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进章起身去了南京,众多官员都被罢职,朝廷一时也风平浪静,似乎这一场礼仪之争已经以杨廷和为首的大臣胜利而告终。但隐藏在平静之下的却是一场更大的风暴,嘉靖绝不甘心就此服输。
这一日,严嵩接到旨意,皇帝要召见众大臣,他匆匆赶到宫中时,杨廷和等人已经候在那里了,而嘉靖却还不见踪影,他悄悄的站在众人后面,因为上次的事情,他几乎成为众矢之的,所以此刻唯有低调做人才能保得平安。
“皇上怎么还不出来?”杨廷和有些不耐烦了。
“是啊,皇上简直在开玩笑,叫我们在这里等,他却不见人影,他以为国家大事是小孩子玩玩的吗?还不是得由我们这些老臣来处理啊!”
严嵩一看,说话傲慢无礼的是九卿之首王琼,此人是四朝元老,在此之前做过户部、兵部、吏部尚书,一品大员。在嘉靖登基之前,他就一力反对,还曾戏言,嘉靖做了皇帝,跟女人秉政并无区别,因为,大事还是张太后在主持。因此,如此猖狂,也就丝毫不奇怪了。
“这位公公,你快去看看皇上究竟什么时候出来,在不出来的话,我等就要走了,还有那么多事情等着我们处理呢!哪有工夫在此耗着啊!”杨廷和气呼呼的对嘉靖跟前的小太监说道。
“杨大人,皇上一早吩咐过了,不准奴婢进去打扰他,他到时候自会出来的。”小太监冷冷的回答,看来他已经得到嘉靖的授意了。
“大胆!你这个奴才敢这样和大臣说话吗?”王琼怒发冲冠,他迈着踉踉跄跄的步子走到那小太监面前,伸出尖尖的指甲,几乎戳到小太监的脸上,骂道,“你这个小太监叫什么名字?小小年纪就敢狐假虎威、依仗权势了,将来还不又是一个大奸臣,看老夫怎么打死你!”
王琼越说越来劲,竟然真的举起手中的家伙来打那个小太监!那小太监哪里见过这等阵势,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又不敢和王琼正面对抗,口中连喊饶命,在大殿之内四处逃窜,而忘琼则颤巍巍的在后面追赶,其他大臣纷纷指指点点,这下子,整个大殿就像炸开的锅,严嵩看着感到暗暗好笑,杨廷和也束手无策,毕竟王琼比他资格还老,他怎能指斥他呢!
“大胆!”一声怒喝凭空出现。
众人都愣了,谁敢这么大胆,这里毕竟是皇宫。都向来声地方望去,只见一个弱冠少年,满脸怒色,身穿龙袍,正从里面怒气冲冲的走出来。这少年正是嘉靖皇帝,他走到王琼和那小太监跟前,道:“你们这是做什么?这里是皇宫禁地,你们在此追追打打,成何体统?还把朕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吗?”
嘉靖抬起一脚,狠狠的将小太监踢倒,怒道:“你这个小畜生,没大没小,王大人何等身份,你敢这样对他?就算他把你打死了,也是你荣幸,来人呀,把他拖出去,交镇抚司处置!”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这镇抚司可不是一般人能去的地方啊!这是锦衣卫的最高行政机关,掌握着生杀大权,一般人进去后几乎没有生还的机会。小太监一听,顿时昏了过去,两个侍卫将他拉了出去。
嘉靖又慢慢走到低头跪在地上的王琼跟前,换了一种和缓的语气说道:“王大人,你身为四朝元老,也该自重身份,不该和他一般见识,他还是个小孩子嘛!况且,你就算把他打死了又能怎样呢?简直不像话!”
嘉靖这一番话不轻不重,语带双关,几乎撕去了王琼的一张老脸,他惶恐的连连磕头,老泪纵横,带着哭腔道:“皇上,您真是冤枉老臣了,老臣身为朝廷大臣,怎会和他一般见识呢?臣也是为了维持朝廷纲纪,才不顾年老体衰,奋不顾身的。皇上,您一定要亲贤臣,远小人啊,这才是一个明君该做的。”
嘉靖反问道:“你是说朕不是个明君?”
“臣不敢!”王琼惊得魂飞魄散,他虽然可以倚老卖老,但这种藐视君上的念头却是万万不敢的,他忙道,“皇上,臣罪该万死,臣对天发誓,绝不敢这样想的!”
“那你究竟是何意思?”嘉靖依旧不依不扰。
杨廷和等人都是官场的老油条了,到这时都看出来嘉靖是在故意找碴针对王琼呢,在场的所有大臣中,王琼资格最老,如果连他都折服了,那他们以后在朝堂上就没有立足之地了。杨廷和想到此处,急忙站出来打圆场:“皇上,王大人乃四朝老臣了,对朝廷功大于过,先帝在时也常常称赞于他,今天只不过犯了一点小小的过错,您就原谅他吧。再说了,他也是为了皇上着想,一时激动才这样冲动的。”
“是的,老臣知错了,皇上开恩吧。”王琼的语气终于软了下来。
嘉靖见预期目的达到,也就见好就收,他说道:“哼,看在你是先朝老臣的分上,今天就算了,如果再有下次,朕一定严惩不贷!”
“是,是,是,皇上的教诲,老臣一定谨记在心,下次绝不犯。”王琼此刻也只有连连认错的份了。
杨廷和知道嘉靖绝不是找他们来拉家常的,于是问道:“皇上,不知您今天召微臣等来有何事吩咐?”
“朕想恢复午朝的制度,从明天开始天亮早朝,饭后午朝,形成制度,大家务必遵守。”
杨廷和心中窃喜,看来嘉靖正在向一个明君的道路前进着,他似乎想得过于单纯了,有些担忧的问道:“皇上,从明天开始的话似乎太仓促了些吧?”
“难道说这点小事还要准备个一年半载吗?”嘉靖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朕说明天就明天,谁若不从朕意,就治他个欺君之罪!”
“是,是,臣等遵从皇上旨意。”杨廷和认为这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嘉靖真要这样做了,对大明朝只有好处,虽然太过于急躁了,但为了不打击皇上的积极性,他也就不愿再为难嘉靖了。
“朕今日召集诸位来,还有一件大事要与大家商议。”嘉靖慢悠悠的说道。
杨廷和心头一凛,知道嘉靖今天的真实意图终于要暴露出来了,不由得屏息静气,心内暗暗开始盘算起来。
第四十章杀鸡儆猴
嘉靖踱了两步,说道:“朕登基以后,以孝字为先------”
“皇上,那件事情不是已经------”杨廷和急忙打断嘉靖的话,他怕嘉靖旧事重提,刚刚平息,如果再拿出来议论,恐怕又要纠缠不休,平地再起风波了。
“朕不是说的那件事情。”嘉靖神色不悦,挥手制止了杨廷和,继续说道,“朕生母蒋王妃昨日已从安陆来至通州,但她突然停滞不前,且大发脾气,你们且来说说,朕这个儿子该怎么当的好?”
严嵩渐渐地意识到了嘉靖的用意了,他接口道:“敢问皇上,兴献王妃为何不愿来京城了?可有我们做臣子的可以效劳的地方?”
嘉靖无奈的叹口气,一挥手道:“罢了,罢了,你们的忠心,朕非常明白,但这件事情你们是帮不上忙的。朕看来只有做一个忤逆不孝之子了。”
嘉靖这番话看似在自责,其实却在指桑骂槐,哪有当皇帝的成了不孝之子,做臣子的可以置身度外的。杨廷和顿时站不住了,他马上说道:“请皇上说说王妃不愿来京城的原因,臣等一定前去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臣想,王妃也是个通情达理之人,必定会回心转意,来到皇上身边的。”
嘉靖仍旧铁着脸,说道:“其中缘由,你们去了自然会知道。朕就将这件大事全权交给你们了,希望你们真的能劝王妃来京,好让朕母子团圆,让朕尽一份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