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热证用方配伍(2)
2.清宫汤(《温病条辨》)
适应证:心包热证:发热,神昏,谵语,舌暗红,脉数。
治法:清心凉血,养阴生津。
组成:玄参心三钱(9g),莲子心五分(2g),竹叶卷心二钱(6g),连翘心二钱(6g),犀角心(水牛角代)二钱(6g),连心麦冬二钱(6g)。
方歌:
清宫汤元竹连莲,牛角麦冬能清心。
用法:水煎服。
二、清肺法
【适应证】
肺热证(邪热壅肺证):咳嗽,或气喘,或痰稠色黄,或痰中带血,身热,或汗出,或无汗,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
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代表方剂】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伤寒杂病论》)
【组成】
麻黄去节,四两(12g),杏仁去皮尖,五十个(8.5g),甘草炙,二两(6g),石膏碎,绵裹,半斤(24g)。
方歌:
肺热麻杏石甘汤,汗出而喘法度良,宣发肃降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配伍技巧】
肺热证的基本病理病证是邪热袭肺而不宣;邪热扰肺而不降。治疗肺热证,在用方配伍技巧上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证机选用宣肺清热药邪热侵袭于肺,肺气被扰而不得肃降,则气逆于上,证见咳嗽,气喘,治当宣发肺气,使邪热从上而宣散。又因感邪是热,针对证机要选用清泻肺热药。但因肺主一身之气,气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因此,在宣肺时最好选用性温味辛药,性温有利于肺气通畅,味辛有利于邪气向外透散。但是,用性温药又不利于证机,温药易滋助邪热,因此在选用清热药与辛温药配伍时,应掌握寒性药剂量一定要大于温热药,以使温热药宣肺散邪而不助热,寒性药清泄肺热而不寒凝,只有这样,才能如期达到宣肺清热的作用。如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中麻黄,石膏。
2.合理配伍降肺药肺的生理特性是既主宣发又主肃降,宣则肺气得以上行,降则肺气得以下行,只有宣降有序,才能使肺气制节有权。因此,治疗肺证既要宣发肺气,又要肃降肺气,只有合理配伍宣肺降肺药,才能使方药切中证机,达到预期目的。如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中杏仁。
3.妥善配伍补气药肺主气,邪热袭肺,最易损伤肺气,肺气被伤又不利于驱除邪气。因此在治疗肺热证时应配伍补益肺气药,但补气又容易留邪,如何使补气药补而不留恋邪气,必须使方中药物的剂量调配切中证机,这对治愈病证也非常重要。如本方中所用甘草及剂量。
4.随证加减用药若痰盛色黄明显者,加贝母,胆南星,以清肺化痰;若气喘明显者,加桑白皮,款冬花,以泻肺平喘;若大便干结者,加大黄,瓜蒌根,以泻大肠安肺里;若咳嗽明显者,加桔梗,百部,以清肺止咳;若胸闷者,加葶苈子,苏子,以泻肺行气宽胸;若肺气伤明显者,加粳米,人参,以补益肺气等。
【用药要点】
方中麻黄宣肺散邪,使肺中邪热从外而解,但因麻黄性温不利于病机,故此用石膏且量倍于麻黄,一则制约麻黄性温宣肺而不助热,二可清泄肺中邪热从外而散,相互为用。杏仁肃降肺气,与麻黄相合,一宣一降,调理肺气,职司升降,与石膏相用,降泄肺气以止逆。甘草益肺气,使宣降药不伤肺气,与石膏相用,以生津和肺,并能调和诸药。方中四味药物相伍,清宣降泄并用,治疗肺热壅盛证至为允当。
本方配伍特点是:辛温之宣与辛寒之泄相伍,宣散肺气受寒凉之制而不助热,清降肺气受辛温之制而不寒凝,相互为用,温在宣通,寒在清泄,以达泄邪愈疾之目的。
【临床扩大应用】
本方加减化裁还可以用于治疗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哮喘,麻疹肺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肺炎;尿道炎,膀胱炎;急性结膜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慢性鼻炎;风疹,过敏性荨麻疹;以及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
【类方】
1.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
适应证:肺热阴虚证:咳嗽,或气喘或气急,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肺止咳,养肺平喘。
组成:桑白皮、地骨皮炒,各一两(30g),甘草炙,一钱(3g)。
方歌:
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齐,肺热阴虚咳喘证,清肺养肺喘咳平。
用法:上药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
2.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
适应证:肺痈热证:身有微热,咳嗽,气喘,痰多,甚则咳吐腥臭脓血,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
治法: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组成:苇茎切,二升,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50g),薏苡仁半升(15g),冬瓜仁半升(15g),桃仁三十枚(8g)。
方歌:
苇茎汤中薏苡仁,桃仁瓜瓣四般济,主治肺热痈脓证,临证加减功效奇。
用法:咀,内苇汁中,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当吐如脓。
3.葶苈大枣泻肺汤(《伤寒杂病论》)
适应证:
(1)实热肺痈证酿脓期:咳嗽气急,胸满,胸痛,继则壮热不寒,汗出烦躁,咳吐浊痰,痰有腥味,甚则咯吐脓血,气喘或喘不得卧,咽燥或渴或不渴,舌红,苔黄腻,脉浮数或滑数。
(2)实热肺痈水逆证:一身面目浮肿,胸胀胸满,咳嗽,气喘,喉中痰鸣而迫寒,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舌红,苔黄,脉数或沉紧。
(3)支饮热证:咳嗽,气喘,胸满,不能平卧,甚则须倚物呼吸,痰量多而呈泡沫状,久咳可呈面目浮肿,舌红,苔黄腻,脉弦。
治法:清泻肺热,平喘下气。
组成:葶苈子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二十枚(10g),大枣十二枚。
按:仲景方中大枣无剂量,本书引用剂量源于《千金要方》、《外台秘要》。
用法:上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内葶苈,煮取一升,顿服。
4.泽漆汤(《伤寒杂病论》)
适应证:热饮伤肺胸满证:咳嗽,哮喘,胸满,胸闷,气短,气少,痰鸣有声,喘息不得卧,时有气息不足,心烦,或身躁,或大便干,或小便黄或赤,舌尖红,苔黄或腻,脉沉或沉滑。
治法:清热益肺,化饮宽胸。
组成:半夏半升(12g),紫参(一作紫菀)五两(15g),泽漆以东流水五升,煮取一斗五升,三斤(90g),生姜五两(15g),白前五两(15g),甘草、黄芩、人参、桂枝各三两(9g)。
方歌:
泽漆汤中夏紫参,生姜白前草人参,黄芩清热桂化饮,热饮哮喘更相宜。
【用法】
上九味,咀,内泽漆汁中,煮取五升,温服五合,至夜尽。
三、清肝法
【适应证】
肝热证(肝胆火热上炎证):胁痛,头痛,目赤,目肿,口苦,耳肿耳聋,牙痛龈肿,舌红苔黄,脉弦或数而有力。
【治法】
清肝调肝,泻热利湿。
【代表方剂】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组成】龙胆草酒炒(10g),栀子酒炒(12g),黄芩炒(9g),泽泻(10g),车前子(10g),木通(6g),生地黄酒炒(6g),当归酒炒(10g),柴胡(6g),生甘草(6g)。
方歌:
龙胆泻肝栀柴芩,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当归与甘草,清肝泻胆治法著。
【用法】
水煎服。
【配伍技巧】
肝热证的基本病理病证是邪热在肝而袭上;邪热扰肝而生湿。治疗肝热证,在用方配伍技巧上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证机选用清肝泻热药邪热侵袭于肝,既易郁滞经气经脉,又易随经上攻于头,则证见胁痛,头痛,目赤,口苦,治当清泻肝胆之热。因肝与胆相连,肝热易及胆,肝胆为患,疏泄水气不及,则易生湿,故在治疗时最好选用既有清热,又有燥湿作用的药,如龙胆泻肝汤中龙胆草,栀子,黄芩。
2.合理配伍利湿药肝体阴,邪热袭肝则易生内湿。再则,邪热侵袭肝胆,导致肝胆不得疏泄气机,水湿不得气化而内生,或上攻则证见口苦,耳肿等;或下注则证见阴痒,阴汗,阴肿,阳痿。因此,在清泻肝热时,一定要配伍利湿药,以使湿邪既能从内而消,又能从小便而去。如龙胆泻肝汤中车前子,泽泻,木通。
3.妥善配伍滋肝温肝药肝体阴而藏血,苦寒清热与利湿药虽能针对证机而治,但用之稍有不当,即有可能损伤阴血。因此,在清肝利胆时,尽可能配伍滋补肝阴肝血之品,从而达到清肝利胆而不伤肝体。又如用苦寒药,寒虽能清热,苦虽能燥湿,可往往有寒凉凝滞气机,寒凝又不利于湿热向外向下而去除,所以在选药时尽可能配伍温肝药,以期达到清肝而温且不寒凝。如龙胆泻肝汤中生地黄,当归。
4.适当配伍疏肝药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清肝热而不利于肝气条达,利肝湿而不利于肝气和畅,尤其是苦寒药最易戕伐肝气,复因用滋补肝体药又易于壅滞肝气。因此,在清肝胆之时,一定要考虑到肝主疏泄条达,治当顺应肝气,只有适当配伍疏肝药,才能提高治疗效果。如龙胆泻肝汤中柴胡。
5.随证加减用药若目赤明显者,加青葙子,木贼,以清肝明目;若大便干结者,加大黄,芒硝,以泻热通便;若小便少者,加茯苓,猪苓,以利水通便等。
【用药要点】
方中龙胆草能清肝胆在上之实火,泻在下之湿热。黄芩清热燥湿,与龙胆草相用,以增强清少阳胆热。
栀子清热燥湿,与龙胆草相用,以增强清厥阴肝热。车前子,木通,泽泻利湿清热,使热邪从下而去。柴胡疏达肝气,防止苦寒伤肝气,并使肝气条达和畅。生地黄清热,兼能养阴,以防清热燥湿与利湿伤肝阴。当归性温,作用有二:①与生地黄相用,以养血补血,滋养肝体,②有利于气机畅通,以防止寒凉太过而凝滞。甘草补益中气,调和药性。诸药相用,共奏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本方配伍特点是:清热与利湿并用,既可使火热从下而去,又可使湿邪从下而除;燥湿之中养阴血,以照顾肝体藏血;疏泄肝气而兼顾肝用条达。
【临床扩大应用】
肝胆湿热下注:阴肿,阴痒,阴汗,男子阳痿,女子带下色黄,小便黄赤,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或数而有力。
本方加减化裁还可以用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输尿管炎,急性膀胱炎,急性尿道炎;急性胃炎,病毒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肠炎;急性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急性中耳炎,外耳道疖肿,急性鼻炎;急性盆腔炎,急性附件炎,宫颈糜烂,急性阴道炎;睾丸炎,急性附睾炎,前列腺炎;带状疱疹,荨麻疹,湿疹,风疹,牛皮癣;以及高血压,神经性头痛,腹股沟淋巴结炎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
【类方】
1.当归龙荟丸(《丹溪心法》)
适应证:肝胆实火内结证:头晕,目眩,谵语发狂,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散结。
组成:当归一两(30g),龙胆草五钱(15g),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各一两(30g),芦荟、大黄各五钱(15g),木香一钱(3g),麝香五分(1.5g)。
方歌:
当归芦荟龙胆草,栀子芩连柏大黄,木香麝香合成方,善治实火内结证。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小儿如麻子大,生姜汤下,每服二十丸。
2.泻青丸(《小儿药证直诀》)
适应证:肝经郁热证:目赤肿痛,烦躁易怒,不能安卧,尿赤便结,舌红,苔黄,脉洪大。
治法:清肝泻火,疏散郁热。
组成:当归去芦头,切,焙、龙脑(即龙胆草)、川芎、山栀子仁、川大黄湿纸裹煨、羌活、防风去芦头,切,焙,各等份(各9g)。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鸡头大,每服半丸至一丸(10~15g),竹叶煎汤,同砂糖,温开水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