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季羡林人生智慧书
582200000040

第40章 4对待小人莫施善心

第五章4对待小人莫施善心

我在书《牛棚杂忆》中提到的人物很不少。细心的读者可以看出有三种:不提姓名,只提姓不提名,姓名皆提。前两种目的是为当事人讳,后一种只有一两个人,我认为这种人对社会主义社会危害极大,全名提出,让他永垂不朽,以警来世。

对待小人的方法,世间千种万种。就季老来说,身为著名学者,他不可能对他们拳脚相加,恶语相击。他能做出的最狠的事,就是将当年迫害他的小人的恶事,写在书里,公之于众,让人民大众评判是非。但这并不代表季老就对小人心慈手软,他会毫不留情地将小人的恶事写尽,使让他们遭人唾弃。只有这样才能惩罚小人,让他们为自己当年的丑事付出代价。

从季老对待小人的态度上,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对小人恶行要下狠手。所谓“子系中山狼,得志更猖狂”。小人一旦得志将会祸患无穷。为了根除后患,最好能在他尚未得势时,便及时制止和惩戒。

小人如果没有过人的才干,就不足以危害国家。关键在于这些人心术不正,而且巧言善辩、蛊惑人心,如不及早除掉,正人君子与之共事迟早会受其害。

少正卯和孔子是同时代人,都在办学育人。少正卯的教学之地人丁兴旺,孔子那里却三盈三虚。后来孔子当了鲁国的大司寇,同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大夫商议铲除家臣的势力。孔子说:“家臣的势力一大,大夫反倒受他们的压制。必须把他们的城墙改矮,家臣才不敢随便背叛大夫。”

三家大夫都表示赞成,于是便通知三位家臣,让他们将城墙改矮三尺。三位家臣闷闷不乐之时,想起了鲁国名人少正卯,就请他出主意。少正卯极力反对孔子的主张,说道:“为了保卫国家才把城墙砌得又高又结实,不应当改矮。孔子先生的这种办法不太合适吧。”由于少正卯在背后教唆,三个家臣就壮大胆子,不理会主人的命令。

三家大夫见状,便发兵围城迫使家臣就范。由于三家大夫联合行动,讨伐叛臣,季孙氏和叔孙氏的家臣被打败,狼狈逃走。孟孙氏的家臣公敛阳见势不妙,急忙找少正卯出主意。少正卯趁机煽风点火,说道:“你把守的成城是鲁国北面的要塞,千万不要把城墙改矮,要是城墙不结实,万一齐国打过来那就守不住了。”公敛阳受了少正卯指使,态度立即强硬起来,扬言:“我为鲁国的安全宁可丢掉自己的性命,也不会听别人的话拆去城墙一块砖。”孔子听了这话,便让孟孙氏把这件事告诉鲁定公,鲁定公召集众人商量此事。

会上,意见不一。有的主张拆,有的反对拆,各有各的理由。一向反对孔子的少正卯这时不仅故意顺着孔子的心意,声言赞成孔子的主张,认为应该把城墙改矮三尺,还乘机挑拨说三家大夫是培植私人势力。孔子及时识破了少正卯的奸计,立即反驳说:“这太不像话了,三家大夫都是鲁国的左右手,难道他们是培养私人势力的人吗?少正卯明明是在挑拨是非,让君臣上下互相猜疑怨恨。这种挑拨是非、扰乱国家大事的人应判死罪。”闻及此言,大臣们都纷纷为少正卯说情。

孔子说:“你们怎么知道少正卯的奸诈?他的话听起来好像很有理,其实都是些坏主意。他的一举一动,看着令人佩服,其实都是假装的。像他这种心术不正的虚伪小人,最能够颠倒是非诱惑人,非把他杀了不可。”孔子最终杀了少正卯。孔子的弟子子贡事后曾问孔子:“少正卯是鲁国的知名人士,先生诛杀了他,恐怕得不偿失吧?”孔子说:“人有五种恶行,而盗窃还不包括在内:一是通达古今之变即铤而走险;二是不走正道而坚持走邪路;三是把荒谬的道理说得头头是道;四是知道很多丑恶的事情;五是依附邪恶并得到恩泽。这五种恶行沾染了一种,就不能避免被君子所诛杀,而少正卯是五种恶行都兼而有之,他是小人中的雄杰,岂有不杀之理!”

孔子对小人下狠手,诛杀奸佞小人在当时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倘若姑息牵就,让少正卯等奸诈小人得势,恐怕孔子也难保不为其所害。所以,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小人或者坏人,就要在第一时间严惩他,除掉隐患,才能少掉麻烦,生活也会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顺意地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