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勾魂岁月
5872100000063

第63章 味道独特

第十七章

精彩看点:

·这一刻,那充满激情、充满快意的笑声,划破静谧的夜空,惊动了天上的星星,一个个都投下惊羡、祝福的目光!

·民工们还是觉得受到了莫大的污辱和虐待。这些混帐师傅都真是该死该绝了,别仗着有保安就可为所欲为……

·因为两几乎同时,胡彪等人乘机一拥而上,夺下铁铲,照着这个玩固不化的混蛋就是一阵拳打脚踢……

·接着,一些工人纷纷将碗盆一起砸了过去,一下子砸碎六七块玻璃。那碗盆里的水饺飞旋在空中,又落在师傅们的头上……

(1)味道独特

这些日子,何刚所在的厂里每天都是昼夜忙碌,白天是本地工人当班,而夜里的一班人马都是四处招来的农民工。主管的老板是一个中年男人,人称马老板。别看此人长得五大三粗,又没什么文化,但社会经验相当丰富,对待这些打工的总是很有一套。

何刚是刘超介绍来的,对于他来说,这里的活比起恒宝来要繁重得多,反正就是整夜整夜的跟钢筋和机器泡在一起。

已是夜餐的时间。当班卖饭的有两个师傅,一个中年人,一个稍年轻些,再加上一个烧水的司炉工相帮打打杂,这样,正好形成“三位一体”,相互配合倒也默契。

话说这位中午师傅长着两腮胡茬,虽说食堂里“油水”足,但在他的脸上找不出一点“富态相”,让人怎么看都像个瘦精猴。而这位年轻的师傅兴许肚里有点墨水,那卖饭的动作不紧不慢,爱理不理,似乎让他站在这里有点委屈了他,所以,他那斯文的小白脸上找不到一丝笑容,反正总是一副傲慢的腔调。再说这位司炉工,阔肩圆腰,瞟肥体壮,粗鲁的面颊长着两堆横肉,真乃一件武夫。看来他每天除了拉煤烧水外,其余的“功夫”都用在吃上了。其实,这些人大都是外地人,只不过他们进城早一点,比起工地上卖苦力的,那可自在多了。

何刚来到食堂时,刘超已经替他打好了面条在边吃边等。

在这里,何刚最谈得来的朋友只有刘超了。刘超除了上网还能露一手不错的庞式毛笔字,这一点,让何刚钦服不已。这些民工中,多数是四川来的,虽没上过几天学,但他们并不笨拙,琴棋书画都能表现一番。平时除了炫耀自己的绝活外,其它值得骄傲的那就是他们的善良,爽直和粗鲁。这其中最让何刚动气的就要数一个叫孙磊的人。

何刚毕竞是刚来的新手,马老板将他安排跟孙磊一起做钢筋切割,一个搬,一个操作,按理时间久了两人轮换,然而孙磊偏不执行。这样几天下来,何刚有点支持不住。面对这个斯文的新手,孙磊倒有些洋洋得意,新来的就得多吃点苦,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想当初老子不就是这么过来的!有时见何刚一声不吭,孙磊竟然一时兴起,不如刁难刁难,那25直径的罗纹钢每次只能握住一根,而孙磊硬逼他握两根。他没办法,既然来了就得拼一拼,不要让这些人瞧不起。好多次,他被巨大的惯性摔倒了,连手上的皮跌破了都不知道,鲜血渗过手套印在了钢筋上殷红殷红的……下班后,刘超让他退下手套,这时连他自己也惊呆了,那跌破的伤口还在淌着血,那满手血泡他不知道疼吗?他已经忘了疼啊!他习惯了痛!

孙磊其脾性的确与别人大不一样。据说儿时的孙磊家境贫寒,每日数米而炊,成人后只因身无分文,一直没对上象。这不,前几年随打工人流四处漂泊。不过这样也好,他也习惯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对于这样的人,何刚只得耐住性子,在人家圈子里混,就必须学会承受,这样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他竟要摸索规律提高效率!可每当伤口出血的时候,他就从口袋里拿出废纸撕着贴住伤口,一层、两层……血疑了就能止住不淌。有时,那贴不住又不好包的,他就抓一把灰尘掖在上面,再别就灌在手套里……只要能止血,一次、二次……而下班的时候那手套粘着退不下来,他只好连着伸进水里,那伤口浸水时的疼痛使他硬逼着不要喊出来。等泡了一会儿退去手套,接着用洗衣粉一洗,这时的疼痛就跟刀割一样,他忍不住要嚎叫一声,不过仅此一声,他就死憋住不在叫喊,常常憋得额头上直冒冷汗。

孙磊原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没想到这个新来的何刚有如此的毅力!孙磊有些发抖,更多的是深深的感化!这样,何刚一进来就用自己震憾人心的举动征服了别人,争得一席之地。接下来,又凭着自己暗中摸索的操作规律,总结出一套可行的切割办法,再加上自己良好的口才,很快推广给其他人采用,效率有了大大的提高。关系也有了前所未有的缓和。

这会儿是夜餐的时候,工人都已到齐,食堂里呼拉呼拉的重复着一种“旋律”。因为夜餐比较单调,几乎每夜都是面条清汤寡水,有时干脆就是白天的剩面加点青菜煮一煮,这种经过师傅们的“特别制作”,上海人有个美丽的叫法——“烂糊面”。仿佛这“烂糊面”就跟上海的泡饭一样十分有名,所以这项“技术”千万不能失传,更要“发扬光大”。有时遇上师傅们“高兴”了,保准还能吃上一顿“味道独特”的水饺。不过,何刚从不喜欢,原因就在于这水饺的独特。

据说,这水饺的肉馅是猪肺做的。早在很久以前,这猪肺在农村特别的吃香,几乎是所有产妇们坐月子时的“滋补圣品”,吃了它似有回天之力。的确,那时产妇的恢复完全依赖于它。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这种盛极一时的“补品”失去了市场,然而这货源却源源不断,远远流长……而今,独具慧眼的师傅们再度看到了这块肥头,看到了新市场,极力致力于这个“老字号”的东山在起,好好的为这些民工们滋补滋补。

其实这猪肺在冬天或许还行,进行必要的绞一绞再加一些葱花,即可充当肉馅。那路边的小摊不都这么样弄的!你看,每当夜幕降临便像老鼠一样,全体出洞,抢占有利地形,生意不要太好!可是到了炎炎夏日那就遭糕了。菜场里多的是,几毛钱一只或者不要钱都没人要,买回去喂狗,谁知这畜牲吃腻了,最多用鼻子闻一闻连看也不看它一眼。不过,狗主人才不理会这些呢,狗饿极了最终还得慢慢咽下,最多呕几下谁叫是畜牲呢!当然,师付们有时还讲点“良心”!在采购货源时再从卖肉的那里买点碎肉、肉头子什么的,总之是没人要的“拉圾肉”。有时卖肉的特别惊讶,因为那只有养狼狗的人家或单位才来买的,这食堂里也来赶热闹……唉!

食堂的师付们有了这些“无价之宝”,再用绞肉机绞在一起,加点淀粉即可成了水饺馅心,做包子也可以。真是一举多得,量这些民工们吃到嘴里也无从考证。反正经过大师付的特殊处理,真正成了“大师的杰作”。且看市场潜力广阔,是地地道道的“一本万利”。发展下去说不定吉尼斯之最还要给“颁奖”哩!

何刚虽说是新来的,但在这群生龙活虎的小伙子们中间,他的言谈举止很特别,说起话来很有号召力,再加上他的活干得很出色,深得到马老板的赏识。

请看下一节《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