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563000000091

第91章 他为中国古代隐逸史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八十九章 他为中国古代隐逸史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何鸣这样看黄宗羲(1610-1695)

提起黄宗羲,人们就会想起《明夷待访录》,这本阐述“君主立宪制”的思想大书让人肃然起敬,因为黄宗羲的这种启蒙思想的诞生完全没有外来思想的影响。有着如此空前绝后思想的人物,肯定是出世的代表,而学者何鸣先生则说黄宗羲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大隐,他为中国古代隐逸史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并不是说他之后再也没有隐士,而是再也没有比他更大的隐士了。

黄宗羲刚开始的时候可不是隐士,他有着这传奇的人生。他的父亲黄尊素是天启年间的御史,为官廉洁,秉性耿直,因弹劾大宦官魏忠贤被削职还乡,不久又被捕下狱,受尽酷刑,含冤而死。当时黄宗羲只有16岁。这件事情在一个16岁孩子的心灵里会产生怎样的阴影?会造成一个怎样的影响?大家会在他 19岁时的复仇过程中看出来。

19岁那年,黄宗羲袖子里藏了一把铁锤就进京了。正好赶上朝廷收拾魏忠贤,于是他上书皇上,请求诛杀魏党余孽一系列人。黄宗羲与仇人当庭对质,面对杀父仇敌,按捺不住自己压抑三年的怒火,抛出袖子里的铁锤,向仇人脸上砸去。“出所袖锥锥显纯,流血被体;又殴应元,拔其须归祭尊素神主前”(《清史稿?黄宗羲传》)。

我们看来,黄宗羲的铁锤实在是太富有象征意味了,它反映了一个黑暗时代忠良之后的满腔怒火。在所有的冤仇结清之后,黄宗羲率领惨死忠臣的子弟,在冤狱大牢之前,为父母的亡魂设祭,众弟子悲痛哀号,哭声把皇上都给感动了。

这一系列的复仇行为为年少的黄宗羲赢得了极大的荣誉和知名度。但这除奸平冤的一系列事件并没有将衰弱的明朝重新振兴起来。政治风云在此之后更加变幻莫测。阉祸内乱继续,不久李闯王进京,崇祯皇帝也只得“身挂东南枝”,结束了苟延残喘的大明王朝。紧接着,女真人的铁骑踏平了长江以北又以南。有血气的青年男儿自然揭竿而起,黄宗羲和他的两个弟弟,也纠集了斗志高昂的将士们,志在光复明朝。结局是大家都知道的,到后来,天下之大竟然没有黄宗羲安身立命的地方,到处是清兵逮捕他的布告。为了逃避追捕,黄宗羲携带家眷逃往剡中,躲进深山。

那在山中的日子他是怎样的状况呢?“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费我弦歌。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岂能奈我何?”这首《山居杂咏》正是他当时内心世界地自我写照。作为一个典型的明朝遗民,清代的叔齐伯夷。我们能从他那“身滨十死不言危”的坚强意志中,感受到一种“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直到清朝顺治十年,他才返回家乡,将全部精力用于论道治学。十年烽火,千里奔波之后,他在家读书著书也和他当年“入京诉冤”一样,苦学力行,十分投入,学问也日渐博大精深。一时间在学术上又声名鹊起,风靡天下,全国各地到处都有人邀请他讲学。清政府也开始极力地拉拢他,以显赫的地位诱其入朝为官。

但他拒绝了。作为一个文人,在明朝灭亡十余年后,黄宗羲终于安下心来,老老实实治学,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隐”。在清朝建立后的50年间,政府屡征屡辞,也从未出面,可以说是始终没有入清廷一步,布衣终身,表现出了安贫乐道的隐士情怀。何鸣先生认为其品德气节,不失为当时的伯夷叔齐。他几乎就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所有隐逸文化的聚光点,并初步展示了近代隐逸文化的新走向。

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无疑带有强烈的革命性,他的字里行间充盈着浓郁的斗争气息。他的《明夷待访录》的思想具备着要求民主的近代性质,这势必会让后人因此思想而奋斗,近代大学者梁启超就说它“为刺激青年最有力的‘兴奋剂 '。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而最早最深。”而黄宗羲本人却在学问之中渐渐沉静。

何鸣先生在《遁世与逍遥——中国隐逸简史》一书中就说,隐逸文化说到底,不过是文人对自我意识的尊重,不过是寻求一种人格的独立,精神的自由,品德的高尚,不愿做政治的奴隶,权势的奴仆,不愿为名利所累。为了挣脱名利的枷锁,在政治之外所作的一种人生选择。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黄宗羲一个大学问家隐于学问之中,完成了隐逸的收尾。

黄宗羲死于康熙三十四年,也就是1695年。死前,他给自己造好了坟墓,临终时遗言如下:不做佛事,不做七七,凡是鼓吹、纸燔、纸钱之类的东西都不准使用。他不信鬼神,也不愿落俗。他还别出心裁得让人在坟前树立两条望柱,上书一副对联:

不事王侯,持子陵之风节

诏钞著述,同虞喜之传文。

对联的意思是说黄宗羲不事王侯,变名隐居就像东汉的严光;屡召不至,朝廷有大事便来咨询就像虞喜虞仲宁。这两个人加起来确乎是黄宗羲的一个写照。

【名家巡礼】

何鸣:当代小说家,诗人。山东东平人。著有小说集《幽暗的森林》,梦境故事集《枕中记》。小说以梦幻、怪诞、想象力充沛著称。因其小说多以夜色为背景,尝自称黑夜小说家。另有历史文化专著《遁世与逍遥——中国隐逸简史》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