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30天精通儿童心理学
561400000055

第55章 8 为什么孩子总是管不住自己呢

第八章8 为什么孩子总是管不住自己呢

小明是一个聪明伶俐,又很调皮的小家伙,可就是没定性,坐不住,不喜欢学习。星期六晚上,妈妈给他辅导功课。小家伙屁股上好像长了刺,总是坐不住。

“妈妈,对不起,请您停一下,我要上厕所,我想撒尿。”小明一本正经地说。

妈妈正讲得起劲,但儿子要撒尿,没办法。小明得到妈妈的许可,高兴地跑了出去。10分钟之后,才慢腾腾地走了进来。妈妈又给他讲了起来。可没过一会儿,小明又坐不住了。

“妈妈,我想喝水。”小明说。

妈妈知道他这是不想学习,耍花招,就一口拒绝了,“不行,你得听我讲完了再喝水。”

小明显得很不情愿,但没办法。坐在那儿心不在焉,东张西望。忽然传来一阵敲门声,小明看了妈妈一眼,迟疑了一下,马上就站了起来,一边向外跑,一边高兴地喊着:“爸爸回来喽!爸爸回来喽!”

看着儿子的身影,妈妈叹了一口气,无奈地把书本放在桌子上。她实在不明白小明的小脑袋里在想些什么?为什么一学习就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呢?为什么不知道自我控制一下呢?

自我控制是指个体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从事指向目标的单独活动或集体活动。自我控制既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又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工具。儿童要避免社会道德不允许的行为,要完成社会赋予的任务,必须学会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的,它是儿童在后天的环境中,随着认知的发展和教育的影响而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自我控制有一个适宜的度。儿童自我控制过低,常常表现为很容易分心,情绪表现有很多的自发性,无法延缓满足,易冲动,在人际交往中喜欢攻击人。

但是,自我控制并不是越强越好。过度自我控制的儿童表现为有很强的抑制性和一致性(与成人的要求保持同一),没有主见,不分心。过度延缓满足的儿童,对新环境缺乏探究兴趣,情绪表达很少,刻板,不愿直接表达应该表达的需要。这类儿童平时很少在班级、家里惹麻烦,很容易被成人忽视。这样的儿童容易焦虑、抑郁、不合群。

自我控制最适宜的儿童可称为弹性儿童。他们的特点是“管得住,放得开”,能随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的控制程度,在需要控制自己的时候能牢牢地管住自己,在不需要控制时,则能放松自己。这就是平时我们所谓的会学习,也会玩的儿童,他们有很强的灵活性。

小测验:你的孩子能管住自己吗

只有控制自己的冲动,使自己向一个目标前进,孩子将来才能够成功。你可以运用下面的方法,来判断你的孩子是否能管住自己。

情景测验

方法一:幼儿午睡时(已在床上躺好),教师对幼儿说:“我们班又有一件非常好玩的玩具(能活动、能出声),现在小朋友先睡觉,起床以后再看玩具。好,现在请小朋友闭眼睡觉。”待幼儿闭上眼睛后,教师拿出玩具来,以诱惑幼儿。然后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

?坚持闭眼1~3分钟。

?坚持闭眼4~5分钟。

?坚持闭眼6~8分钟。

方法二:组织幼儿进行美工活动,当进行到2/3的时候,教室里出现带有声响的新玩具。教师要求幼儿完成作业后再去玩新玩具。然后观察幼儿的表现:

?放弃作业,立刻去玩新玩具。

?经教师提醒虽能坚持,但草率地完成作业,急着去玩新玩具。

?坚持认真完成作业,然后去玩新玩具。

运用以上方法,你可以判断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强弱,然后根据其表现制订适当的训练方案,提高儿童自我控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