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要懂得的历史潜规则
562100000037

第37章 11 在失意中期待柳暗花明

第三章11 在失意中期待柳暗花明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意志由此消沉,心灵由此蒙尘。只要我们保持着灿烂的信念,就一定可以迈过“山穷水尽”的黯淡,迎接“柳暗花明”,让自己东山再起。

东汉安帝永初三年(108年),大将军邓骘慕名征召马融做舍人,马融却不想应允,他对朋友说:“我志不在为官,何况一入官场,必多受制约,为人苟且,我决意不应此召。”

他的朋友听之摇首,说道:“大丈夫以治国安邦为最大志向,如此机遇,怎能放弃呢?你做事全凭自己的兴趣,随意懒散,若是苦读诗书不能用之大业,和那腐儒又有何区别?”

马融和他争驳,以不喜欢官场为由,不想改变他的想法。

当时,马融客居之处在凉州武都、汉阳的地界上,此刻羌人作乱,当地深受袭扰。不久,战祸的影响也使马融深受其苦,他饥饿不堪,生计很难维持了。

和朋友交谈时,朋友伤心地说:“时下米谷价高,祸乱不止,自函谷关以西,随处可见饿死之人。你我身为书生,不能保家安民,自身都是不保,难道还不惭愧吗?’

马融长叹流泪,后道:“看来我的想法错了。古人说:‘左手据有天下的地图,右手用刀割断自己的喉管,愚蠢的人不做这样的事。’所以这样,是因为活命比拥有天下更珍贵啊。我先前怕受一点委屈,竟有负大将军的盛情相召,说来真是不明大理。若为近俗的小小羞辱而毁掉无价身躯,这并不是老子、庄子所说的。”

马融改弦更张,于是应允了邓骘的征召,高高兴兴地做了舍人。

马融自此有了匡扶大政之志,他辛勤办事,二年之后又被任为校书郎中。

朝中邓太后执政,邓氏兄弟掌握权柄。马融心系朝廷,针对朝政弊端,他用心写就《广成颂》献给皇上,用来规劝,其词甚是恳切、直白。

《广成颂》得罪了邓氏,邓氏认为马融心存讥讽,斥其专权,于是对他厌恶日深,整整十年没有把他升迁。

十年之间,马融仍是尽心做事,从未流露出对邓氏不满之意。他的家人劝他辞官回乡,又说:“得罪权贵,你是再无出头之望了,何必在此受辱呢?有一天若是再生事端,恐怕我们连回乡都不能了,那时岂不更悔?”

马融自有打算,他劝慰家人说:“我的志向还没有达到,辞官只能让我前功尽弃。我不发怨言,忍辱以待,就是为了保住这仅存的官位,以做他日成大事的希望。我心有所寄,这点委屈算得了什么呢?”

马融如此忍受,邓太后还是借故把他免官,放逐回乡。马融骤遭此变,却不是其家人所料之状,他反而豪情陡长,绝无气馁之色。马融对家人说:“邓氏专权,飞扬跋扈,必定不能久长。只要我不坠其志,定有返朝之日。”

马融在乡遍读经书,从不灰心绝望。家人劝他享受清福,勿需操劳,他也一概拒绝,仍似在朝时一样勤勉。许多人笑他痴心妄想,马融只一笑置之。

邓太后去世后,亲政的汉安帝遂又征召马融为官。马融喜泣之下,对前来拜贺的乡亲故友畅言:“身处落魄,牢骚满腹是没用的,我幸有今日,全在我信心不失啊。此乃我多年心得,望与诸君共勉。”

经典释评: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还是因此心灰意冷,怨天尤人。意志的崩溃无助于解脱危难,恰恰相反,它只能让人雪上加霜,方寸大乱,从而使忧患加剧,惹来更多的麻烦。人在不如意之时最需停止抱怨,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时若坚持不住,成功就注定与你无缘了。事实上,只要人的意志不倒,不在失败面前止步,就是成功的资本,柳暗花明的一天迟早会来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