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梦回开元
5865400000168

第168章 高僧来访

晚饭后,柳冬与陈守义相对而坐,脸色俱各凝重。

“此事愈发复杂了。”柳冬沉着脸说道。

“是啊。”陈守义点头赞同,“原本我们可以跟佛门敲敲边鼓,让他们放弃大部分田地,好保个全身而退,如今看来是不大可能了。”

柳冬摇了摇头。

其实此案的结局原本是很明朗的。从朝廷未来的政策走向来判断,寺院一方是必输无疑了。

若是他们此时退缩还好一点,若是他们死顶着不肯让步,纵然能取得一时的便宜,可是若跟道家的梁子结得深了,将来道家势力大涨之时,势必反攻倒算,到时候,便是大罗金仙,也救不得他们了。

所以,此刻一时的得失其实只是蝇头小利。佛门若是真有全局的眼光,适当放弃自己的利益,跟道家保留三分香火情,才是明智之举。

道家兴盛,佛门势力衰退,这是大势之所趋,不以个人的意愿为转移。别说如今的安平县令朱迎韶居心叵测,就算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也无法逆转大局。

可惜,那位肥头大耳的空云寺方丈智清大师,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有远见的人。再加之又受了城内百姓舆论的怂恿,便是铁了心要争取利益了。

“朱县令这一招真是狠啊。”陈守义叹息了一声。

不声不响,光是利用民意就将柳冬推到了一个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这位朱迎韶不愧是当今宰相的门生。跟他的政治手腕相比,柳冬所做的一切就显得有些幼稚了。

其实若说操控民意,柳冬原本也算是一把好手。当初在深州与昌隆粮行进行商战之时,柳冬便不时操控舆论,时而借民意向昌隆粮行施压,时而借此向昌隆粮行传达错误的信息。对这方面一无所知的昌隆粮行,在柳冬的舆论攻势下,显得相当被动。

没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柳冬甫一踏入安平县城,就吃了朱迎韶一个闷亏,真是强中更有强中手。

柳冬自踏入官场以来,所遇明争暗斗之事不算少,可是以前遇到的那些敌人所施的手段,终究有迹可循。哪像这位朱县令,明明是咄咄逼人,底下的手段却似香象渡河,羚羊挂角,让人无从应对呀。

所幸柳冬已经经历了官场的风风雨雨,对一些反常之举分外敏感,又有陈守义这样的幕僚相助。更重要的是,柳冬毕竟来自后世,对这个年代的大致走向还是看得比较清楚的。要不然,怎么败下阵都不知道。

可是即便如此,对朱迎韶绵绵不绝的攻势,柳冬也顶多做到见招拆招,要说加以反击,那就无能为力了。

两人正在商讨对策,忽然传来一阵浓郁的茶香味,想必是秋娘又在泡茶了。

果然,过了一会儿,秋娘拎着一个茶罐走了进来。

自从柳冬提议泡茶之后,秋娘、陈守义、王铁明都喜欢上了这种饮茶的方式。

跟以前将茶叶和着水去煮的传统饮茶方式相比,这种泡茶的优点在于,茶叶没有煮烂,因此不会有一种煮干菜的腐烂味。另外,茶叶泡在开水中,清香伴随着饮茶的过程中不断散发出来,回味无穷。

柳冬与陈守义端盏喝了许久,觉得神清气爽,心头的郁结也解开了一些。

哒哒哒!

此时,院门处传来敲门的声音。

“进来。”柳冬家住在官舍中一个偏僻的角落,一面院墙就是官舍的围墙。自家院子的门却是朝着官舍内进。别人要到他家来访,须得经过官舍大院的门。因此,若不是熟人,就只有官舍的住户或者是衙役可以靠近。

门“吱呀”一声打开了。

一名衙役走了进来,躬身给柳冬行礼。

“大人,门外有一名僧人求见。”那衙役恭敬地说道。

“僧人?”柳冬心里泛起了嘀咕,莫不是为寺院一方说情的?

柳冬主持审理潘世山佛道两家争地一案以来。安平各地的士绅上门拜访的不少。他们都是受人所托,为涉案一方求情来的。后来,柳冬不胜其烦,干脆闭门谢客了。

那些士绅还好,毕竟身份不敏感。可是现在来访的是为僧人,这就有些微妙了。

若是被有心人看到了,往外传一个勾结僧人谋夺道家产业的闲话,那可有些受不了。

柳冬有心拒绝,却不知为何鬼使神差地问了句:“他有没有说是为何而来?”

“回大人,那位僧人说,他是在墙外闻见墙内的茶香,想来分享清香一缕。”

哦?柳冬原本还以为那位僧人是为寺院说情而来。如今看来。。。。。。恩,如今看来也未必不是。

不过,这位僧人隔着一堵墙还能闻得出茶香的妙处来,看来是位雅僧。

柳冬到了这个年代后,对这个时代的饮茶方式颇不习惯。是以他教秋娘泡茶之法,并得到了陈守义等人的相应。

可是,饮茶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习俗。而文化的惯性何其大,柳冬所倡议的泡茶之法,在家里摆弄摆弄倒也罢了,可没法登上大雅之堂的。

现在见有人能领会到其中的妙意,就如同琴手弹了一支妙曲,终于有人懂得赏析一样,怎不让人泛起知音之感?

柳冬喜出望外,也不顾这位僧人是否有当说客的嫌疑了,口里对那位衙役吩咐道:“快快有请。”

衙役答应了一声,走了出去。

不一会儿,一名白须白发,僧袍飘飘的僧人步履轻快地走了进来。

“贫僧智积,见过柳大人。”那名僧人合什为礼,神态是那样的从容自如。

--------

新书那边承蒙各位支持,西门欣喜莫名,多谢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