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30天精通儿童心理学
561400000047

第47章 6 对孩子来说,生活就是游戏

第七章6 对孩子来说,生活就是游戏

薇薇一觉醒来,就看见放在椅子上的衣服。她一骨碌翻身下床,试着把背带裤前后反着穿,把袜子套在手上,赤脚穿着左右相反的鞋子。一番装扮后,她总算下楼用早餐了。

妈妈为她准备了牛奶麦片和面包,她把碗里一小片一小片的麦片当做许多在牛奶里游来游去的“小鱼”,一调羹一调羹地“钓鱼”。好不容易吃完了这顿早餐,她又来到洗碗槽边,踮起脚尖,把整个手臂伸进起泡沫的水里搅了又搅。擦干手后,她戴上了外公的鸭舌帽,到门后拿起一把扫帚,在房间里转了一圈,自称是去公园里散步的外公。接着,她又当起了小司机,拖着小板凳满屋子乱跑,一会儿到“动物园”,一会儿喊“车辆转弯请注意”。开完了“汽车”,她忽然又冲进房间拿起一块积木假装接电话……就这样,薇薇度过了一个忙碌的上午。

在儿童的生活中,游戏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游戏是儿童最基本的活动。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性活动,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

随着儿童动作和言语的发展、生活范围的扩大、独立性的增长,儿童渴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是他们缺乏相关的经验和能力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游戏也就成了儿童参加社会实践的一种方式。儿童游戏的需要是一种社会性需要。游戏的需要不受食物性驱力的支配,也不是儿童的本能活动,他们并不是天生就会做游戏的。

儿童各种游戏的内容来自其周围的现实生活。例如角色游戏“娃娃家”、“汽车”等,结构游戏“造新房”等,智力游戏“什么车开来了”等,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都是以儿童在社会生活中经历过的某些事物为素材的。同时,游戏的规则总是要反映现实生活的实际要求。当然,这种反映不是原原本本地照搬生活,而是儿童根据他们对生活的理解,按照自己的愿望,将生活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创造性地反映在游戏中。

游戏在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可以在游戏里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扮演各种角色,体验各种思想和情感。通过游戏还可以教会儿童如何在游戏集体里发挥自己的作用,如何与别的儿童合作得更好。

除此之外,游戏在发展儿童的自我控制、活动方式以及改造儿童的问题行为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育儿启示:玩耍是在“演练”交往

小波特别爱在家里玩玩具,因为玩得专心,有时连妈妈叫他都听不见。妈妈想让小波到外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可是妈妈发现小波好像更迷恋玩具,每当妈妈让他外出时,小波还表现出有些不情愿。妈妈很不理解,小波这是怎么了?

其实,孩子的玩乐没有大人那么强的目的性,他们只关注玩的过程,体验快乐情绪本身就足以了。在家玩玩具和外出找小伙伴玩,都是孩子们的活动方式,不能说哪个更好。

玩具是孩子幻想中的玩伴,无生命的玩具在他们看来和真实的小朋友是一样的。4~5岁左右,玩具依然是孩子无伙伴时的假想伙伴,最长不过两年,他就会跨过以独自玩耍为主的阶段。

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摆放着玩具,或者指挥着打仗,或者和小动物对话,孩子不是单纯地玩,他是在“演练”将来怎样与人交往。在家玩玩具和外出找小伙伴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还是爱玩什么就玩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顺其自然是上策。家长可以适当引导,但不要勉为其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