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常见病症单味中药妙治
600900000010

第10章 内科病症(10)

第一章 内科病症 (10)

十二、血精

肉眼观察所排精液为红色,或显微镜检查可见大量血细胞成分,称为血精。它多见于精囊炎,前列腺炎和后尿道炎,过度的性兴奋有时也可引起血精。古时《诸病源候论?虚劳血精出候》曾载:“此劳伤肾气故也。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虚劳则生七伤六极,气血俱伤,肾家偏虚,不能藏精,故精血俱出也”,阐述了肾虚是血精的主要原因。应进行辨证论治。

【葎草】每日取鲜葎草100克,煎水代茶饮用;再取鲜葎草250克,切碎,加水2500毫升,煎取200毫升,倒入瓷盆中,待温度适时双足浸入(勿没过足踝),水冷时需放在火炉上温热。每次浸泡30分钟,每日1或2次,10~20日即可痊愈。

[第六节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系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激素(TSH)分泌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为甲状腺肿大、突眼、基础代谢增高及自主神经系统的失常。根据不同病因分为甲状腺性甲亢、垂体性甲亢(由于垂体肿瘤分泌过多TSH)、异位性TSH综合征(如绒毛癌、葡萄胎、支气管癌和直肠癌等均可分泌TSH样物质)、卵巢甲状腺肿、甲状腺毒症,甲状腺功能实际上并不亢进者。常见的为甲状腺甲亢,包括毒性弥散性甲状腺肿、自主性高功能甲状腺结节或腺瘤、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又称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碘源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碘甲亢)、甲状腺滤泡性癌肿。本病属中医瘿病、瘿气范畴,治疗主要采用消瘿散结,辨证主要为阴虚阳亢。现代研究表明:阳气虚损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姜石】加工成姜石粉,装瓶备用。每次2克泡于水中,饮用。

【旱柳叶】鲜旱柳叶500克,加水2 500毫升,煎至1 000毫升。每次服200毫升,或制成浸膏、丸剂服用。

【鹿靥】鹿靥适量以酒浸,炙干,再纳酒中令香。咽汁。

【穿山龙】穿山龙浸膏(每毫升含生药0.5克),每次10~20毫升,每日3次。

【蒲蒻】蒲蒻15克,煎水代茶饮。

【蒲公英】60克,水煎成200毫升,温服100毫升,余100毫升趁热熏洗突眼。

【雷公藤】15克,水煎2小时后加陈皮10克煎煮,每日分3次口服,30日为一疗程。雷公藤总苷每日15~60毫克,每日分3次服用,一疗程2个月。

【昆明山海棠】昆明山海棠0.5克,每日3次,饭后服,可增强甲巯咪唑效果,并有效缓解甲亢症状。

二、糖尿病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急剧转变,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2型糖尿病多数起病隐匿,无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故更应引起注意。目前,糖尿病还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除糖类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由于糖尿病的高糖、高脂、高黏态,经过十几年的演变,多数可引起心、眼、肾、末梢神经的并发症。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例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本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已有2000多年的记载。近年来,中医界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和肯定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效果。

【棕榈子】霜棕榈子(以陈者为佳)60~150克。水煎代茶饮,服药期间禁食鱼腥肉类、酩炙甜腻,节制性生活。

【地骨皮】地骨皮50克,加水1 000毫升,慢火煎至500毫升即可,留置瓶中,少量频饮代茶,另外辅以维生素C、维生素B,肌内注射。

【柠檬】每日用鲜柠檬30~50克,加鸡肉100~200克炖熟后,分1或2次饮其汁及鸡肉,10~15日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0~15日。

【潺槁】每日125克,水煎服。

【苦瓜】不拘量,生食或炒食,可降血糖。

【甘薯】不拘量,生食或煮食,可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餐后高血糖。

【牛蒡子】研末,1.5克,每日3次,冲服。或15克加水煎服。

【橘络】磨细后加入食用纤维充分混匀,加水调匀后服用,每次5克,每日3次,30日为一疗程。

【玉米须】适量,水煎,不拘时频饮。

【甘草】20克,水煎,分2次口服。甘草素是最强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具有很好的降餐后高血糖的作用。

【小麦麸】小麦麸和面粉6∶4,加适量食用油、鸡蛋、蔬菜拌和代饮食,随病情好转而逐渐减少小麦麸用量。

【荔枝核】荔枝核适量,烘干研末制成散剂,每日3次,每次服10克,饭前30分钟温水送服。

【番石榴】

1.降糖片取鲜绿色番石榴叶晾干,以干叶30000克加水过药面煮沸2小时过滤,保存滤液;滤渣再加水煮沸1小时,保存滤液;滤渣再煮,过滤。将3次滤液浓缩成膏状。另取干叶10000克打成粗粉作填充剂。本品混合干燥,打粉过100~200目圆筛。以10%细粉制成颗粒,干燥后加0.3%硬脂酸镁作润滑剂压片,每片含生药0.5克,成人每日服3次,每次2.5~3.5克,饭前1~2小时服。

2.消渴饮取生果230克,将全果连皮带核压榨,打成糊状后,粗略去核,并加水稀释成24%的果汁,同时加入8.5克罗汉果煎液混合,分装罐头盒内,密封,在100℃下加热10分钟杀菌消毒。成人每日30~60毫升,分3次饭前1小时服。

【马齿苋】干马齿苋100克。水煎2次,早、晚分服。每日1剂,停服其他药物。

【小檗碱】患者先实行单纯饮食疗法1个月以上,如疗效不明显(血糖、尿糖测定4次无改善)则加用小檗碱,每次0.3~0.5克,每日3次,口服。每次服量可根据三餐前血糖水平定期适当调整,空腹血糖小于8.33毫摩尔/升者,每次服0.3克;血糖8.33~13.9毫摩尔/升者,每次服0.4克;血糖大于13.9毫摩尔/升者,每次服0.5克。此期活动量与单纯饮食疗法时相同。疗程为1~3个月。治疗1型糖尿病。

【丹参】丹参注射液10~14毫升(每1毫升相当于原生药1.5克),加入50%葡萄糖溶液20毫升中,静推,每日1次,20日为一疗程,间隔10日,期间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次4片,每日3次。治疗糖尿病周围炎。

【僵蚕】适量研为细粉,每次5克,每日3次,饭前开水送服,2个月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5日。适于2型糖尿病。

【丹皮】10克,水煎分2次服,2周为一疗程。连服2~3个疗程。可减轻糖尿病神经病变,提高传导速度。

【红花】50%红花注射液10毫升,静滴,每日1次,2周为一疗程。

【当归】当归注射液10毫升静滴,每日1次,2周为一疗程。

【川芎嗪】川芎嗪注射液240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滴,每日1次,2周为一疗程,持续2~4个疗程,每疗程间隔1周。

[第七节药物与磷化锌中毒]

一、链霉素中毒

硫酸链霉素是治疗肺结核的首选药。但对部分过敏体质患者的毒副反应是严重的。常见者为耳聋目障,肢体行动不便,肝脾损害或肾功能障碍,腰痛不能屈伸,有的头颈偏向一边,甚至终生残废,有的终生不育等。

【补骨脂】20克,加100毫升水煎,每日2次分服。连服7~30日。

【生甘草】生甘草15克。煎汁代茶频饮。

二、地西泮(安定)中毒

地西泮(安定)是一种中枢镇静、抗惊厥、中枢性肌松弛药物。主要用于焦虑症、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病。轻度中毒表现为昏睡、精神错乱、语言不清、共济失调、肌张力增高及震颤;重度中毒表现为昏迷、血压下降、呼吸慢而浅、瞳孔缩小及咽反射消失等。

【甘草】2.5%甘草浸液(温)。一般用本品5 000毫升洗胃后患者即感头昏减轻,用至10000毫升时,胃部不适、恶心呕吐亦好转,服地西泮小于100片者即可停止洗胃,嘱患者卧床休息,观察3~4小时后即可痊愈。服地西泮大于100片者,继续用甘草浸液洗胃至15000毫升时,患者颜面渐渐恢复正常。若服地西泮大于150片者,洗胃液需增加至20 000~25 000毫升方可停止。

三、乌 头 中 毒

乌头是重要的药用和有毒植物之一,民间多采用其泡酒或水煎服治疗骨刺疼痛、腰肌劳损等,其所含的脂类生物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对中枢和末梢神经具有兴奋和麻醉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可挽救心力衰竭,对抗休克,亦能调节分泌激素代谢紊乱。因此,乌头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但此药性味辛苦温,有大毒,临床上稍有不慎即可引起中毒,导致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严重者危及生命。

【蜂蜜】50~100克,用开水冲服。呕吐频繁者可频频少服,呕止后可顿服。

【续断叶】鲜续断叶50克揉汁,兑开水1杯服,一般3~5分钟后,患者能很快将胃内容物完全吐出,再服第2次则无呕吐,半小时后中毒症状消失,1小时后完全恢复正常。

四、磷化锌中毒

磷化锌是目前常用的杀鼠剂,对人畜毒性亦大。磷化锌多与食糖杂拌做成毒饵,故易被儿童误食而中毒。急性磷化锌中毒,除引起胃肠道、肝、肾损害外,还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出现头晕、烦躁、四肢抽搐、口唇发绀及昏迷等症状。严重者引起心脏传导障碍。抢救的关键在于迅速清除胃肠道中的毒物或把毒物转变为无毒物。

【杏树根】杏树根洗净,加水500毫升,煎煮30分钟,取煎液洗胃。

[第八节内科其他疾病]

一、痛风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本病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除少数由酶缺损引起外,大多未阐明,常伴有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属遗传性疾病。继发性者可由肾脏病、血液病及药物等多种原因引起。属中医“白虎历节病”范畴。

【车前草】新鲜车前草30克,清水煎服,每日1次,连续服用15日。为防止复发每隔20日左右或出现关节疼痛症状时按上述剂量服药。每日或隔日1次,10~15日为一疗程。

【板蓝根】板蓝根注射液4毫升(2支),每日1次,肌内注射,30日为一疗程。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可每半年用一疗程。

【丹参】丹参注射液16毫升静滴,次日,血尿酸明显下降。

【雷公藤】雷公藤总苷,60毫克,每日3次,口服,可较快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症状和体征,并使红细胞沉降率和血尿酸迅速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灯盏花】灯盏花注射液20毫升,静滴,每日1次。

【虎杖】按100∶16∶280取虎杖、樟脑、凡士林,虎杖研末过80目筛,樟脑用50%酒精溶后倒入虎杖粉中,凡士林熔化后加入上述虎杖粉中,制成膏外敷患处,隔日1次,至愈。

二、头痛

头痛是指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可见于多种疾病,大部分无特殊意义;如全身感染发热性疾病往往伴有头痛;神经紧张、过度疲劳紧张、过度疲劳也可有头痛;但反复发作或持续的头痛,可能是某些器质性疾病的信号,应认真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主要由于神经元特别是下丘脑神经元功能失调而导致的血管舒缩紊乱性头痛。偏头痛具有如下临床特征:每次发作的性质和过程基本相似,头痛位于一侧或双侧,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面色苍白等症状,可持续4~72小时,中等或严重时,头痛前可伴有视觉改变等先兆;间歇期基本正常,约半数患者有家族史。本病约占所有头痛的1/4,为神经内科主要病种之一。偏头痛通常在青春期前后起病,历时长达数年至数十年,是一种常见而独特、顽固的疾病。本病相当于中医文献中的偏头痛、偏头风,也包括中医所说的头风等。偏头痛病位在脑,涉及肝、脾、肾等多个脏腑。肝郁化火、肝阳化风、风邪外袭、血气亏虚和肾元亏损、脑阴不足为本病的主要机制。气滞、痰结、血瘀阻滞清窍,脑络失畅,不通则痛为本病的具体临床表现。

【萝卜】鲜白萝卜250~500克煎汤服,每日1或2次。适用于头痛,痰浊偏甚者尤佳。

【向日葵盘】向日葵盘(干品)30~60克,捣碎,加水400~500毫升,用沙锅文火煎至150毫升,纱布过滤去渣内服。每日1剂,2次分服。治疗偏头痛。

(3)100毫升保留灌肠,药液加温至38~3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