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560000000007

第7章 1廉颇老矣,白起何罪

第一篇第二章铁血战国,一个男人的时代

战国时代,“战”字为主,诸侯列国打的你死我活不可开交,在那个民不聊生的时代,也造就了不朽的传世英雄。战争作为推动人类进步的一种手段,乱世出英雄,最乱的世道当然出最杰出的英雄。战国,这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战乱年代,造就了历史上少有的英雄。战火纷飞,在弥漫的硝烟中走来的首先是战功赫赫的名将,是他们导演了各国间的一场场厮杀。国家之间的竞争,增强了对士人的需求,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战国四公子,源源不断地为本国提供各种人才。各国之间的外交战也相当激烈,纵横家于是大行其道。当然,给战国抹上一抹悲情色彩的还是刺客。“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无疑成了豪杰辈出的战国年代的主打歌。

1廉颇老矣,白起何罪

战国,一个男人的世界。在那片阳光灼热的天地中,每个人都拥有置身死地的决绝和义无反顾。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不做忠臣就只能当奸臣,不当君子只能成为小人,在道德伦理随着游戏规则的失去也彻底无效后,现实人性的弱点全部暴露无遗。

面对纷乱的时局,很多人都无从适应,而只有白起,他却有了一种生逢其时的感觉,在这个男人的骨子里,性格里,一直燃烧着离经叛道的火焰,在战国那条布满了荆棘坎坷的道路上,白起在选择当庸人还是做传奇这个问题上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这个男人巧妙的利用那个时代纷乱无章的局面,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因为在他的蓝图中为自己设计的定位绝对不是一个只求衣食温饱的碌碌无为之辈。

史书记载:“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白起创造了战国军事史上的很多奇迹。白起一生共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余万。在整个战国期间战死的两百万人中,白起歼灭的人数占据二分之一。白起共攻六国城池大小七十余座,从来没有打过败仗。白起曾指挥许多重要战役,他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伊阙之战又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白起用兵“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而最令白起声名大噪的战役则应当属长平之战,在那次的战役中,白起真增做到了传说中的临危不乱,镇定自若。

而长平之战不但是白起走上历史舞台的跳板,也是廉颇的巅峰之役,作为赵国的将领,廉颇骁勇善战,在他为赵国效力的那四十多年里,建立下了不少的功勋,同样都是战功赫赫,同样都是德高望重,这样的两个人相遇在一场无法避免的战役中,结果会是谁胜谁败都无法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场生死之战,关乎的不止是国家,而是历史最终的走向与前途。对于白起来说,做一个真正的男人应该是隐忍而莫测的,在旁人揣摩不定的目光中,白起将一桩又一桩的军事战役完成的天衣无缝,而为此,白起也在众人的崇拜目光中得意了许久,效忠于一个强大的国家是白起的优势,他完全可以凭借着这个国家的实力一步一步的登上自己想要到达的巅峰,在他的荣誉背后,有着强大的支持力。

而与白起不同的是廉颇所在的赵国,在当时已经不再是秦国的对手了,面对国家一统的大趋势下,廉颇虽然有心,但却是无力,秦国的强大是他所不能改变的,而他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不断的强大自己,令赵国有喘息之机。

公元前260年,秦派左庶长王龅攻韩,夺取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驻兵于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长平村),以便镇抚上党之民。四月,秦攻赵。廉颇便是在这个时候遇上了白起,作为对手,他们旗鼓相当,如果生在同一个国度,或许他们还能成为惺惺相惜的朋友,可惜命运总是难测。

在廉颇的阻挡下,秦国的军队无法前进,然而战场永远不单是靠武力来解决问题的,秦国的反间计离廉颇被赵括换下,廉颇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战果一朝毁灭,廉颇有勇有谋,而赵括只会夸夸其谈,在最后的关头,赵军大败,白起成了最后的胜利者,俘虏了赵军四十万的兵士。

“赵卒反复,非尽杀之,恐为乱。”白起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以绝后患,所以长平这个地方成了赵国人的耻辱与伤心之地。

白起在战场上风声水起,但他却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和廉颇面临同样被离间的命运,不过他比廉颇更为悲惨,白起在长平之战后因和秦昭襄王在是否再次攻赵的问题上发生分歧,被王陵取而代之。

后来王陵攻邯郸失败,白起幸灾乐祸,在之后秦王打算起用他时,他却摆出了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说了许多不合时宜的话,这些话被当时的秦昭王听到后,勃然大怒,免去白起官职,降为士兵,迁居阴密(今甘肃灵台县西)。后又怕白起不服,于是昭王派使者拿了宝剑,令白起自裁。白起手持宝剑,仰天长叹:“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然后伏剑自刎。一代名将就此谢幕。白起死非其罪,秦人很怜惜他,乡邑地方都祭祀他。

白起的死只能怪他自己自高自大,没有真正认清楚自己的地位,而同样是被罢官的廉颇没有遭到灭顶之灾,但却并不比白起幸运,作为赵国唯一的良将,他多次被启用,但也多次被罢免,在他老年之后还被迫离开故土,背井离乡,逃奔到魏,不被重用,后辗转至楚为将。

但廉颇一直没有忘记故国,在楚国的日子里,他一直“思用赵人”,但赵国终究未能重新起用他。一代名将就这样在抑郁不乐中,最终死在楚国的寿春(今安徽省寿县)。

有时候,死亡或许是最轻松的选择,而活着则是负累,不论是廉颇还是白起,也不论他们是活还是死,在战争大败之后,必须要面对社会舆论和现实残酷的双重挑战,虽然他们常为胜利将军,但失败总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他们的生命在战火的淬炼下变的足够强健,所以才能在如此的重压之下依旧坚韧。

但早早的脱离那个是非之地,对他们也算是好的结果,当然战争不会因为他们两个人的退场而结束,历史也不会因为他们两个人的黯然离场而终至,在战国时期的名将数不胜数,只是廉颇和白起,他们作为对手,有着许多的相似,也有着许多的不同。

麻辣说史:

撇开赵括和白起,让我们想一下因为这两个人被坑杀的四十万赵国士兵。千百年来,史书记载这四十万人的被坑杀导致了赵国从此一蹶不振。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不知道他们如何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一些时刻,在这一段时间里有什么样的挣扎。那些坑杀直接参与者的秦国士兵,当他们接到这样的命令的时候,是否觉得这样做太过残忍。但是,由于历史的关注点往往在于宏大叙事,我们对于这些基本人性的东西一无所知,对于生命的沦落我们也很少给予同情。对于古代,动辄打仗的社会现实,作为一个小老百姓可真是不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