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养护
600000000008

第8章 常用中成药及方剂 (3)

第3章 常用中成药及方剂 (3)

【功效主治】 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方中草乌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止痛;附子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共为君药。麻黄、桂枝、细辛祛风散寒,温经通脉;党参、茯苓、白术补气健脾除湿;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养血活血,逐瘀止痛;共为臣药。地龙、蜈蚣、乌梢蛇、防风、威灵仙、海风藤、骨碎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宣痹止痛,疏利关节;草豆蔻、石菖蒲行气化湿;木香、香附理气疏肝止痛;桃仁、红花、乳香活血散瘀,通经活络;胆天南星、白附子祛风化痰止痉;黄芩、牛黄、大黄清热泻火;冰片开窍醒神;共为佐药。牛膝散瘀通络,并引血下行,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散寒除湿,益气养血祛瘀,舒筋活络止痛之功。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中风瘫痪,口眼斜,半身不遂,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脉拘挛,行步艰难。

【临床应用】 用于中风后遗症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 口服:1丸/次,2/d,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 孕妇忌用。

二妙丸

【药物组成】 苍术(炒)、黄柏(炒)。

【剂型规格】 黄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涩。每50粒重3g。

【功效主治】 燥湿清热。方中黄柏清热燥湿解毒,善祛下焦之湿热,为君药。苍术燥湿运脾,既祛已成之湿,又杜湿生之源,为臣药。二药相伍,清热燥湿,两擅其长,令湿热得除,诸症自解。用于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白带、阴囊湿痒。

【临床应用】 用于关节炎、盆腔炎、阴囊湿疹、急性及慢性湿疹、皮炎、脚气等属于湿热下注者。

【用法用量】 口服:6~9g/次,2/d。

【注意事项】 忌食生冷、辛辣、油腻等食物,以防助湿生热;忌食鱼虾海鲜、羊肉等食物,避免病情加重或复发。

杜仲颗粒

【药物组成】 杜仲、杜仲叶。

【剂型规格】 淡黄色的颗粒:气香,味甜、微苦。每袋5g;每瓶120g。

【功效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方中杜仲补肝肾,肝充则筋健,肾足则骨强,故有良好的强筋健骨作用,常用于肾虚腰背疼痛,足膝痿弱。药化、药理及临床研究表明,杜仲叶与杜仲皮的成分、药理及临床疗效一致,二药合用,可增加疗效。杜仲叶还含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有降压、利尿、镇痛以及提高肌肉抗疲劳能力,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二药同用,具有良好的强筋壮骨,补肾安胎等功用。用于肾虚腰痛,腰膝无力或妊妇胎动不安,先兆流产或高血压症。

【临床应用】 用于腰痛、腰膝无力,妊妇胎动不安、先兆流产及高血压病属肾虚证者。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5g/次,2/d。

【注意事项】 ①阴虚火旺、实邪壅滞者忌服;②本品含蔗糖,糖尿病者慎用。

独活桑寄生丸(合剂)

【药物组成】 独活、桑寄生、杜仲、细辛、防风、秦艽、肉桂、牛膝、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党参、茯苓、甘草。

【剂型规格】 蜜丸:每丸重9g;合剂:每瓶100ml。

【功效主治】 养血疏筋,祛风除湿。方中独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桑寄生、杜仲补养肝肾,强壮筋骨;共为君药。细辛、防风散寒除湿,止痹痛;秦艽除风湿而疏筋;肉桂温通经脉;牛膝补益肝肾,逐瘀通经;共为臣药。熟地黄养血益精;当归养血活血;白芍养血柔肝;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党参健脾益气;茯苓渗湿健脾;此六味补养气血,扶正助祛邪,共为佐药。甘草补中兼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肝肾,养血疏筋,祛风除湿之功。用于风寒湿痹,腰膝冷痛,屈伸不利。

【临床应用】 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性腰腿疼痛、腰肌劳损、慢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肩周炎等属肝肾气血不足之虚痹证者。

【用法用量】 口服:蜜丸,1g/次,3/d;合剂,15~20ml/次,用时摇匀,3/d。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健步强身丸

【药物组成】 龟甲(醋淬)、熟地黄、豹骨(油制)、牛膝、人参、黄芪(蜜炙)、白芍、当归、黄柏、知母、菟丝子、枸杞子、锁阳、补骨脂(盐炙)、杜仲炭、续断、独活、羌活、秦艽、木瓜、附子(制)、防风、白术、茯苓。

【剂型规格】 丸剂:大蜜丸,每丸重9g;水蜜丸,每100粒重10g。

【功效主治】 补肾健骨,宣痹止痛。方中龟甲、熟地黄滋补肝肾,益肾健骨;豹骨、牛膝强筋壮骨;共为君药。人参、黄芪补气益肺;白芍、当归补血养血滋阴;黄柏、知母滋阴降火;共为臣药。菟丝子、枸杞子、锁阳温阳益阴,补肾填精;补骨脂、杜仲炭、续断补肾强筋壮骨;独活、羌活、秦艽、木瓜祛风除湿,疏筋活络;附子散寒除湿通痹;防风祛风胜湿止痛;白术、茯苓健脾燥湿,渗湿利水;共为佐药。全方合用,共奏补肾健骨,宣痹止痛之功。用于肝肾不足、风湿阻络引起的筋骨痿软,腰腿酸痛,足膝无力,行步艰难。

【临床应用】 用于膝关节结核、关节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佝偻病、进行性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末梢神经炎等属肝肾精血不足证的患者。

【用法用量】 淡盐汤或温开水送服:水蜜丸,6g/次,2/d;大蜜丸,1丸/次,2/d。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伤湿止痛膏

【药物组成】 伤湿止痛流浸膏(含生草乌、生川乌、乳香、没药、生马钱子、丁香、肉桂、荆芥、防风、白芷、老鹳草、香加皮、积雪草、骨碎补、山柰、干姜)、薄荷脑、冰片、樟脑、芸香浸膏、颠茄流浸膏、水杨酸甲酯。

【剂型规格】 橡胶膏:每帖5cm×7cm。

【功效主治】 祛风湿,活血止痛。方中伤湿止痛流浸膏有活血止痛,祛风除湿,强筋健骨之效。其中川乌、草乌搜风胜湿,散寒止痛;没药、乳香活血祛瘀,消肿止痛;马钱子通络散结,消肿止痛;均为主药。丁香、肉桂、干姜温中散寒;荆芥、防风、白芷祛风散寒;山柰散寒祛风,消肿止痛;老鹳草活血疏筋通络;香加皮祛风湿,壮筋骨,强腰膝;积雪草清热利湿;骨碎补补肾助阳,止血续伤;合为辅佐。樟脑、薄荷脑、冰片清热行滞,消肿止痛;芸香浸膏祛风湿、止痹痛;颠茄流浸膏解痉止痛;水杨酸甲酯缓解疼痛。本方中西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疼痛、关节肿痛。

【临床应用】 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痛、软组织损伤、扭伤等症。

【用法用量】 外用:先将皮肤用温水洗净擦干,撕去膏面薄膜,贴于患处,1/d。

【注意事项】 ①对橡胶膏过敏,皮肤糜烂有渗液者及外伤合并化脓者,不宜贴用;②孕妇慎用。

伤湿祛痛膏

【药物组成】 生草乌、生川乌、苍术、干姜、八角茴香、麻黄、白芷、山柰、当归、樟脑、薄荷脑、冰片、水杨酸甲酯。

【剂型规格】 橡胶膏:每帖5cm×7cm。

【功效主治】 祛风散寒,祛湿止痛。方中川乌、草乌搜风胜湿,散寒止痛;苍术除湿散风;为主体用药。干姜、八角茴香温中散寒;麻黄、白芷温散寒邪;山柰散寒祛风,消肿止痛;当归活血养血。樟脑、薄荷脑、冰片清热行滞,消肿止痛;为辅佐用药。加用西药水杨酸甲酯外用以治疗肌肉痛、关节痛、神经痛等缓解疼痛。本方中西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用于头痛、风湿痛、神经痛、扭伤及肌肉酸痛。

【临床应用】 用于头痛、风湿痛、神经痛等属风寒湿痹者,以及扭伤、肌肉酸痛。

【用法用量】 外用:先将皮肤用温水洗净擦干,撕去膏面薄膜,贴于患处。

【注意事项】 ①对橡胶膏过敏,皮肤糜烂有渗液者及外伤出血化脓者,不宜贴用;②孕妇慎用。

活血止痛散(胶囊)

【药物组成】 土鳖虫、自然铜(煅)、三七、当归、乳香(制)、冰片。

【剂型规格】 散剂:每袋(或每瓶)1.5g,3.0g,4.5g;胶囊剂:每粒装0.37g。

【功效主治】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方中土鳖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自然铜化瘀止血,消肿止痛;共为君药。三七活血散瘀止痛;当归补血活血;共为臣药。乳香活血行气,消肿止痛;冰片清热活血止痛;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临床应用】 用于骨折、肿痛瘀伤(急性扭伤,软组织挫伤)、冠心病心绞痛、妇女痛经等证属瘀血痹阻者。

【用法用量】 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散剂,1.5g/次,2/d;胶囊剂,4粒/次,2/d。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舒筋活血片

【药物组成】 自然铜(煅)、红花、鸡血藤、络石藤、狗脊(制)、槲寄生、伸筋草、泽兰叶、香附(制)、香加皮。

【剂型规格】 片剂:每片含原生药0.69g。

【功效主治】 疏筋活络,活血散瘀。方中自然铜消瘀止痛,接骨续筋;红花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共为君药。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络;络石藤祛风疏筋通络;共为臣药。狗脊、槲寄生补肝肾,除风湿,强筋骨;伸筋草祛风散寒,疏筋活血;泽兰叶祛瘀消肿,通络止痛;香附行气活血,解郁定痛;北五加皮祛风湿,利筋骨;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疏筋活络,活血散瘀之功。用于筋骨疼痛,肢体拘挛,腰背酸痛,跌打损伤。

【临床应用】 用于筋骨疼痛、肢体拘挛、腰背酸痛、扭伤、跌打损伤属风湿瘀阻者等。

【用法用量】 口服:5片/次,3/d。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舒筋活血丸

【药物组成】 土鳖虫、红花、桃仁、牛膝、骨碎补、续断、熟地黄、白芷、栀子、赤芍、桂枝、三七、乳香、苏木、大黄、儿茶、马钱子、当归、冰片、自然铜(煅)。

【剂型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6g。

【功效主治】 疏筋通络,活血止痛。方中三七、当归活血化瘀,止血定痛;自然铜、土鳖虫消瘀止痛,接骨续筋;共为君药。熟地黄益肾填精;骨碎补、续断、牛膝补益肝肾,强壮筋骨,活血续伤;桃仁、红花、苏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共为臣药。桂枝温通经脉;白芷散风寒湿;大黄、栀子、赤芍清热利湿,活血散瘀;乳香、儿茶活血生肌定痛;马钱子通络消肿止痛;冰片开窍活血止痛;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散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用于跌打损伤,闪腰岔气,筋断骨折,瘀血作痛。

【临床应用】 用于筋断骨折、扭伤、跌打损伤等。

【用法用量】 黄酒或温开水送服:1丸/次,2/d,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 不可过量,孕妇忌服。

狗皮膏

【药物组成】 羌活、独活、威灵仙、青风藤、蛇床子、生草乌、生川乌、肉桂、高良姜、苏木、小茴香、丁香、麻黄、防风、白芷、苍术、木瓜、香加皮、大黄、当归、川芎、乳香、没药、赤芍、樟脑、松节、续断、冰片。

【剂型规格】 黑膏药、橡皮膏:每张净重12g,15g,24g,30g。

【功效主治】 祛风散寒,活血止痛。方中羌活、独活、威灵仙、青风藤、蛇床子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生川乌、生草乌、肉桂、高良姜温经散寒止痛;此二组温散通络止痛,为方中主体部分。小茴香、丁香行气通络止痛;麻黄、防风、白芷祛风散寒止痛;苍术、木瓜、香加皮祛风除湿疏筋;川芎、苏木、乳香、没药、赤芍、大黄、樟脑、松节行气活血散瘀止痛;当归、续断补养肝肾,强壮筋骨;冰片清热活血止痛,并助药物直达病所,为方中辅佐部分。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散寒,活血止痛之功。用于风寒湿邪、气滞血瘀引起的四肢麻木,腰腿疼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闪腰岔气,脘腹冷痛,行经腹痛,寒湿带下,积聚痞块。

【临床应用】 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扭伤、软组织损伤等属风寒湿邪阻络或血瘀寒凝气滞者。

【用法用量】 外用:黑膏药,1帖/次,微火烤软,贴敷患处,每5~7d换1次;橡皮膏,1/d,撕下塑料内衬,贴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