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563000000102

第102章 聪慧闺秀到误国“女皇”

第一百章 聪慧闺秀到误国“女皇”

——阎崇年这样看慈禧太后(1835-1908)

据说,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消灭叶赫部落之时,叶赫先祖发下毒誓:灭亡满洲。传说那一天,叶赫部长布杨古,在临终前用一腔悲愤喊出了震天的誓言:凡我子孙,虽存一女,也必灭亡满洲!因此,满清祖制规定:宫闱不选叶赫女子。

一百年过去了,叶赫部的誓言没能实现。

又一百年过去了,他的誓言仍如秋天的白霜一样,沉重而苍茫。

但是奇迹总需要时光来验证,直到努尔哈赤建国220年后的清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1835年11月9日),在北京,一个女孩儿降临了人世。据说,那一天,空气中飘荡着沁人肺腑的香味。

这个奇异的女人,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

慈禧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正如《说慈禧》的女教授隋丽娟所说,中国历史上很多人都是“尔曹身与名俱灭”,永远地被后人遗忘;而有些人则虽死犹生,他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于我们的生活舞台,不时现身,甚而影响我们的生活。慈禧即应归属于后者。

叶赫那拉是慈禧家族的姓氏,她刚刚出生时,只得了一个乳名兰儿。她的父亲名惠征,是一个吏部的小职员,做的是起草文稿和抄抄写写的工作,地位不是很高。但是这个兰儿并没有如其他女人一样嫁做他人妇,从此相夫教子,度此一生。咸丰二年,她作为秀女被选入清宫,以一个兰贵人的这宫中第五等小妃的身份(第一等是皇后,第二等皇贵妃,第三等是妃,第四等是嫔,第五等是贵人,第六等是常在,第七等是答应),开始她一步步走向权力巅峰的旅程。

在深似海,权力斗争颇为复杂的后宫,这条并不是很好走的路究竟该怎么走,兰儿她自有自己的优势与办法,第一,她长得很漂亮,第二,她很聪明,第三,她会写几个字,书法还可以。因此得到了咸丰帝的宠爱。更重要的是,慈禧给咸丰皇帝生了一个儿子,而且是惟一的一个儿子。正是“母以子贵”,慈禧凭这一子,节节攀升。在短短五年里,她就从原来的第五等,升到了第二等,被封为懿贵妃。尽管是第二等,但是由于皇后这个人比较忠厚、老实,不太愿意管事,因此慈禧太后就实际上成为第一等的人物。因此,在咸丰皇帝去世之后,被尊为慈禧皇太后的兰儿开始了她攫取国家权力的行动,并且这女子一掌权就是半个世纪。

可惜的是,她统治的半个世纪正是中国内外各种矛盾激化的时候,清朝这个挺立二百多年的大厦已经风雨飘摇,再也无力回复到曾经的辉煌了。而这时中国也饱受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鸦片战争、甲午海战、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等接踵而至。慈禧也就留给世人祸国殃民的印象,后世也就把一些与她毫不相干的仇恨与耻辱也加在身上。她作为一国的最高统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若因此对她的一生全盘否定,似乎并不符合辨证的历史观。因此阎崇年先生站了出来,为这位功过有之的慈禧说了句公道话,他认为,造成清朝那风雨飘摇的形势,可以说是多因一果,责任并不完全归咎于慈禧,如果当时让同治或光绪来执政,也未必就能改变清王朝的状况,也许中国衰落得会更厉害。毕竟也用手腕,采取措施,维持了国家机器的基本运转。

所以,对历史人物的臧否,阎崇年强调,“历史只能正说不能戏说。评判一个历史人物,牵涉到的资料包括正史、野史、档案、口碑。这些内容都有不可信之处,都需要加以鉴别,去伪存真。历史研究工作者的工作就是通过自己掌握的史料,将历史真相尽可能地还原,这样再撰写历史就会接近真实”。

那么,历史上的慈禧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首先她是一个权力欲很强的人。据说,咸丰生前经常和她一起谈论政事,就使她对皇权产生了兴趣。所以,就在咸丰帝刚刚病逝,尸骨未寒之际,慈禧就发动了北京政变,以奕为首的贵族、官僚的支持下,从载垣、端华、肃顺等8位赞襄政务王大臣手中夺取了政权,以垂帘听政的名义登上了统治者的宝座。

在她的垂帘听政下,她的亲生儿子同治帝一生不得亲政,18岁病死,死后无嗣。“国不可一日无君”,那应该是谁继承皇位呢?慈禧太后就在众多的皇室之中选了年仅4岁的载湉入承大统。让一个4岁的孩子做皇帝?这看起来像个玩笑。但慈禧就这么做了,她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可以更长时间的亲政。慈禧根本没有为国家民族考虑的全局观念,她似乎认为,皇宫就是我自己家,我是这个家的主人,我想让谁做皇帝谁就做皇帝。

光绪帝在位期间重复了同治帝不能亲政的悲剧,他17岁时表面上还政了。但是,慈禧规定,光绪必须每隔一日向她奏报政务,听候训示,还经常派人监视他的行踪。贵为天子的光绪在慈禧太后眼中不过是一个她实现权利欲望的玩偶与傀儡。或许慈禧太后认为,光绪能够做皇帝,这个权力与地位是自己给他的,所以他就必须要听话。后来的戊戌政变也体现了慈禧的这种心理,制造“戊戌政变”,对新法几乎全盘否定。

而慈禧一生中有三大罪过,足以把她钉在耻辱柱上,第一大罪过是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第二大罪过是镇压了戊戌变法,将谭嗣同等几个爱国的改革家,送上了断头台,她的第三个罪过,是在她当权期间,订立了两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一个是《马关条约》,一个是《辛丑和约》。

任何一个人都是两面的,正像阎崇年先生所认为,慈禧的统治也有其积极的一面例如她支持具有现代化意义的洋务运动,并进行具有资本主义改革性质的新政,这些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大有益处。同时她重用了几个对江山社稷举足轻重的汉人,如李鸿章、曾国藩等,为国家积聚新的政治力量。她还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满汉之间的矛盾。也知道西学中用的道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出国留学的幼童,也是在慈禧的支持下促成的。

但是,大清朝毕竟在她的手里渐渐地走向的灭亡,中国也在她的手里被外敌蹂躏着,这都是不争的事实,不知道她是不是叶赫那拉族的那个复仇女神,其使命就是实现曾经的誓言,讨回几百年前的那场血债。

【名家巡礼】

隋丽娟:女,1964年生,黑龙江哈尔滨人,曾在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大学历史系就读。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边疆民族与文化的研究。2007年1月15日CCTV10"百家讲坛"栏目开始推出隋丽娟“说慈禧”,同名图书《说慈禧》在2月推出,该书的最大特点:以人性化的视角,走进慈禧的内心世界,探寻历史背后的人生 ,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