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30天精通儿童心理学
561400000062

第62章 7 现代都市儿童的流行勃—感觉统合失调

第九章7 现代都市儿童的流行病——感觉统合失调

保罗五岁了,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可是近几天爸爸却发现保罗的行为总是怪怪的,动不动就发脾气,总是挑食,而且干什么事动作总是不协调,经常用左手捡掉在身体右边的东西,而不会用右手去捡。幼儿园的老师也说保罗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总是和别人发生冲突。于是,星期天爸爸驱车带着保罗来到阿尔伯特博士的“儿童智力开发中心”。

听了爸爸的叙述,阿尔伯特博士初步判断保罗患有一种“感觉统合失调”症。然后,阿尔伯特博士又对保罗做了一个严密的测量,发现的确是一种“感觉统合失调”症。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器官所得到的信息不能进行正确的组织和分析,以致整个机体不能做出有效动作的现象。感觉统合失调症在生理学上又称为“神经运动机能不全症”,它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一般都发生在孩子的身上。

据研究表明,感觉统合失调有如下表现:

1.身体动作不协调,手脚笨拙。

2.阅读困难,经常从一行跳读到另一行去。

3.计算粗心,而且书写时笔画与部首经常颠倒。画线时,总是偏向上或斜向下。

4.做事或写作磨蹭。

5.胆小怕事,害羞,社交能力差,容易受挫折,缺乏自信。

6.偏食,饮食习惯不好,爱哭闹。

7.经常分心,走神儿,注意力不集中。

8.怕人碰触,攻击性强,喜欢招惹人。

感觉统合失调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主要体现在严重影响儿童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儿童智力开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学习能力和性格上出现障碍,人际关系敏感或社交退缩,心理素质差等方面。

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越早发现、越早矫正会对儿童的成长越有利。如果错过矫正时机,轻则学业受挫,重则性格分裂,毁其终生。

对于那些已经出现轻微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父母不必太着急,只要孩子还没有超过7岁,还是可以帮助他们完成感觉统合过程,解决失调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专家们认为,父母和老师应当为这些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还给孩子游戏的权利。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运用美国学者创立的“运动游戏疗法”帮助这些孩子。

“运动游戏疗法”又称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用游戏治“病”的方法,该疗法通过一些特制的器具,如滑板、滑梯、平衡木、滚筒、独脚凳等,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设立一系列游戏方案,比如用独木桥帮助孩子找到“平衡统合能力”,用滑板梯帮助孩子找回“触觉统合能力”。通过游戏活动,来促进孩子身体和大脑之间的协调功能,帮助孩子找回失落的感觉运动统合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学习困难、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发育迟缓、人际关系淡漠等问题。

另外,父母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做拍球练习,用两个杯子互相倒绿豆或水,用小绒球在孩子眼前晃动,让孩子的双眼随之运动等,这些对于训练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都极为有益。

相关链接:剖腹产儿易患“感觉统合失调”

据《健康时报》报道,北京市海淀区星火小学一年级的常老师发现班里有位学生上课时看似总是认真地听讲,但学习成绩却出人意料地位列全班倒数第一,这位同学运动协调能力也不如同龄孩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常老师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个孩子可能是“感觉统合能力失调”。常老师还发现本校别的班级也有同样的孩子。最让常老师吃惊的是,她发现这些孩子很多都是母亲剖腹产生下的。

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真的和剖腹产有关吗?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王敏娃告诉记者,剖腹产确实是导致孩子统合能力失调的一个原因。

正常经产道分娩的胎儿会受到宫缩、产道适度的物理张力改变等,使胎儿的身体、胸腹、头部有节奏地被挤压,而快捷的剖宫产使胎儿失去了分娩过程中被挤压的经历,缺乏了早期大脑和皮肤的压力触觉感受,从而产生以触觉防御性反应过度为主的诸多的行为问题,容易出现触觉感、本体感以及前庭平衡感的失调,即“感觉统合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