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梦回开元
5865400000060

第60章 薄礼

那盒子看着挺大,拎在手里却轻飘飘的。柳冬打开一看,盒子竟然分两层,上面一层是一封信笺,封皮上写着:柳大人亲启。

柳冬的胃口被吊起来了,他拆开一看,里面是一篇骈四骊六的文言文。幸好柳冬这几个月的诗书没白读,看了半响,终于明白了信中的意思,大意是――当然只能是大意,因为那么华丽的文字作者写不出来――

尊敬的市令大人:欣闻大人新任深州市令,深州商界欣喜雀跃。素闻大人为刺史大人高足,诗书娴熟,若参加科举应试,进士及第,指日可待。不想大人为了深州万千商民的生计,竟置直达天听的终南捷径于不顾,委身深州市令署。大人一腔拳拳爱民之心,深州百姓既感且佩。大人尝辅佐刺史大人夺治蝗胜利,此乃深州史上前所未有之伟业也。白发垂髫,与有荣焉。深州市厘之局,庞杂已久,非大人无以成就大治局面。深州商民,翘首以待,恰似久旱之盼甘霖。得大人为州市令,深州商户从此高枕无忧也。在此,鄙人谨代表深州城内千余户工商业从业者,向大人的到任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并奉上薄礼一份聊表寸心。我们深信,在大人的英明领导下,深州工商业前程不可限量。

这人真的很不错呀。字里行间,措辞非常客气得体,虽然大多数柳冬都看不懂。不过此人说话太实诚了,原来我柳冬身上还有那么多闪光点呀。可惜时运不济,到现在还没有伯乐看得上。没想到此人却将之分析得如此透彻,简直就是我柳冬平生第一知己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除了他还有何人。柳冬那张平时并不怎么英俊的脸上此刻笑成了一朵大大的芙蓉花,看上去姹紫嫣红的,想来比那潘安宋玉之流也差不了多少。

柳冬急匆匆地往下看过去,想尽快了解这个如此深明大义、善解人意的人是何许人也。他跳过那一行行比天书简单不了多少的文言文,见落款处就写了六个字:昌隆粮行杨石。

昌隆粮行?好像有点耳熟的样子,不过柳冬一时半会却想不起。杨石是哪一位,柳冬就一点印象也没有了。不过,看他口口声声说代表深州一千多户手工业商业从业者,貌似很牛的样子,莫非这是一个大人物?

柳冬心下疑惑,却找不出答案,只得放在一边,顺手拉开下层箱奁的提把,倒要看看这位知情识趣的人送的薄礼是什么样子。

柳冬拉开箱子,顿时被这份薄礼晃得眼睛都睁不开了。这是一匹绢帛。这份礼物确实很“薄”,拎在手里轻飘飘的,感觉跟没拎没什么两样。柳冬将之拿到油灯下晃了晃,竟然可以隐隐约约照出油灯火苗的大致模样。

柳冬前世在历史知识方面没什么见识,于这丝绸绢帛之类的东西的质地和价格没什么了解。可是这些天来在深州城里的市场上也不知道逛了多少遍了,再加之在市令署也跟账簿打了几天交道,柳冬对此时的绢帛价格还是有所了解的,也结合了自己所学的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做过分析。

这个年代,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支付媒介实行的是所谓的钱帛并行的政策。钱就是铜钱,帛是绢、丝、绸、帛等等纺织品的总称。这两种东西都可以用来支付购买商品,也就是说,可以拿来当钱花。钱的价值规定得比较死,一枚铜钱就是一文,而且同样的开元通宝,其质地、形状、大小、重量,以及铜于别的金属的含量比例都大致相同。

可是,帛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因为帛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不同的东西价格大相径庭。虽然官府也曾经有过一刀切的规定,也就是一匹帛八百文。可是,民间很快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价格体系。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不同种类的绢帛,其成本和使用价值相差太远了。官府八百文的统一价格刚一公布,那些使用价值高的绢帛马上成了抢手货,人人都想多买一点,好囤积居奇。可是持有这些绢帛的人却是不大情愿卖的,他们还要待价而沽呢。与此同时,那些使用价值比较低的绢帛则成了后娘养的孩子,无人问津。而这些绢帛的持有者却拼命想要抛售。一方面,他们担心这些绢帛继续贬值,另一方面,他们还要腾出钱来购买那些价值高的绢帛呢。

在这样非常不成比例的供求关系下,本来各物齐一的绢帛价格体系立马崩溃,在造成了各种绢帛价格出现差别的同时,也造成了各个地方和同一地方不同店铺的绢帛价格的不同。这自然会造成交易行为的混乱。虽然官府也适时地调整了各种布帛的价格,不再是一刀切的做法,可是官方僵化的价格体系又怎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供求关系。由此看来,大唐钱帛并行的货币政策简直糟透了。难怪柳冬一路上看到商家与顾客纠纷的事件不断上演呢。

如果仅仅是不同绢帛之间价格不一样,那倒也罢了。比这个更为严重的是,同一质地的绢帛,其价格也往往会有不同。这就涉及到绢帛的厚薄问题了。这个年代又没有什么国家标准之类的质量管理规定,厚也罢,薄也罢,大家都认为是一匹绢。这样的话,手持薄绢的顾客自然就不受商家欢迎,甚至因为商家拒绝接受顾客的薄绢而发生纠纷的事情也屡屡发生。

----------------------

今日第一更。

今天过小年,无烟在此给大家拜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