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在成长的阶梯上:一个故事影响你的一生
5567800000011

第11章 一定要向海外发展

文/佚名

如果你也有这种一定要成功的坚定信念,努力吸取知识,一步一步向前,有一天你会发现,成功的大门就在眼前。

几年前被《财富》选为亚洲首富的李嘉诚,业务遍及20多个国家,员工近8万人。

70多岁的李嘉诚,曾这样畅谈学英文的经验:“我的英文就不算好,由ABC开始,还未学到Z,日本鬼子的飞机就已经到处放炸弹。正规教育我受过很少,但非正规的教育我肯学。”

1939年。日军犯境。当小学校长的父亲带着李嘉诚逃离赴港。翌年父亲患上肺病。一个周末的下午,他到医院探父,想逗病危的父亲高兴:“英文也不算难,我读一段给你听。”爸爸听罢,满面哀伤,“因为他知道我很喜欢读书,但当时环境不允许。”李嘉诚语带哽咽地说。

“我的英文是一个同屋女孩教的,我则教她数学。”父亲临终前一天,发觉没有任何财产可以留下,只好反问爱子可有话跟他说。李嘉诚很自信地应许父亲说:“我相信我们一家人一定会生活得好好的。”为了实现诺言,李嘉诚使出狠劲,一边当推销员,一边上夜校学英文。他用报纸练字,一面写满了,又翻过另一面再写,直至整张纸写得皱皱烂烂为止。

22岁时,开了塑胶厂,他深信到26岁,存够钱,凭着恶补的英文,可以考上大学。岂料一个大户破产,毁了他的梦。但苦学的英文为他打开成功之门。

20世纪50年代在做塑胶花时,他坚持订阅全世界最新的塑胶杂志,第一本是美国杂志ModernPlastics(《现代塑料》),他又飞到英美参加塑胶展,掌握最新形势。

在外国杂志中,他留意到一部制造塑胶瓶子的机器,但从外国订制太贵了。于是他凭自学的英文就研制了这部机器。李嘉诚说:“它至少让我赚了几万港币。”他开始请私人老师,每天7时上班前,教他英文。

他的发达和刻苦学习是分不开的。

20世纪80年代初中英会谈期间。不少公司都停留在业务本地化的阶段,但李嘉诚考虑的是,公司要发展得大,就一定要向海外发展。他并没因自己带潮州口音而回避讲英语或回避请洋人,由开会到接受访问,只要对象是洋人,他一概英语对答,无须翻译。

但他总嫌自己看英文看得慢,遇有好文章,有时会中译后才看。几年前到剑桥大学领取荣誉博士学位时,他遗憾地说:“如果是我自己读过来的,我会开心很多。”

坚持、自信、艰苦奋斗、虚心好学,李嘉诚凭着自己的好学进取走到了今天在全球都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你也有这种一定要成功的坚定信念,努力吸取知识,一步一步向前,有一天你会发现,成功的大门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