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虫证用方配伍
虫证主要是指肠道寄生虫,从现代临床来看,中医药治疗肠道寄生虫没有西药作用显著、可靠。可是,中医药在治疗蛔厥证(胆道蛔虫)方面则具有独到之处,这是西药无法替代的。虫证用方中的乌梅丸,除了是治疗蛔厥证的重要方之外,还能治疗其他诸多病证。因此,对乌梅丸配伍技巧与应用要有全面的认识,并加以研究方可得其要旨。
【适应证】蛔厥证(胆道蛔虫症):胁下剧烈疼痛而难忍,时如常人,痛则汗出,常因饮食而诱发,有便蛔或吐蛔史,或脘腹疼痛,舌及苔无变化,脉紧或弦。
【治法】安蛔、驱蛔、止痛。
【代表方剂】乌梅丸(《伤寒杂病论》)
【组成】乌梅三百枚(500g),黄连十六两(48g),细辛六两(18g),干姜十两(30g),当归四两(12g),黄柏六两(18g),桂枝去皮,六两(18g),人参六两(18g),附子炮,去皮,六两(18g),蜀椒出汗,四两(12g)。(编者注:若汤剂,只用原方量的1/10)
方歌:乌梅丸中细辛桂,人参附子椒姜随,黄连黄柏及当归,蛔厥肝热皆可为。
【用法】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发物、食臭等。
【配伍技巧】
蛔厥证的基本病理病证是蛔虫肆虐气机;阳气为邪所阻而不畅。治疗蛔厥证,在用方配伍技巧上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证机选用安蛔驱蛔药蛔厥证的病理特点是蛔上入其膈(蛔出钻入胆道),阻滞气机,壅塞脉络,经气不通,证见胁下剧烈疼痛而难忍,时如常人,痛则汗出,常因饮食而诱发。治当安蛔驱蛔,而不杀蛔。由于蛔得酸则静,故治疗蛔厥证,必须选用酸味药。如乌梅丸中乌梅,苦酒。
2.合理配伍苦寒药蛔得苦则下,有利于驱蛔,因此,治疗时,还必须配伍苦寒药,以增强驱蛔下蛔作用。如乌梅丸中黄连,黄柏。
3.妥善配伍辛味药蛔得辛则伏,伏则蛔不得入于膈(胆)而退怯,在选用酸与苦药时,更要配伍辛味药。如乌梅丸中桂枝,细辛,附子,干姜,蜀椒。
4.适当配伍甘味药甘药可诱蛔,蛔得甘而动,动则诱蛔而退膈(胆)。如乌梅丸中人参,当归。
5.随证加减用药若因蛔虫而致经常有腹痛者,加使君子,榧子,槟榔等,以驱杀蛔虫;若病者热重时,可酌减辛热药用量;若病者寒重时,可酌减苦寒药剂量;若气虚不著者,可酌减补益药剂量;若呕吐明显者,可酌加吴茱萸,竹茹等,以降逆止呕;若气滞腹痛者,可酌加木香,川楝子等,以行气止痛;若便秘者,可酌加大黄,槟榔等,以降泄通便等。
【用药要点】柯琴于《伤寒来苏集》说:“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方中重用乌梅,取其酸能安蛔,使蛔静而痛止。苦酒之酸,助乌梅制蛔安蛔,功效倍增。黄连、黄柏味苦,苦能下蛔。蜀椒、细辛、附子、干姜、桂枝之辛,辛能伏蛔。人参、当归之甘,蛔得甘则动,使蛔退出于膈。蜜甘缓而诱蛔以食药,并能调和诸药。方中诸药相合,酸苦甘辛具备,其酸辛相合,静伏相用,制蛔不得上入其膈;苦甘相合,下动相用,制蛔于下而驱于外。方中乌梅味酸,酸有泻肝之热,收肝之逆气。黄连、黄柏清泄邪热,与乌梅相用以增泻热。人参、当归益气补血,与乌梅相用以滋肝体。又肝为刚脏而恶抑郁,故佐附子、细辛、干姜、桂枝、蜀椒以通肝阳,并使邪热有泄路。方中酸借辛开,收正而不恋邪,苦借甘调,泄热而滋体。诸药相合,疗厥阴肝热至为允当。又本方寒热药物并用,故可治疗病属上热下寒证者。
本方配伍特点:重用味酸之药与寒热药并用,重在调整阴阳;补药与泻药同用,兼顾正邪,重在扶正泻邪,共奏其效。
【临床扩大应用】
1.厥阴肝热证口渴,欲饮水而不解,或胃脘灼热疼痛,或心胸炽热疼痛,饥而不欲食,食则吐或有蛔则吐蛔,急躁,易怒,口苦,性情不稳,舌红,苔黄,脉弦数。
2.上热下寒证腹泻,或慢性痢疾,或腹痛,或腹胀,腹部怕冷,或舌红,或苔黄,脉弦或数。
本方加减化裁还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肠胃炎,慢性结肠炎(五更泻),肠易激综合征,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痢疾,肝炎或肝硬化,胆石症;原发性高血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脉管炎;癫,精神分裂症,颅内压增高综合征;胆道蛔虫症或有休克或伴有肠梗阻,胆囊鞭毛虫症,肠道滴虫症;盆腔炎,房事会阴疼痛,阴道滴虫症;复发性口疮,慢性角膜炎,慢性咽炎;老年性前列腺炎,膀胱结石;以及嗜酸细胞增多性哮喘,顽固性湿疹,糖尿病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
【类方】
1.理中安蛔汤(《万病回春》)
适应证:蛔虫腹痛证。便溏尿清,腹痛肠鸣,四肢不温,舌苔薄白,脉虚缓。
治法:温中安蛔。
组成:人参七分(2g),白术一钱(3g),茯苓一钱(3g),川椒三分(1g),乌梅三分(1g),干姜炒黑,五分(1.5g)。
方歌:人参理中安蛔汤,苓术梅椒与干姜。
用法:水煎服。如合丸,用乌梅捣烂,蒸熟(去核),捣如泥,入前药末,再捣如泥。每服十丸(3g),米汤吞下。
2.连梅安蛔汤(《通俗伤寒论》)
适应证:虫积腹痛。不思饮食,食则吐蛔,甚则烦躁,厥逆,且有面赤,口燥,身热,舌红,脉数等证。
治法:清热安蛔。
组成:胡黄连一钱(3g),川椒炒,十粒(2g),白雷丸三钱(9g),乌梅肉二枚(4g),生川柏八分(2.4g),尖槟榔磨汁冲,或切片随药入灌煎,二枚(9g)。
用法:水煎,一剂煎三次,早晨空心时服两次,下午空心服一次。
3.化虫丸(《太平慧民和剂局方》)
适应证:虫积。发作时腹中疼痛,往来上下,其痛甚剧,呕吐清水,或吐蛔虫。
治法:驱杀肠中诸虫。
组成:胡粉(即铅粉)炒,五十两(1 500g),鹤虱去土,五十两(1 500g),槟榔五十两(1500g),苦楝根去浮皮,五十两(1 500g),白矾枯,十二两半(375g)。
用法:为末,以面糊为丸,如麻子大。一岁儿服五丸(3~6g),温浆水入生麻油1~2滴,调匀,下之;温米汤饮下亦得,不拘时服,其虫细小者,皆化为水,大者自下。
4.布袋丸(《补要袖珍小儿方论》)
适应证:小儿虫疳。体热面黄,肢细腹大,发热目暗,脉弱。
治法:驱蛔消疳,补养脾胃。
组成:夜明砂拣净,二两(60g),芜荑炒,二两(60g),使君子二两(60g),白茯苓去皮,半两(15g),白术无油者,去芦,半两(15g),人参去芦,半两(15g),甘草半两(15g),芦荟研细,半两(15g)。
用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如弹子大(9g),以生绢袋盛之,次用精猪肉二两(60g),同药一处煮,候肉熟烂,提取药于当风处悬挂,将所煮肉并汁,令小儿食之,所悬之药,第二日仍依前法煮食,只待药尽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