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非常皇帝非常人生
5576200000007

第7章 第一编品读胡亥(7)

赵高为什么要导演这场“指鹿为马”的丑剧呢?这是有其险恶用心的。一个臣子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往往易生反叛之心,妄图取而代之。赵高自然也不例外。不过却不能保证朝中的大臣都服从自己,于是赵高精心炮制的指鹿为马事件。他想借此检验一下人心向背,进一步清除异己分子,巩固自己的势力,为篡位扫清道路。此外,他还可以从中了解到胡亥对自己的信任程度,以便伺机而动。果然,这件事以后,朝中上下莫不噤声,都看赵高的眼色行事,任其为所欲为。此时的天下局势已经越来越乱,咸阳城外,已到处卷起了亡秦风暴。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刘邦领导的反秦义军以更加迅猛的势头继续战斗。秦二世三年巨鹿(今河北平乡县西南)一役中,秦军主力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精锐尽失,大将王离被擒,章邯也连连上书请求支援,最后求助不成,恐朝廷降罪,率12万大军投诚。以前被合并了的燕、赵、齐、楚、韩、魏的宗族子弟纷纷自立为王,自函谷关以东的许多大秦官吏也因为秦二世的****而反叛,加入诸侯国中。刘邦带着数万兵马迂回进入武关(今陕西商洛县西南丹江北岸),为了早日攻克咸阳,他派人暗中与赵高联系,希望赵高能做内应。大秦将灭,纸中难以包火。赵高畏惧秦二世知道了事实,便称病不上朝。秦二世胡亥是不是已经嗅到了秦朝即将灭亡的气息了呢?秦二世胡亥见赵高经常不上朝,躲避着自己,已经隐隐察觉发生了大事。这种潜藏的担心化为恶兆在他梦中出现:自己的马被一白虎咬死。胡亥被这怪梦搅得心如乱麻,于是找来太卜为自己占卜。太卜说是因为泾水有鬼怪做祟。胡亥便搬到了忘夷宫居住,大行祭祀。但是章邯的倒戈给摇摇欲坠的秦王朝一个沉重的打击,胡亥终于还是知道了一切。他寝食难安,日日斋戒于望夷宫,惶惶不可终日。派使者质问赵高:“丞相不是总说关东盗贼不能成气候吗,令天怎么会到了这种地步!”赵高听了大惊失色,知道胡亥对自己已经产生了怀疑与不满,若不尽早下手,只怕日后夜长梦多。于是秘密与弟弟赵成和女婿阎乐商议对策,制定了弑君政变的计划:由咸阳令阎乐率领手下士兵装扮成山东农民军攻打望夷宫(今河南咸阳市东北泾河南岸),以郎中令赵成为内应,赵高则负责指挥全局。一切安排妥当后,赵成便派人在宫内散布谣言,假装说有盗贼,命令阎乐发兵追击,致使宫内防守空虚。同时,阎乐指使部分亲兵,化装成农民军,将自己的母亲劫持起来,暗中送到赵高家中,一边又率千余人以追贼为名直逼望夷宫而来。他们冲到宫门前,大声向守门官吼道:“强盗进了宫门,你们为何不抵挡?”守门官莫名其妙,问:“宫内外禁卫森严,怎么会有贼人进宫呢?”阎乐不容分辩,手起刀落,杀死了守门官,冲进了望夷宫。逢人便砍,见人放箭。一时宫中血肉横飞,惨不忍睹。赵成和阎乐冲进胡亥内宫,一箭射在他坐的帷帐之上。胡亥大怒,叫人缉拿,哪知道宫中早已乱成一团,左右侍卫个个吓得目瞪口呆,全身瘫软,一个宦官因为害怕而没有逃走,被胡亥喝问:“你怎么不早告诉我呢,现在弄成这样,我该怎么办!”宦官鼓起勇气说:“奴才不敢说话才能活到今天。否则,早就杀死了,还能站在这里吗?”胡亥听了这话,这才幡然醒悟到自己的****早已为自己掘下了坟墓。此时,阎乐已经冲到胡亥面前,声色俱厉地数落着胡亥的罪名“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一口一个“足下”,再也不把胡亥这个皇帝放在眼中,胡亥也自知罪孽深重,但是仍旧希冀能够见到赵高,盼赵高念在自己平时对他的恩宠份上可以让自己保命,当个郡王;阎乐不许,胡亥便又求为万户侯,阎乐也不许;最后胡亥又求能跟妻子一起如同以前诸侯国中的公子一般被贬为百姓,苟且偷生。阎乐仍不许,说自己是受命于赵高,为了天下而铲除暴君。听了这话,胡亥才知道原来自己一直敬重和信任的赵高便是幕后黑手,而自己竟然还妄图见他而得以保命,一切竟是如此荒唐可笑。到了这时,胡亥恐怕还想到自己当初不该听从赵高之言违背秦始皇遗命,诛扶苏而登天子位了。念及种种,胡亥顿觉生无可恋,便拔剑自杀了。胡亥死后,赵高召集诸大臣公子,宣告二世伏诛,并说现在天下六国复立,秦国土已小,实际上已经不是秦皇朝而是一个小小的秦国了。如果还想要称帝自然不可,不过可以称王。然后立了公子子婴为王。胡亥是赵高听话的学生,但是这个公子子婴会像胡亥那样当个听话的傀儡皇帝吗?子婴早在当公子期间,就已耳闻目睹了赵高的种种罪行。现在被赵高推上王位,知道自己不过乃是一个傀儡而已。子婴不愿再重蹈胡亥的覆辙,便与自己的儿子商量说:“赵高杀了二世,怕群臣诛杀他,所以才假装要立我为王。而且他与楚王有约,要灭掉秦朝的宗室取而代之,他现在命我在宗庙中斋戒,其实是打算在宗庙中将我杀掉。我假装说自己有病不能去,赵高肯定会亲自来,他一来,我们就杀掉他。”果然,赵高见子婴不听自己的命令,装病在家,就亲自到他家中兴师问罪,“宗庙重事,王奈何不行?”一语未了,遂被子婴刺杀。后子婴随即召群臣进宫,历数了赵高的罪孽,并夷其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赵高卑鄙无耻,依靠弄虚作假、伪装忠信,骗取了胡亥的信任;又利用权势,安插亲信,排除异己,陷害忠良,一步步地建立起了自己的权威,最终还是得到了他应有的下场。赵高死后,衰败不堪的秦王朝也未能挽回覆灭的命运。“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子婴即位仅三月有余,刘邦就从上(今陕西西安东南)进入了咸阳。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在自己的颈上系上绳子,乘坐着白马素车,捧着皇帝的玺符,恭敬地献于前来的刘邦。中国封建史上第一个皇朝就这样走向了它的尽头,妄想千秋万世统治天下的秦始皇绝没有想到自己的大秦天下只存在了十五年便亡在了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胡亥手中。明人杨慎将秦朝的统治形象地比喻为“不啻石火之一敲,电光之一瞥,吹剑之一吷,左蜗之一战,南槐之一梦也”。胡亥死时只有二十三岁,仅仅当了不足三年的皇帝,后来以黔首(即百姓)的身份被埋葬在杜南(现在西安西南)的宜春苑中,他的墓呈半圆形,封土卑低,与它东南面的西汉宣帝刘询的陵墓——杜陵和宣帝许后的少陵那种高耸的封土相比,显得备荒乞怜。这座墓一直没有正式的墓碑,一直到清朝乾隆四十一年陕西巡抚华沅才命人立了一块碑,碑的正面用隶书书写了“秦二世皇帝陵”几个大字,碑后是阴刻《夜役说》,为生员周新命于清朝嘉庆十年所书。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就尽被这荒草萋萋的古墓默默述说着。他的墓有如他的生平,充满了屈辱和悲凉。

秦亡解读

秦朝一如史学家柏杨揭示的那样:“帝国的领导人,上至嬴政大帝,下至包括宰相李斯在内的高级官员,都精力充沛,具有活泼的想像力。……做出几乎比此后两千年大多数帝王所做的总和还要多的事。”同时秦始皇还创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帝国体制,一个管辖全国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帝国的整个官僚体制可谓相当严谨。可惜,秦朝对于官吏的管理很苛刻,制定了很多处罚官吏的法令。官吏犯法,不是像西周那样享有特权,而是加重处罚。

《云梦秦简·为吏之道》载:“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无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但是事与愿违,由于秦朝的地方官吏多为军人(如灭韩的将领叫内史腾,之后即为秦守韩地),他们缺乏应有的执法素质,手段粗暴,滥用权力,鱼肉百姓,“刑人不能极”。比如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便是因押解他们的那两个将尉用刑严苛所致(“吴广忿圭尉”,“尉果笞广”)。正因为这样,在陈胜起义之后,“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甚至有的秦朝官吏已经表明态度要依从起义转而伐秦,百姓仍然不原谅他们。另外,秦帝国大搞工程建设,修建皇宫,修建皇陵,修筑长城,修造驰道。这些工程规模浩大,必然要耗费惊人的财力、物力,这些都需要有强大的税收来源支撑。秦朝的赋税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秦朝祚命虽短,却已大演宦官乱政的把戏。秦始皇在位时,就很宠幸宦官赵高。秦始皇死后,赵高权倾朝野,指鹿为马。建设皇帝政治功劳最高的文官李斯和处于军事重要地位的武将蒙恬先后被赵高谗害,帝国文武两方并失依据,造成严重的内部衰乱。后来,赵高更是野心勃勃,极尽谗言,游说二世胡亥怠政,图谋取而代之。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赵高极力对胡亥瞒天过海,致使因为情报的堵塞,帝国失去了及时平乱的时机。当胡亥责难赵高时,赵高就指示亲信在望夷宫逼杀秦二世,又以继任的秦贵族子婴“以空名为帝,不可,宜为王如故”,取消帝号。难怪有人认为:秦朝非亡于六国旧势力,也非亡于秦统治者自身,而是亡于后院起火。如果不是赵高,胡亥不可能当皇帝,而以他的品性是可以在仁厚的扶苏手下当一个生活无忧的安乐公子的,只可惜秦的残暴导致复仇者赵高混迹宫廷之中,把仇恨的种子种在了老实的胡亥身上,然后诱使这傻孩子一步步将自己最尊崇的父亲创下的大秦帝国引向毁灭的道路。历史不一定只由大人物造就,往往却是被一些卑贱的小人物扭转了历史的方向。赵高利用胡亥这个棋子成功地毁灭了大秦帝国,而胡亥也因为赵高成了中国历代皇朝开车伊始的亡国之君。

胡亥大事记

公元前210年

⊙七月,秦始皇巡游,死于沙丘。李斯、赵高立始皇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

⊙九月,葬始皇于骊山。

公元前209年

⊙七月,陈胜、吴广起义于蕲县大泽乡,旋入陈,陈胜称王,号张楚。

⊙九月,刘邦起兵于沛,称沛公。项梁与兄子羽起兵于吴。是后,齐、赵、燕、魏等六国后裔也纷纷起兵反秦。

公元前207年

⊙项羽率军渡漳河救赵,于巨鹿大破秦军,是为巨鹿之战。

⊙赵高杀秦二世胡亥,立子婴,贬号为秦王。秦朝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