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30天精通儿童心理学
561400000019

第19章 11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第二章11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鹏鹏是个4岁的小家伙,特别招人喜欢,一天,家里来的一位客人问他:“嘿,鹏鹏,你有兄弟吗?”

“有。”鹏鹏很自豪地说。

“他叫什么名字?”客人问道。

“他叫龙龙。”鹏鹏说。

“那,龙龙有兄弟吗?”客人故意逗小家伙。

这下可把鹏鹏难住了,龙龙有兄弟吗?他很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很肯定地说:“没有!”

看到鹏鹏的回答,你一定会觉得很好笑。但是,如果你也只有4岁,那么你的回答很可能会和鹏鹏一样,因为此时的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由于2~7岁的儿童的心理表象与直接知觉到的事物的形象联系十分直接,也十分密切,因而形成了这一时期思维另一个特点:自我中心。所谓自我中心就是指儿童往往只注意主观的观点,不能向客观事物集中,只能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

皮亚杰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来测验儿童的自我中心的思维特征:布置一个风景秀丽的假山模型,模型包括三座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山,先让儿童从四个方面仔细进行观察,而后交给儿童四张这座山的侧景照片。实验者再让一个布娃娃在山的各处走动,当布娃娃停留在山的某一侧面时,令儿童从四张照片中取出一张布娃娃面对的山的风景照。结果,受试儿童取出的照片并不是娃娃面对的那座山的照片,而是他自己面对的那座山的照片。这个实验说明,幼儿还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观察世界、分析问题,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幼儿有自我中心思维的特点。如幼儿知道自己有个哥哥或姐姐,但不知道他的哥哥或姐姐是否有(他)弟弟。又如,儿童很早就能认识自己的左右手,却要隔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分清别人的左右手。

育儿启示:帮孩子走出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儿童早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帮助儿童走出自我中心,父母需要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在正确认识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父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

1转移家庭注意的焦点。为了避免孩子的自我中心,父母应有意识地转移家庭注意的焦点,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一个人,一个与其他家庭成员平等的人。这样就会使孩子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也看到别人。

2引导孩子设身处地地想到别人。帮孩子走出自我中心,需要父母的引导。作为家长,应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和比喻等手段引导孩子认识他人、理解他人、同情他人,促进孩子从“自我”走向“他人”,由自己想到别人。

例如,一对父母带着孩子去拜访朋友,朋友家的孩子正在吃苹果,朋友就叫自己的孩子拿一个苹果给来玩的孩子吃,但孩子不肯,朋友就开导他说:“小朋友到我们家来玩,我们应好好地招待人家。如果你去别的小朋友家玩,人家只顾自己吃东西而不给你吃,你会高兴吗?”孩子说:“不高兴”。朋友接着说:“对呀,所以我们要给小朋友吃,他才会高兴呀。”通过一个比较,朋友家的孩子就拿出苹果了。

3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过度保护、封闭,会使孩子失去与他人游戏的机会,也会使孩子失去认识他人价值的机会。在集体活动中,能使孩子品尝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意义,从而走出自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