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懂点好玩经济学
582700000016

第16章 4危机了,裁员么

张四回家后,向老婆格格传达了一条重要的消息:工作多年的公司因金融危机将自己裁员了。于是,一场省钱计划在张四家实施起来。

格格:老公,你怕挤公交吗?

老公:不怕。

格格:把车卖了吧。

格格:老公,你讨厌吃泡面吗?

老公:讨厌。

格格:重新喜欢上吧。

格格:老公,你还在乎精神食粮么?

老公:不在乎了。

格格:把你的书都卖了吧,包括童年漫画收藏版。

老公:以后手纸不再用三层加厚带弹性的了。

格格:还用什么手纸?我让我姐把学生一年内写的检讨书打包寄过来。

老公:咱家狗狗长得还行,要不卖了吧。

格格:卖不了多少钱的。实在撑不下去的时候,能管一周的伙食。

格格:老公,老公,你喜欢当摇滚歌星么?

老公:咋?

格格:头发就别再剃了。

格格:老公,人是不是一个肾就够用了?

老公:嗯,够用了。

格格:另一个就卖了吧。

格格:老公,老公,你在乎我的贞洁么?

老公:当然在乎啊!

格格:哦,那算了……

失业的生活的确不好过,这对小夫妻竟被逼到如此程度。为什么很多企业一碰到危机,就让员工成为牺牲品?工作就是为了让员工维持生济,可危难一来,他们就要面临下岗,此时的他们可能连基本生存都无法维持。因此企业应该可以在危机前做好充分准备,或者减少生产机器,或者企业的其他投资,总之,应该还有别的解决方式。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深,任何一个企业随时都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因此危机意识应该时刻保有。大刀阔斧的改革计划已经越来越难以说服大多数人,应该以柔性管理之术来应对时刻可能发生变化的大环境,因此企业与员工的这种合作关系也应该具有可伸缩性。可是,为什么要进行这种结构调整?很多员工大概会抗议,平时这么努力地工作,还要被公司裁掉,多么凄凉的后果。这种现象应该如何解释呢?

企业实施结构调整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裁员,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结构调整有很多方式,裁员只是其中之一。例如,当市场的需求缩小时,就可以减少生产规模;市场需求扩大时,就可以相应增加生产规模,这就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调整生产设备和员工规模以适应变化。类似的柔性战略方式还有很多,企业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特定柔性战略。

由此可以看到,企业应从可伸缩调整的部门开始进行结构调整。例如,投入企业的营业活动中的生产要素可以分为可变要素和固定要素,可变要素就是原材料和劳动力等,而生产设备、土地等就属于固定要素。企业的费用也可以分为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其中,固定资金与可变要素的关系比较小,是经营企业的必要费用,流动资金随着生产规模的变动而变动。这里,固定要素和固定资金就属于较难伸缩调整的部分,可变要素与流动资金就是面临危机前或危机时需要做相应调整的部分。

在这样的生产结构中,危机来临后,企业应该如何进行调整呢?

首先,减少可变要素,减少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成本。这样做收效甚微,就要考虑对生产设备进行调整了。其实,对生产设备的调整即使在没有经济危机的时候也应该进行,这种“常换血”的行为不仅减少可变要素,还是让员工保持激情、时刻充满危机意识的一种做法。

其次,在减少生产要素之前,应该想想有无其他减少成本的做法。此外,劳动力也不都是可变因素,有些人才是公司必须具备的,他们具备其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就属于固定成本。

因此,要想不使自己成为公司裁员的对象,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变得“稀缺”,具备其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就很难被裁员,就算被裁员了也会很快被其他公司录用。

那是否意味着,企业进行结构调整时,只能调整可变因素,固定要素就绝对不能调整呢?

并非如此。但如果遇上危机时,首先调整固定要素,更改设备或者换公司地址,需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和成本,让企业无法迅速、柔性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很大的成本浪费。只有当企业预计经济危机的状态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当更改固定要素后,投入人力和原材料立刻就可以生产,会持续赢利,对未来的状况充满信心时,才会考虑改变固定要素。

可见,危机时裁员不是唯一要素,但是见效会比较快。其实,更重要的是调整企业的结构,用柔性应对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才是最重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