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嘉莉妹妹
585800000002

第2章 (1)

第一章电磁在发出吸引的作用:在大自然力量中飘飘荡荡的人 (1)

嘉洛琳·米蓓搭上了下午去芝加哥的火车,当时她的全部行装只是一只小皮箱,一只廉价的仿鳄鱼皮包,一小纸盒点心,一只弹簧开关的黄色皮夹子,里面装着车票,一张写着她姊姊在凡布仑街住址的纸片,还有四块钱。那是1889年8月,她18岁,聪明,腼腆,充满着年轻人无知的幻想。虽说有些惜别之情,倒也不是舍不得。和妈妈吻别时,她涌出一阵热泪;火车驶过爸爸白天干活的面粉厂,她喉头一阵哽咽;朝夕相处的村里一片绿色的田野向后逝去,她发出了一声叹息;把她和少女时代以及家轻轻系住的柔丝就此永远断了。

当然,下一站总是有的,总会有人下,有人上。那座大城市就在前面,来来去去的这些车子,把它和各地紧密地联结了起来。哥伦比亚城并不很远嘛。就说芝加哥吧,她也来过一次。才只几个钟点,才只几百里路,又算得了什么?她看了一下写着她姊姊住址的小纸片,就出神起来。她凝视着匆匆在眼前掠过的绿色田野,一阵遐想后,又漫无边际地琢磨着芝加哥该是怎样一个城市。

一个18岁的姑娘离开家庭,往往有两种可能的遭遇,二者必居其一。或者遇到引人向善的人而好了起来,或者很快为世上通行的道德准则所同化而堕落下去。在这种环境下,停留在中间状态是不可能的。大都市到处是奸诈,最细小处都有迎合人情的诱惑。也有些巨大的力量,以世人最文雅而动人的方式来引诱你。万点灯火的闪烁,往往和挑逗的眼波一样具有魅力。天真无邪的心灵,往往由纯乎超人间的力量所破坏。现实中一声喧闹,生活中一阵咆哮,蜂窝般一簇簇的人群,以其朦胧的语言,叩动那受惊的心弦,耳边听不到谨慎的劝导,有多少迷误不会灌进那不知警惕的耳朵里去!由于不知其真相,这些华美的外貌,就像音乐一般,足以叫头脑简单的人,感受力松驰起来,迟钝起来,然后使之误入歧路。

嘉洛琳,或者像全家对她的爱称嘉莉妹妹,她这颗心,观察与分析的能力还不够成熟。对她来说,利己心是主要的,但还不十分强烈。不过,这倒是她主要的性格特征所在。洋溢着青春的幻想,表现出了发育期还未焕发的性格特征所在。洋溢青春的幻想,表现出了发育期还未焕发出的美,一副身段大有希望在将来长得十分姣好,一双眼睛透露着生就的聪明:她是美国中产阶级的一个典型少女——离最初的移民已隔了两代了。书本不是她爱好的东西——学问,对她来说,是一部天书。拿打扮举止上的美来说,她还嫌不成熟。她还不会恰到好处地把头往上一抬。她一双手还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一双脚,尽管还姣小,终嫌平板。可是她已经对自己的魅力很有兴趣,很快就懂得了人生的各种乐趣,也渴望着物质的享受。她是个装备得还未齐全的骑士,准备到那个神秘的城市里去探险,做着朦朦胧胧的一步登天的迷梦,好叫这个城市臣服于她——作为五体投地的膜拜者,拜倒在一个妇女的舞鞋之下。

一个声音在她耳朵边说:“这里就是威斯康星州一处最美丽的旅游胜地。”

“是么?”她有点儿慌乱地回答。

火车正在开出华克厦。她早已觉得背后有个男人。她感觉到他在端详她的头发,这人一直坐立不安。直觉告诉她这人对她产生了某种兴趣。少女的矜持,以及有关这种情况的习俗的观念,叫她提防这种接近方式,不过此人由于经验丰富、往往得手而产生的那种泼辣劲儿和那种魅力,终于奏了效。她回答了他的话。

他朝前一靠,把胳膊搭在她的椅背上,她叫自己讲得娓娓动听。“是的,那是芝加哥人了不起的旅游胜地。旅馆好气派。您对这一带不很熟悉,是吧?”

“哦,是的,我不熟悉。”嘉莉回答说,“我住在哥伦丝亚城,那里我从没有去过。”

“这样说来,这是您第一次去芝加哥。”他说。

她转过身来,把他周身打量了一下,自我保护的本能和撒撒娇的意向,在她脑子里乱哄哄地在一起打转。

“我不是这个意思。”她说。

“哦,”他回答说,一副很讨人喜欢的样子,还装作说错了的神气,“我还以为您是那个意思呢。”

这是一个替厂家到各地兜揽生意的推销员的典型——当时最初诨名叫做“鼓手”的这类人。他其实符合一个更新的名词,是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为美国人所通用的名词,确切说来,指其装束或者神态足以讨得多情善感的娘儿们欢心的——“小白脸”。他穿的衣服是栗色方格花呢做的,在当时是刚流行的,不过不久便成了一般日常的西服了。背心领口开得很低,露出白底粉红条子的笔挺的衬衫胸部。上装袖口,露出一双花式相同的花袖口,扣着大的扁形的金钮扣,上面嵌着叫做“猫儿眼”的黄玛瑙。手上带着几只戒指——一只是永不走样的图章戒指。背心上挂着一根精致的金质表链,链上系着埃尔克斯公会(埃尔克斯公会,帮会名,创建于1868年,主要是商人的组织,其中以共济会为最著名,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有其组织,会员有徽章,彼此互称兄弟,互相支持,入会和升级都有一套带有宗教色彩的秘密仪式。——译者)秘密徽章。全身衣服做得紧窄,配上厚底漆皮鞋,擦得锃亮,还配上灰色呢帽。拿表现的见识程度来说,倒也引人注意。不论他有什么可取之处,在嘉莉第一眼中,显然并没有对这些视而不见。

为了免得这类人从此一去而不复返,让我把他最成功的神态举止中最动人的特点在这里一一记下来。漂亮的衣服,这当然是首要的特点。没有了这个,他就什么也说不上了。其次是壮实的体格,激发着对女性的热切的欲念。这一颗心,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人世间的种种问题和种种社会力量,驱使着它的,倒不是贪心,而是对种种享乐永无止境的追求。至于方法,那往往很简单。其主要因素便是无所顾忌。这当然是出于对异性的强烈欲念与爱慕之情。一旦遇见一位年轻姑娘,他就会以和颜悦色的神气去接近她,还带点儿求情的味道,其结果,往往得到容忍。

如果她表露了一点儿撒娇的模样,他就更进一步;如果她接受他的殷勤,那就以小名相称了。如果她到一家百货商店去,他就会在柜台边上闲逛,好像是熟悉似的,还会问一些企图建立关系的话。在高一等的场合,在车上,或者在候车室,他就会把脚步放慢下来。一旦容易上手的对象出现,他就全神贯注起来——说些客套话,在前边带路登上特等车厢,帮她提手提包,或者如果这个不成,便挑一个她旁边的座位,希望能够献献殷勤,一直到她的目的地。拿枕垫,拿书,拿搁脚凳,把窗帘拉下来;如此等等,都是他可做的事。如果她到了站,而他没有下车照料她的行李,那是因为,按照他自己的估计,他已经彻底失败了。

“让我想想看,”他说下去,“我认识不少您镇上的人。衣庄店老板摩根洛斯,还有绸缎店老板吉勃逊。”

“哦,是么?”她插话说。这勾起了他们店里橱窗样品怎样激起过她种种渴望的一些回忆。

他终于找到了她兴趣所在的那根线索,并且巧妙地顺着这个线索谈下去。几分钟以后,他就坐到了她座位的旁边。他讲起了他推销服装的事,以及他的旅行,还有芝加哥和那里好玩的去处。

“如果您到那里去,肯定您会觉得好玩。您有亲戚么?”

“我去探望我姐姐。”她解释说。

“您该去看看林肯公司,”他说,“还有密歇根大道,那里正大兴土木。这是第二个纽约——好大。有的是玩儿的地方——戏院啊,拥挤的人群啊,漂亮的建筑啊——哦,您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