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性格决定命运的秘密
5699600000007

第7章 性格不能始终向前,有退潮有涨潮——性格决定生存空间(3)

然而即便如此,当项羽率军进入关中时,刘邦已经乘隙进据咸阳。当时楚怀王已经有约在先:先入关者王之。也就是说刘邦应该理所当然地成为关中王。但是项羽入关后凭借自己手上的40万大军,试图一举消灭刘邦,独霸天下。刘邦此时没有力量和项羽抗衡,只能卑辞言和,同时让出关中。项羽随即带兵进入咸阳,然而他没有施行仁政,而是大肆屠杀和掠夺,秦民大失所望。不久,项羽便以怀王为义帝,同时分封诸侯,而项羽则自立为西楚霸王,占据有梁等9郡,以彭城为都城,同时,封刘邦为汉王。由于分封不均,不久田荣、陈余等相继举兵反楚。此时,刘邦也认为时机成熟,于是立即出兵,平定三秦,进逼西楚,楚汉战争正式爆发。战争刚一开始,刘邦利用项羽去齐国平乱的时机,直接进军彭城。项羽听到消息后大怒,立即回师救援,结果大败汉军,刘邦只得退据荥阳,形成对峙的局面。后来项羽虽然接二连三地取得战役的胜利,但是在政治和军事上却十分被动。他的都城在彭城,无险可守,自然也没有办法建立一个十分巩固的后方,以致一直处于两线作战的境地。同时项羽在分封诸侯的时候,做法有失公平,那些没有得到满足的诸侯自然会倒向刘邦,使得项羽在政治上异常的孤立起来。加上项羽自身又是个武将,他虽然作战骁勇,却十分不懂得用人,唯一一个谋士范增也被他逼走了。四年后,楚国军队在垓下被汉军围困,为了瓦解楚国军队的斗志,汉军在四面唱起了楚歌,让人误以为楚地已经尽被汉军占领。而此时,项羽只得与虞姬对饮,慷慨悲歌。很快,他就带领从者800余骑突围,最后在乌江亭自刎而死。

项羽的失败在后世看来是必然的,其中和他的性格关系最大。他刚愎自用,过于自负,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过于意气用事,有着莽夫的冲动,这导致他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虽然手握雄兵,却处处被动,处处挨打,遭人算计。项羽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如果他能够像当年指挥巨鹿之战一样,破釜沉舟地对待敌人,天下早已平定。如果他能够对待诸侯友善,对待人民仁慈,和他当初起兵时对待士卒一样,也不至于失掉民心。如果他能够像当初到吴中逃难一样,把自己的生命看得第一重要,也不至于在乌江自刎,或许以后真的还可以卷土重来,毕竟项羽是很得吴中民心的。而这些,在取得了巨鹿之战胜利以后,他都做不到了。他忘记了自己是个普通人,而在吹捧和奉承中将自己当成了神,无所不能,所做的一切即使是错的,也可以改变战局。他不屑于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因为他看不起刘邦,他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肉体凡身,再也无法保持一颗平常心。

项羽没有远虑,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取得一些成绩之后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冷静思考未来。

做人要糊涂大度

武则天统治时期,她一手提拔了很多酷吏,让他们来帮助她监视人们的一举一动,尤其是王公大臣。这些酷吏都十分残酷,使用了各种手段,因此出现了很多屈打成招的事情。后来武则天怀疑其中有个叫周兴的酷吏也有问题,于是让另一个酷吏来俊臣去审讯他。来俊臣想出了一个毒计。他对周兴说最近收押了一批犯人,但是都不愿意老实招供,已经用尽了各种手段,不知道周兴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教教他。周兴说这个很简单,弄一个大瓮来,然后用炭火烧这个大瓮,然后把犯人放进去,不怕他不招。来俊臣一听,十分开心,于是对周兴说“请君入瓮”。周兴一听,立即就傻了眼,赶紧低头认罪。

周兴对人过于刻薄,最后还到了自己身上。

人应该学会糊涂大度,推行仁义,要长期培养自己的品行和修养。

人如果是通过提高品行和修养获得了财富、地位和名声,那么财富地位和名声就会像生长着的漫山遍野的花草,会繁荣昌盛,绵延不断;如果人们是通过建立功业换来的,那么财富地位和名声就像生长在盆中的花草,会因为一些迁移变动,要么很是繁茂,要么变得枯萎;但如果人是通过玩弄权术或者各种暴力来获得一切,那么必然会像插在瓶中的花草一样,因为并没有根基,所以很快就会枯萎。

人的品行和修养是获得财富地位和名声的一个方法。然而这是个比较慢的工夫,正是因为它需要长期培养,所以才会根基深厚。智者懂得长期培养自己的品行和修养。他们绝对不会对人刻薄,刻薄不仅会伤害到别人,而且也不会给自己带来财富、地位和名声。人要学会行仁义,要学会糊涂大度,这样才能赢得人心。

人要学会大气大度,而不要学会刻薄,因为对人刻薄总有一天会还到自己身上的。

人要学会宽容,学会大度,学会去原谅别人。其实原谅别人也是原谅自己。如果一个人对不起你,你总是生他的气,那么毫无疑问你是在拿他犯的错来惩罚自己。如果气一直不消,那么这种惩罚就在持续,其实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要对自己如此惩罚呢?

通过一种糊涂大度,来推行仁义,能够提高自己的品行和修养。

能方能圆才能进退自如

《菜根谭》中说,对于一个好动的人来说,就像云中的闪电一样飘忽,就像风中的残灯一样忽明忽暗,而对于一个特别喜欢安静的人来说,其实就像已经熄灭的灰烬,也像毫无生机的枯木,这些人都不合乎中庸之道。其实人应该像在静止的云中有飞翔的鸢鸟,同时又好像是在不动的水中跳跃的鱼,通过这种心态去观察万事万物,这样才能合乎道的理想境界。

孔子为了推行仁义主张,广泛学习,广收门徒,周游列国。据说有一次,他们师徒在大树下乘凉,等他们走后,人们就把大树给砍掉了;他们路过某个国家,人们就把他们的足印给铲掉了。这种侮辱,刚烈的人恐怕早已咆哮:“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孔子忍了下来,虽然传说中的他是个大力士,但是他能方能圆,在他看来一生的时间不是很多,确实没有精力将这些侮辱性的事件提上日程。他将自己一生的精力和心血都用在思想传播上,结果不但得以高寿,而且成了圣人。虽然孔子一生未曾得志,“累累若丧家之狗”,但是他的仁义天下确实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主心骨。

庄子也是能方能圆的人。他是属于穷得人们都会自愿地为他哭得死去活来的那种,贫穷和他如影相随,庄子很想甩掉它,庄子曾经借孔子的故事自嘲:“如果富贵求得来,即使给别人赶车我都愿意;如果富贵求不来,那我就只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庄子甩掉贫穷的种种努力最后都归于失败。然而突然有一天,他开玩笑说是因为他吃肉的缘故,他智慧了,倚着一棵苍天大树,悠闲自得,“影子”不见了。他很开心,很快他就在树下做了个梦,梦见大树告诉他说无用就是最大的用处。谁也没有想到,他从此再也没有走出梦境。还是在那棵大树下,他的思绪飞到了北海,时而为鲲,时而为鹏。他潜入水中和鱼交流,舞在空中和蝴蝶纠缠,无拘无束。如果心情够好,他还会调侃调侃孔子,杜撰些故事,聊且一笑。有人批评他的思想消极,但毫无疑问这里的“消极”是个褒义词。

然而历史上的方孝孺却是方有余,而圆不足。燕王朱棣在北平的时候,他身边有个道衍和尚。据说这个和尚智谋天下无双,为朱棣出了不少好谋略,朱棣很是器重他。后来朱棣起兵,道衍随军出征。据说在出征前,道衍突然扑通一下跪在了朱棣的面前,朱棣大吃一惊,慌忙问发生了什么事情?道衍说有一个请求,朱棣说:“你起来吧,有什么请求尽管说。”道衍说,“求大王夺得天下以后,有一个书生千万不要杀。”朱棣回答说:“如果夺得了天下,天下人都是寡人的子民,寡人当然不会杀他们,更何况是个书生?”道衍将信将疑地站了起来。大军前行三十里,突然道衍又扑通一下跪了下来,这回朱棣又吓了一跳,他不明白这道衍今天是怎么了,该不会是行军打仗腿发软吧?道衍还是请求朱棣说“有一个书生无论如何都不能杀”,朱棣说:“早就答应你了,不会杀的,寡人说话是算数的。”道衍说:“我不是怕大王说话不算数,我是为大王着想,怕大王在气头上非杀他不可,然而杀了他以后大王千秋万代都翻不了身。”燕王很是好奇说:“谁有这么大的能力,能让寡人非杀不可,又能让寡人永世不得翻身?”道衍很坚定地说出三个字:“方孝孺。”“原来是他啊!”朱棣倒吸了口凉气。

很快,朱棣攻占了南京,见到了传说中的天下读书种子方孝孺。朱棣用欺又用骗,用尽好手段,想让方孝孺给他写登基诏书,方孝孺起先不答应,双方对峙着。后来方孝孺心一横,提笔就是四个字:“燕贼篡位!”朱棣一看,怒气冲天,说:“你不肯屈服,难道你不怕寡人灭了你的九族?”方孝孺说:“你就算灭了我的十族我也不怕。”果然朱棣说到做到,将方孝孺的门生和朋友凑成第十族。当着方孝孺的面一个个地杀,只要方孝孺回头,杀戮马上就可以停止。在最后时刻,朱棣还没有放弃机会让方孝孺回头。但方孝孺痴心顽固,不改初衷,最后也被杀了。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是圆有余,而方不足,他们为人处世往往缺少正气和原则,容易随波逐流,最后碌碌无为,即使真做了一些事情,也很少不背负骂名的。而还有一部分人,就像方孝孺一样,方有余,而圆不足,做人过于原则和正气,而且很多时候不知道变通,最后成为了“烈士”,后一种人是值得我们同情的。这种过于正气的人如果能够更加务实一点,如果能够在大节上坚持自己的原则,在细节上有所变通,也许会活得更好。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的人,以他们做人的人品和方式,他们想融入到一个群体,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他们过于方,容易刺伤很多人。其实,如果他们能够变圆一点,很多时候,并不影响他们坚持自己的原则。

人要做到能方能圆,这是一种大道的适应,才能所向无敌。

得意失意时,都要保全自己

人在苦心追求的时候,往往会感受到追求成功的喜悦,而人在得意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到潜藏着的失意。

正是因为人们有这种心态,所以人们无论是得意失意都要泰然处之,都要求得自己的周全。历史上有很多失意的人,比如司马迁,又比如蒲松龄。关于这两个人有一个作者写了这样两段话:

“如果司马迁不是一个真书生,而是一个随流的官员,他绝对可以贪污足够的钱,来赎回自己的宫刑。其实如果司马迁不是个真书生,他完全不会在汉武帝的气头上为李陵仗义执言。据说,他和李陵根本就不认识。然而以书生的仁义心肠,他觉得自己应该说句公道话,于是傻不隆咚地替李陵辩解,汉武帝正好逮不住李陵撒气,便轻轻松松地赐了司马迁一个宫刑。金庸书中的大侠往往都是经过九死一生而活下来的,只要没有死就还有希望,司马迁就是这样,含冤受辱,他更是仗义执言。他可以不报复自己的屈辱,但他必须坚持真相,毕竟历史来不得半点虚假。但是即使他直言,汉武帝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果然,《史记》一出,皇帝们后悔了,被一个书生给戏耍了,造了本谤书流传天下,一生功过,书中写得尤其清明。不畏权贵,不流于世俗,只要一息尚存,就要直言到底,这是司马迁的江湖梦。一辈子都在忍受屈辱为后世说明真相,等到《史记》快完成的那一天,司马迁发须皆白,抬头远望,已近黄昏。回首往事,他心中涌起了无尽的落寞和无奈,一生的时间好像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于是写了篇短短二三百字的小文章《悲士不遇赋》,附在《史记》后面,我相信他是想写长篇的,但刚开了头又煞了尾,不知道为什么,难道是应了那句话:说不尽,道不明,不能说,一说便是错。”

“蒲松龄也是有江湖梦的。一生落魄的他,始终是个穷秀才,在一个小山村里默默无闻地教书育人。让所有自命清高的读书人笑掉32颗铜牙齿和尖刻下巴的是,这个穷秀才在自己的住处门口的大树下铺了一张凉席,然后煮上一锅绿豆汤,让路过的人免费喝。这个痴心的书生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希望如果你有好听的故事,不妨讲给我听听,鬼狐故事尤其欢迎。路人也十分开心,有绿豆汤喝,而且还有人听他们废话。后来的故事,就不多说了,《聊斋志异》出来以后,大家就对这个小老头刮目相看,直到今天,大家压根就不记得那么多年状元榜眼探花是谁,唯一记得的是当时有个叫蒲松龄的,很了不得,连鬼那样见不着的东西,他都能分门别类,描述得有模有眼,而且很有人情味。我不能准确地总结出蒲松龄的江湖梦是什么,但是我相信他一直很看得起自己,明白自己的价值,即使是在最困厄,让他感到窒息的时候。”

其实对于这两个很伟大的人,他们一直生活在失意中。一个忍辱负重,一个穷困潦倒。然而正是在这种失意中他们产生了足以让他们得意的东西,这就是他们的著作,这让他们千古留名。这说明了人不要把得意和失意看得太绝对,得意和失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处在困厄中的他们,成就了很多他们原来无法成就的东西。

人如果处在失意的时候,千万要学会保全自己。不要意气用事,不要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很多时候一个人之所以没有成功,或者遭受了很大的挫折,往往是因为时机不对,跟自身的关系并不是很大。既然这个人没有错,那么他就必然有成功的可能。如果能够把握一个更好的时机,说不定还能创造一番意想不到的成就。

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得意失意看得太重要,做人首先要学会保全自己。

做好人,讲究好手段

汉朝末年,董卓专权,对这个祸国殃民的大奸臣,举国上下,人人痛恨。只不过董卓的权力太大,没有人动得了他。就在这时候,曹操行刺董卓,但没有成功,曹操立即推说是献刀,然后赶紧逃出了险境。有一天,曹操单人独骑来到了中牟县,他正想骑马进城,却远远看见城门附近有一堆人拥挤着围观城墙上贴着的一张告示。曹操挤进去看告示的内容。不料,他刚刚挤进人群,就有两名公差死死盯着他,他发现告示旁边有幅自己的画像,突然明白了自己正在被通缉,正要逃走,两个公差就猛地扑过来,不容分说就把曹操给捆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