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痛风奇效良方
599900000014

第14章 缓解期内服方 (9)

第二章 缓解期内服方 (9)

祛风逐痛汤

【药物组成】车前子30~60g,独活10g,威灵仙30g,防己10g,赤小豆20g,木瓜15g,五加皮10g,桑寄生10g,茯苓20g,泽泻12g,木通10g,生甘草5g。

【随症加减】如属热痹型加滑石15g,黄柏10g;属寒痹型加细辛3g,桂枝10g;痰瘀痹阻型加天南星9g,白芥子5g,虚证型加何首乌15g,当归10g。

【治疗方法】水煎内服,每日1剂,分3次空腹服。

【功效主治】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0例。显效2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此1例后经多方诊治为假性痛风。

【经验心得】中医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是先天不足、正气亏虚、经脉失养或湿浊排泄减少,流滞经脉或脾失健运,痰浊凝滞关节或外感风寒、湿热之邪,邪留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关节、筋骨、肌肉疼痛,肿胀,红热,麻木,重着,屈伸不利,久病不愈则血脉瘀阻,津液凝聚,痰浊瘀血闭阻经络致关节肿大、畸形、僵硬、关节周围瘀斑、结节,以致内损脏腑,并发有关脏腑病证。本病的性质是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脾运失调为本,后及他脏;以风寒湿热、痰浊、瘀血闭阻经脉为标,祛风逐痛汤以车前子、威灵仙、五加皮为主组成,具有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止痛作用。据药理研究,车前子有明显利尿作用,同时增加尿酸排泄量,威灵仙有溶解尿酸盐结晶、解热镇痛作用;加之其他具有解热镇痛的防己、独活、桑寄生等祛风湿药,共奏抗炎、镇痛、溶解尿酸盐和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疗效较为满意。

【方剂出处】袁升平,等祛风逐痛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0例疗效观察遵义医学院学报,2001,24(2):182

三土汤

【药物组成】土茯苓30g,土牛膝15g,土贝母(山慈菇)10g,川萆薢30g,苍术15g,黄柏9g,威灵仙12g,生甘草6g。

【治疗方法】每日1剂,加水500ml,煎取150ml,分1~2次温服。治疗1~2周为1个疗程。有7例患者因疼痛剧烈,暂时性给予双氯芬酸25mg,每日2~3次,持续1~2d。9例因足踝红、肿、热甚,给予院内制剂四黄散外敷3~5d。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化瘀通络。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6例。治愈28例,显效6例,有效2例。除个别患者大便偏稀,大便次数增多(每日2~3次),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经验心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应从湿热阻痹(脏腑功能失常,湿浊内生)、瘀热阻滞等来辨证。正如《外台秘要》所言:“热毒气从脏腑中出,攻于手足,则焮热赤肿疼痛也……”这与现代医学以为的机体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及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四肢组织而发病的机制是一致的。中医治疗应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化瘀通络为主。三土汤方中土茯苓、土贝母、黄柏清热利湿解毒;土茯苓既能解毒,又能除湿通络,《本草纲目》谓土茯苓“祛风湿,利关节,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川萆薢、苍术利湿化浊;威灵仙祛风除湿止痛。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山慈菇、土牛膝等含有秋水仙碱,对急性痛风发作控制良好。土茯苓、萆薢、威灵仙、二妙散等加快尿酸溶解及排泄。本组大部分患者经用本方治疗1周后,红、肿、热、痛消失或明显减轻。说明三土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热痹)疗效确切。

【方剂出处】许树柴,等,三土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36例临床观察中医正骨,2002,14(10):51

三妙散加味1

【药物组成】苍术15g,牛膝30g,黄柏10g,生石膏30g,土茯苓30g,萆薢20g,七叶一枝花30g,山慈菇30g,地龙10g,威灵仙10g,丹参20g,防己10g。

【随症加减】关节灼热疼痛者加忍冬藤、连翘、虎杖;肿胀明显者加滑石、生薏苡仁;疼痛剧烈者加乳香、没药、三七。

【治疗方法】可同时服用秋水仙碱缓解症状(24h缓解疼痛后停用),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5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禁食高嘌呤食物、忌酒、多饮开水。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26例。治愈6例、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1例,治愈率23.1%,总有效率95.1%。血尿酸恢复正常者21例,治疗后血尿酸平均为382μmol/L。

【经验心得】祖国医学认为,不节饮食、沉湎醇酒、恣啖膏粱厚味,长此以往,脾胃升降失调、水谷不归正化,以致肾间受脾下流之湿气,日久为湿热浊毒,滞留血中,终则瘀结为患。反复发作,遂成瘀血凝滞、壅阻脉道。临床多关节红、肿、热痛,夜间加重,属热痹范畴,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治疗大法。方中苍术、黄柏清热燥湿;生石膏、七叶一枝花、山慈菇清热解毒、消瘀散结,药性研究证明,山慈菇含秋水仙碱成分,能有效地缓解痛风的发作;防己、萆薢、土茯苓利湿降浊、通利关节;丹参、地龙活血通络;牛膝引药下行;地龙搜剔窜透,使浊去凝开、气血通和;另威灵仙取其性走而不守,可通四肢十二经络,与清热药配伍,却无温热之弊。本方标本兼治,不但能缓解临床症状,还能降低部分患者的血尿酸,控制疾病复发。

【方剂出处】丁和义三妙散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6例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12(10):43

三妙散加味2

【药物组成】苍术10g,黄柏10g,川牛膝15g,土茯苓15g,秦皮10g,泽泻10g,大黄10g,车前子(包煎)15g,忍冬藤15g,秦艽10g,络石藤10g,威灵仙12g,伸筋草10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3次,共300ml混匀后分3次口服,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发病及服药期间禁食高嘌呤及滋补燥热食物,禁酒,少食肥甘腥荤之品。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54例。治愈37例,好转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2%。

【经验心得】本病中医辨证为湿热痹证,属本虚标实证,治疗应急则治其标,以清热利湿通络为法。本方中黄柏、苍术、土茯苓、忍冬藤、秦皮、秦艽清热除湿,通络止痛;川牛膝引药下行,使药达病所;再配以大黄、泽泻、车前子渗湿泄热,使二便通利,尿量增多,湿热之邪下行而出,从而能较快地解除红、肿、疼痛的症状。另外,络石藤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而抗痛风,威灵仙、车前子、秦皮、伸筋草均可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现代研究发现,多数清热利湿通利关节的中药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的作用。

【方剂出处】翟毓红清热利湿通络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4例疗效观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5):13

三妙丸加味

【药物组成】黄柏10g,虎杖10g,怀牛膝12g,泽泻12g,薏苡仁10g,苍术6g,知母10g,茯神10g,忍冬藤10g,川楝子10g,甘草5g。

【治疗方法】上药每日1剂,早、晚煎服,药渣加水煎煮后熏洗疼痛关节,10d为1个疗程,以血尿酸水平恢复正常并稳定1个月为停止治疗的依据,停药观察随访2年。

【功效主治】消肿止痛,通利关节。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0例。显效25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100%。

【经验心得】本病的热痹证型,其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湿热之邪,阻于经络,郁而化热;内伤膏粱厚味,湿热内蕴,内外相合,日久邪热炼液成痰,致气血不畅,经脉不利,不通则痛;发热烦渴,溲赤便艰,舌苔黄腻等皆为湿热之象;病程日久耗伤气血,血行无力则瘀滞,痰瘀互结于经络则关节肿大畸形,功能障碍。本病西医无特殊治疗,就镇痛而言,秋水仙碱虽为特效药,但不良反应较大,且与用量及疗程成正比,部分患者因无法耐受其胃肠道反应而不得不停药;其他抑制尿酸生成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虽有相当疗效,但减量及停药后常出现反复。故而针对本证型湿热痰瘀4大病机特征,笔者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立法施治,方中黄柏、虎杖清热解毒为君,苍术、薏苡仁、知母等清热利湿除烦为臣,牛膝、忍冬藤活血通络,茯神健脾安神,甘草缓解止痛共为佐使。配合药汁熏洗痛处,加强消肿止痛、通利关节之功。

【方剂出处】陆建中,等三妙丸加味治疗原发性痛风30例江苏中医,1998,19(11):31

上中下通用痛风汤

【药物组成】黄柏、苍术、天南星、桂枝、威灵仙、红花、羌活、防己、桃仁、川芎、龙胆草、白芷、神曲各10g。

【随症加减】关节红、肿、热、痛甚者加土茯苓、萆薢,痛风明显加昆布、海藻,发作期后用金匮肾气丸、人参健脾丸等进行调治,以巩固疗效。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主治】清热燥湿,消肿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0例。治愈:经治疗后,临床关节红、肿、热、痛消失,关节活动正常,血沉、尿酸,化验正常27例(占90%);好转:经治疗,关节肿痛显著减轻或消失,血尿酸、血沉化验接近正常,关节功能基本恢复3例(占10%)。

治验:患者,男性,52岁,主因4d前饮酒过量,外感风寒,半夜突然左足第1趾关节剧烈肿痛,关节活动受限,家人扶来门诊治疗。刻见神清,痛苦面容,身体肥胖,面色不荣,身热,口干且渴,左足面肿胀,左足第1趾关节红、肿、热痛,局部感染,关节活动受限,舌质红,苔黄腻,脉浮紧。诊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处方:黄柏6g,苍术5g,天南星6g,桂枝10g,威灵仙12g,桃仁10g,红花5g,羌、独活各6g,防己6g,龙胆草10g,神曲10g,土茯苓15g,萆薢10g。每日早、晚各煎服1次,佐秋水仙碱片0.5mg,每日早饭后服,每晚用吲哚美辛栓插入肛门止痛,控制急性期,服用3d后停服。进方7剂后,复诊关节红、肿、热、痛消失,关节活动正常,尿酸、血沉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为巩固疗效,发作期后加服金匮肾气丸或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温阳补肾、补益脾气,调治半个月。嘱忌饮酒,注意饮食调节,少吃含嘌呤过多的食物,多饮开水,避免风寒及过于疲劳,精神舒畅。随访3年未复发,正常上班工作。

【经验心得】本病发生的内因为肾虚精亏,则为寒、湿、热等所致,认为在急性发作期治其标的方法,选用古方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加减,佐秋水仙碱、吲哚美辛栓治疗,取得很好效果。方中黄柏清热,苍术燥湿,龙胆草泻火,合之除湿,清热为君;天南星祛痰散风,桃仁、红花、活血行瘀,川芎调气,合之能除痰和血为臣;羌活、白芷、桂枝、威灵仙,合之能祛周身骨节风邪为佐,神曲则消中焦脾胃积滞之气为使;观其基本方既可散风邪于上;又能泻湿热于下,还可活血,祛痰,消滞而调中。

【方剂出处】房满庭,等上中下通用痛风汤为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0例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3(5):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