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30天精通儿童心理学
561400000038

第38章 2 外貌和体格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吗

第六章2 外貌和体格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吗

明明因父母搬家,换到一家新的幼儿园。第一天去的时候,妈妈为他换上新买的衣服,还给他几块很好吃的巧克力,明明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新的伙伴中间。

可妈妈下午来接明明回家时,却惊讶地发现明明的新衣服已被撕破,脸上还有一块青肿。明明一见到妈妈就“哇哇”地哭出来:“妈妈,他们笑话我,说我瘦,说我矮,我不喜欢他们。”

妈妈望着抽抽搭搭的明明,说不出话。是啊,明明在班里一直是最瘦最矮的孩子,妈妈经常要去拜托幼儿园的老师多保护明明,但明明已经5岁了,不能总是受到特殊的保护,该好好想个办法了。

于是妈妈先带明明去医院检查身体,但医生说明明的身体没有什么问题,医生建议明明多运动,这样才能让明明强壮起来。于是妈妈给明明制订了详细的运动计划。半年后,明明比以前强壮了许多,虽然不胖,但很结实,也很精神。“我是班上最有劲的男孩子,现在谁也不敢欺负我了。”明明自豪地对妈妈说。

运动不仅改变了明明瘦弱的形象,而且也改变了他的个性。以前明明很内向,缺乏自信,很少主动参加班上的活动,现在明明经常主动参加一些活动,而且也比以前自信多了。

体貌、体格指的是一个人的面部特征、身高、体重与身体的比例。体貌与体格是影响个性的间接因素,因为体貌和体格会影响到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对自己的反应。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有些长得俊俏的人常常为自己的容貌出众而自鸣得意,也比较自信;而有些长得丑陋的人,或者身体有缺陷的人,往往为此苦恼、愁闷,容易滋长否定、消极的情绪。但是,这并不是说外貌特征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个性。外貌在个性发展中究竟占有什么样的地位,是产生积极的影响还是消极的影响,取决于儿童所处的环境中的其他人,尤其是在儿童心目中有权威的人对儿童外貌的看法,以及儿童本人其他的一些个性特征,特别是一个人的能力和理想。一个外貌很美的儿童可能由于家庭不安宁、父母教养不当、学习成绩不佳以及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等原因,变为一个缺乏自信、依赖性极强的人;而一个身体有缺陷的儿童,如果得到家庭和集体的温暖与帮助,对人生价值有一个正确的看法,发愤图强,事业上取得成就,就会赢得人们的尊敬。

有些研究表明,正常儿童的身体体格与个性特征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其中有研究材料指出:个子矮小、协调性较差、体质相对比较羸弱的儿童倾向于害臊、胆怯、消极、忧愁。对照之下,那些同年龄中长得高的、强壮的、精力充沛的、协调性好的儿童往往是爱开玩笑的、自我表现的、健谈的、有创造性的。

事实上,体格对个性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社会因素对个性的发展才起决定性的作用。谢尔登的分类并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大部分人并不能用体格来预测其个性特征。但是他的理论简单方便,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正是这一点,也表明其理论的简单化和绝对化。对于人类复杂的个性而言,是绝不可能仅仅由体格来决定的。

相关链接:性别教育从小开始

2、3岁正是儿童性别确认的关键期,此时让孩子准确无误地认定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十分重要。孩子3岁时,父母就应该明确告诉男孩,长大后他会像爸爸一样是男人;告诉女孩,长大后她会像妈妈一样是女人。

此外,父亲可让儿子帮助他擦洗自行车或汽车,修理损坏的生活用具;还可利用节假日带儿子去爬山、游泳、玩滑板等,以此来锻炼他的勇敢、坚强、大胆的男性心理特征。母亲可让女儿帮助她收拾房间、打扫卫生、洗手帕等;还可带她到公园去赏花、看风景,教她剪纸、绘画、浇花等,以陶冶女孩温柔、细致、灵巧的女性心理特征。

现代研究认为,健康的人格应该兼有男性和女性的气质,这样的人才能更灵活自如地表现自我和适应环境。当孩子经常表露出不当的性别角色倾向时,如男孩说话嗲声嗲气,喜欢涂口红、染指甲时,家长就应予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