮10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泽泻15g

磁石20g天麻10g甘草8g

1剂症减,3剂眩晕消除能够下床,5剂病除,随访1年未见复发。[何学斌.浅谈苓桂术甘汤的临床运用.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10):1146]

【中医解析】本例眩晕病,为水饮内停清浊不分所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发为眩晕,胃失和降而上逆,故呕吐。用苓桂术甘汤温化水饮,佐以半夏、生姜、陈皮和胃止呕,天麻升清阳,泽泻引水下行,生龙骨、生牡蛎、磁石镇静潜阳,组方合理精当,所以其效若神。

(三)泄泻(慢性结肠炎)

【原文】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景岳全书》)

【译文】凡泄泻这种的疾病,多是由于水谷不能分开所致。

【按语】脾阳虚则运化功能下降,水湿不化则水谷不分,进而导致泄泻。故此种泄泻的治疗当选苓桂术甘汤以温运脾阳,健脾化湿,如此则脾阳恢复,运化正常,水谷可分,则泄泻自止。

【病案举例】张某,女,34岁。腹泻3年,间或便结。诉初因寒冷饥饿致肠鸣,饱食晕腥食物后,渐觉腹中雷鸣,脘腹饱胀,随即腹泻,1日10余次,每次腹痛即泻,泻下急迫,泻后痛止,服止泻药可暂安。此后时而肠鸣、痛泻发作无时,尚有时暂愈,仍时时腹中隐痛,溏泻日4~6次,偶泻止后,大便反结。如此反复,屡治不愈。见舌红苔白,脉弦缓。此因寒温失调,饥胞不均,伤及脾胃,故泻利作焉。喜在年少,后天之本虽伤,先天之本未损,生机尚旺,拟健运中阳,佐以活血调气为法,方用苓桂术甘汤化裁:

茯苓15g桂枝9g白术12g炙甘草6g当归9g

炒白芍9g煨葛根9g桔梗6g陈皮9g防风6g

山楂炭9g

2日1剂,水煎,1日2次,温服,连服4剂。

二诊:服上方后,痛泻偶作,守上方去当归,加黑姜炭、小茴香各6g。

三诊:上方服5剂后,痛泻未作,饮食如常,腹中无所苦,为巩固疗效,守上方加炒黄连炭为丸,以善其后。[黄祥武.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4,6(4):84]

【中医解析】本案痛泻日久,脾胃必伤,中阳不振,寒湿相因,运化乏力,积滞内生。湿盛则泻,积久必滞,如是则痛泻与便结交替出现,乃虚中挟实之证。若纯用补虚之品,又恐其壅塞;只投消伐之剂,必更伤脾胃。以苓桂术甘汤化气通阳除湿,加葛根升津止渴,焦山楂消积,合用陈皮理中宫之气滞;当归、白芍益血中之虚损,使气机畅通,血液充盈,桔梗、防风乃宣发肺气,使治节行令,大肠传导有制。本案因辨证准确,配方有度,选药恰当,故获速效。

结语

本方原名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金匮要略》卷中又名苓桂术甘汤。《千金要方》卷九载本方,更名茯苓汤,该书卷十八又称甘草汤。后世将本方加减用于痰饮所致多种疾病。如《圣济总录》茯苓白术汤,即本方加川芎,治伤寒吐下后,心下逆满,惊悸不定,起则头眩者。本方是治疗脾阳不足,痰饮内停证的主要方剂。以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为证治要点。若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若脾气不足,倦怠无力者,可加党参、黄芪益气健脾;若肢肿、尿少,可加猪苓、泽泻利水消肿。现代临床还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耳源性眩晕而痰饮证表现者。

使用注意:若饮邪化热,咳痰黏稠者,非本方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