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563000000032

第32章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第三十章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王安石评王昭君(前52-前19)

昭君出塞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杜甫的《咏怀古迹》明妃曲含蓄委婉道心声,一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说不尽的悲凉凄惨。穿越莽莽林海离去的王昭君是怎样的眷恋?在胡地对故土是怎样的怨恨忧思?她的泪水浸湿每个仰望她的人的心灵,人们歌颂她主动和亲,为汉族和匈奴两个民族之间的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为这个来自民间的女子,唱出了一首首婉转哀怨的凄美歌曲,并为之写下了数不尽的诗词歌赋。她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女英雄。杜甫这首诗歌里渲染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感觉。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昭君出塞在公元前33年,已经是汉朝把匈奴打得体无完肤时候了,为什么还要和亲?这就要说到历史的背景。原来是匈奴的贵族们争夺权力,几个单于分立互相攻打。其中的呼韩邪单于,被郅支单于打败,力量的失衡使他决心跟汉朝和好,来谋求帮助。西域各国听到匈奴和汉朝和好了,也都争先恐后地同汉朝打交道。汉元帝时候派兵帮助呼韩邪单于杀死郅支单于后,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要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元帝允许。汉盛匈奴弱,昭君与别的和亲女子出自王公贵族不一样,她是在后宫选的女子,也是主动选择了去匈奴的。

从这一点出发,有别于众多为昭君惋惜哀叹的观点,王安石则认为王昭君未必就是一件坏事。也许只有王安石的“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说到了昭君的真实心境。从任何角度来说昭君都是怀美貌而不遇伯乐,入宫“数岁不得见御”,才主动选择了去匈奴的,因为怎么说去西域也比死在深宫大院里强,况且当时汉朝强盛,也不同于以往的不得不才饱含眼泪和屈辱去蛮邦,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做背景,去了也不会受委屈。也许是怀着这样的想法她押了一局——主动出塞,就是这种见识与魄力,恰恰避免了自己成为历代白头宫女的更大悲剧。因为她出塞后四个月,汉元帝就去世了。时也?命也?如果她被留下,那弹自冷宫的琵琶声里又会是什么样子?君不见寥落古行宫中,白头宫女一个个闲坐着诉说旧事情。

出塞也使得昭君跻身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列。她在队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长安,向匈奴进发,由于她长得太漂亮了,天上南飞的雁子,还降落下来,一度尊容,这就是传说中的的“落雁”。她去了受到匈奴人的热烈欢迎,还被封为“宁胡阏氏”,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后来和他生了一子。如她当初所想一样,由于地位的尊贵,她是没有受到什么委屈的,并渐渐习惯了那里的生活,她一面劝单于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丰裕着当地人民的生活。同时汉朝也希望她能给周边国家带来安宁和平,汉朝国号改为竟宁,想来就是希望和平和安宁的意思了。所以说周边各族维持六十多年的和平,其中不乏昭君的作用。

也许唯一令她不能接受的是,和以前出塞的公主一样,遭遇了风俗不合的情况:呼韩邪单于去世后,按照当地风俗她得再嫁呼韩邪单于的长子雕陶莫皋。所以,她向汉元帝带话捎信,想回到汉朝。但是汉朝的皇帝享受着昭君带来的和平,希望她入乡随俗。不得已她就又嫁了丈夫的大儿子,史载年轻的单于对王昭君更加怜爱,夫妻生活十分恩爱甜蜜,二人生了两个女儿。

综观远离自己家乡的昭君一生,抛开中原地区大汉族主义的心态,她的生活也算幸福,至少不象以前出塞的公主那样悲凄,甚至细听风时,都觉得自己是在哭泣。无怪乎王安石在另一首《明妃曲》中发出“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的感叹,以人性的角度来看,昭君也未尝不是人生价值的另一种实现。

是呀,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王昭君其实是聪明的女人,自己赢得到的比在汉宫中强很多。匈奴人很热爱她,因为久经战乱,他们同样迫切希望和平与安宁,是这位女子委身下嫁匈奴,以一个女人的胸襟,融化了战争的刀林箭丛与铮锼铁蹄,给他们带来了长久的欢乐生活。因此他们都感恩戴德。在她死后,匈奴人还厚葬了她,并留下许多美好的传说。至今她的坟墓在今天呼和浩特市南郊,让后世无数的文人墨客感叹。每年的秋天,别人的都是一片枯黄,而唯有她的坟冢一片青色。也许是上天在冥冥之中表示着莫大的理解和深深的爱戴。当女人若如昭君,又何尝不是人生一种境界?

【名家巡礼】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世人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身后争议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