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的攻城战,单于的大军,也是得以整顿完毕,似乎准备最后一战。
马邑城墙已经残破的无法修补了,只是为了挡住匈奴人数番小规模的攻城,刘信已经付出了几千人伤亡的惨痛代价,而自己面对的,却是越来越多的匈奴人马,虽然马邑百姓也为了自己的生存勇敢的爬上了城墙,不习战阵的他们,选择了和刚刚爬上城墙的匈奴兵抱在一起跳下城墙,这骇人的一幕一遍遍的重演着,冒顿似乎也被马邑平民的行为而震撼住了,暂时停止了攻击。
然而,刘信派来的使者,却是无情的打碎了刘信的最后一丝幻想。
刘信此时身在杜原所部北门,身旁只有杜原一人,那个使者的口谕,便也只有他们两人知道了。
打发了使者,杜原终究是忍不住了,冒火的双眼,似乎要把那远去的身影蒸熟了一般。
“妈的,老子拼死拼活,他刘邦居然如此对待我们。”
如果在平时,光是这一句话,杜原的三族,便是完了,可这都什么时候了,刘信自然也是懒得去管了。
也许,再过半个时辰,这马邑的所有生灵,便会一个不留的被杀尽,匈奴人的残暴,自己平时也是见识过的,看来,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
无条件投降!
只有这样,这马邑的数万生灵,才能得以保存性命,否则城破之日,后果是可想而知,
………
刘邦还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和英布联手之时,北方传来的信息,以及韩信的回信,使得刘邦顷刻间便是作了北上的决定。
匈奴已经南下晋阳,刘信投降了匈奴,晋阳危在旦夕,而韩信的回信,直接打碎了自己速战速决的幻想,无疑,如果再耗在这安县,民心便是尽失了。
公元201年冬季,刘邦、韩信、彭越、英布四方罢兵,刘邦以燕王卢绾反叛的理由为楚王、梁王、淮南王洗清了叛逆的罪名,燕王卢绾被英布偷袭,为乱军所杀,英布尽得燕地。第二年秋季,韩信、彭越、英布三人从刘邦控制下的地盘各自征得五万大军,合自己领地五万大军,三路共计三十万大军北上抗击匈奴,韩信为征北大元帅,三路大军直奔晋阳。
近乎一年的时间,韩信才堪堪组织了五千骑兵,战马难求,这倒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了。未经训练的马匹是根本上不了战场的,而这半年多的时间,韩信倒是有了些许收获。
首先便是马镫了,中原之地不比匈奴,匈奴骑兵也许还可以不用马镫,但是自己这边不行,没有了马镫,自己这边只怕作不了骑兵的集团冲锋,那样的话,骑兵只能是摆设了。
说到马镫,倒是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了,那就是甑玉的大哥甑军了。周勃也可以算是甑家的恩人了,虽然他是亲自监斩了甑家三族,但任谁也没注意到,那个被斩的甑家大公子,竟是个冒牌货。这甑军不喜战阵,不喜识文断字,唯独对这手工技艺情有独钟,自己的未来妹夫求上门来了,他当然是全力相助。虽然不习惯军营的生活,但当韩信提出了马镫这个东西,并且详细地介绍了这个新生事物的用途之后,甑军便是一门心思研究起了马镫,一个月后便照着韩信画得图本愣是将这马镫造了出来。虽然这马镫还是有些不尽人意,可总比没有强吧!反正大把时间可以改进。
其二,便是那弩了【弩也被称作“窝弓”、“十字弓”。古代用来射箭的一种兵器。它是一种装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虽然弩的装填时间比弓长很多,但是它比弓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命中率更高,对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较低,是古代一种大威力的远距离杀伤武器】。单单凭借弓箭手,根本没法和彪悍的匈奴骑兵进行野外对抗。和刘邦打的时候,韩信倒是没有注意到这点,也没有去找人搞这弩机弩箭,现在对手不再是步兵了,而是凶悍的匈奴骑兵,要装备一直刚刚组建从手下十万人中挑选出来的骁勇五千,无疑这弩便是最好的装备了。
直到临战前二十余日,甑军才算是初步按照图纸和韩信对弩的理解设计出了这个新玩意,也真的是简单易上手,仅仅用了十余日,这五千装备了马镫和弩机弩箭的骑兵,便已是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视的战力。
这支骑兵的名字,叫做御风骑,他们的弩机,名作风弩。
御风骑经过层层挑选,终于选出了一员彪悍异常的猛将,张虎和石林,甚至加上韩猛,才堪堪与他打成了平手。韩信犹豫了半响,才把他安排在了御风骑副将的位置上,毕竟论到行军打仗,这韩猛论资历、论能力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材,他能镇住底下一批将领。
韩信从没想过以步兵抵抗骑兵,中原大地自秦王朝乃至更早一直便受着游牧民族的威胁,游牧民族强大的骑兵一直令中原王朝十分头疼。除了汉武帝时期采用了以骑制骑的战略以外,各时代似乎都是依托防御来抵御骑兵。秦朝的蒙恬;赵国的李牧;刘裕的却月阵;南宋的吴阶,吴麟;明末的袁崇焕。多是以长枪为阵,抵御骑兵冲锋,以强弓硬弩居后射杀骑兵;或是以坚城为依托,利用防御性武器消耗对方。以步对骑中,似乎只有岳飞一人是采用步兵进攻还把金打到找不到北,试问岳飞如何抵御骑兵的集团冲锋,如何防止骑兵利用机动优势攻击侧翼,如何利用步兵进行纵深穿插,分割包围对方以完成歼灭,又如何克服对方战略机动的优势,保证大军的后勤供给?这种近乎癫狂的想法自然是没法应用的。
“将军,前方发现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