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亲子共读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5547600000015

第15章 提升国学修养的中华成语故事(2)

苏秦用功读书,经常彻夜不眠。读到深夜,实在疲倦,快要打盹的时候,他就咬紧牙关,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去,刺得鲜血直流。他用这种特殊的办法,振作精神,驱逐睡意,坚持学习。后来,苏秦终于成为战国时代着名的政治家。

汉朝有一个人,名叫孙敬,他非常勤奋好学,喜欢读书,从早读到晚,很少休息,经常读到深更半夜。

夜间读书时间太久,就会打起盹来,影响学习,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很特别的办法,他找到一条绳子,一头拴住屋梁上,另一头拴住自己的头发。读到疲劳打盹的时候,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通过拉疼头皮,使自己清醒过来。

由于孙敬刻苦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成为战国时代着名的政治家。

边读边想:“头悬梁”的故事出于晋人张方所着《楚国先贤传》;“锥刺股”的故事出自《战国策·秦策一》。人们根据这两个故事概括出“悬梁刺股”一句成语,用来比喻发愤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218图穷匕见

战国后期,燕国经常受到秦国的侵略,燕国的太子丹,为了要报仇,就派遣侠客荆轲秘密去刺杀秦王,即后来的秦始皇,但是,若想见到秦王是极不容易的,所以燕太子为他准备了两件礼物,送给秦始皇,以便获得见面的机会。一件是秦国逃亡将领樊於期的人头,另一件是督亢地方的地图,这两件东西就是秦始皇急于得到的。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着礼物去见秦王,秦王接见了他。荆轲当着他的面,打开地图,于是裹在地图中的短剑,就露出来了。荆轲一手抓住秦王的衣袖,一手举剑便刺。但是他没有刺中,秦王慌忙拔剑,一时又拔不出来,吓得他绕着柱子跑。荆轲紧紧追赶,朝廷上的大臣们慌了手脚不知如何应付,他们手中都没有兵器。卫兵又全在殿下,没有命令不得上来。这时秦王的侍医夏无且急挥药袋抽打荆轲,秦王拔出剑来刺荆轲左腿,荆轲向他抛出匕首,没有击中,结果被秦王擒住。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图穷匕见”这句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后来人们用来比喻形迹败露。事情发展到后来本意或真相就显露出来了。

219裹足不前

李斯是战国末年的楚国人,他很有学问,到秦国后为秦始皇出了不少主意,秦王任命他为长史,后来又拜他为客卿。可是不久秦国的宗室大臣们对秦始皇说:“凡是各诸侯国来到秦国做事的人,大多数是来分裂离间秦国的,赶快地把他们赶走吧!”因为李斯也不是秦国人,当然也在被驱逐之列,于是他赶忙给秦始皇写一封信,劝他不要这样做。

李斯在信中说:“不问这种事情可不可以,也不管对错,就把所有来秦国的客人都赶走,是不对的。我听说地广才能粟多,国大才能人众,兵强才能出勇。泰山不舍弃细微微的泥土,才能那样的大;河海不拒绝细流,才能那样的深;帝王不断吸收广大的人才,才能获得成功。今天把宾客都赶跑了,天下有才能的人不敢朝秦国看,裹住双脚不敢进入秦国,必定会损害自己而有利于仇敌,到头来弄得国家内空虚而软弱,国外仇人更多而且强盛,秦国的危机就要到来了。”

秦始皇听信了李斯的话,废止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后来又任命他为秦国的丞相。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李斯列传》,后来人们便将“裹足不入秦”变化为“裹足不前”一句成语,形容停步不进。

220指鹿为马

在秦朝二世的时候,赵高做丞相,他想篡位作乱,但恐怕其他大臣反对,就想了一个主意,测验他们一下。一天,他牵来一只鹿,献给秦二世,说:“我送给您一匹马。”秦二世笑着说:“丞相,你弄错了,把鹿说成马了。”赵高就问大臣们:“你们说这是鹿,还是马?”大臣们有的不作声,有的说是鹿,那些顺从、巴结赵高的,就说是马。后来赵高把不跟着自己说马的大臣,找借口处罪了。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后来,人们使用“指鹿为马”这句话作为成语,比喻有意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221取而代之

项羽又叫项籍,他的先代都是楚国的名将,因为有战功而被楚王封在项城县,所以他们就姓项。

项羽少年时期,曾经去读书,结果读了一段时间,觉得没兴趣,又改去学剑术,结果也没有学成。他的叔父项梁为这件事情很恼火,骂他没有出息,可是项羽却说:“读书不过是记个名而已,剑术学得再好,也只能是一个人作战,不值得学习。我要学习率领万人作战的本事!”项梁听了这话,心里挺高兴,就教给他兵法。

一天,秦始皇出巡到会稽,渡江塘江,项梁和项羽一块出来观看。项羽看见秦始皇的车驾浩浩荡荡、威仪非凡,便用手指着秦始皇,对项梁说:“我们可以代替他!”项梁听了这话,慌忙堵住他的嘴,说:“可不要胡说八道,这是要灭掉九族的大罪啊!”

从此,项梁心里特别喜爱项羽,以为他日后能够做成大事。项羽二十几岁以后,身体长得健壮、高大,力气过人,能把做饭用的大鼎举起来,当地的青年人都非常畏惧他。

不久,陈胜举兵起义反秦,项羽便跟项梁在会稽响应,杀了太守,领兵抗秦。后来,大破秦兵,杀了秦王子婴,自称西楚霸王。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取而代之”这只句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来的,原意是夺取别人的地位而代替他,后来则用它表示拿这个取代那个,与原来的涵义已经不同了。

222先发制人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发动农民大起义,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一些地方官吏,也都乘机起兵反秦。

会稽郡有个长官,名叫殷通,他平时与项梁、项羽很好,他仰慕这叔侄二人名气。为了乘势争权,殷通将项梁、项羽请来,共商大事。

项梁说:“长江南北一带全都反起来了,这是推翻秦王朝的好时机啊!我听说,先动手就能制服别人,后动手就要被人家制服。”

殷通希望他们叔侄俩共同领兵起事,为自己效劳。可是,项梁野心很大,他不肯当殷通的下属。他觉得殷通无能,成不了大事,便暗示侄儿项羽杀了殷通。

殷通被杀,官府中的衙役见项羽勇猛,都不敢反抗,愿意服从他指挥。于是,项梁在吴中举兵,收编了郡下属县的兵丁,率领八千多人的部队,举起反秦大旗,向北方进军。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汉书·项籍传》,书中记载说:“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成语“先发制人”即由此而来,原来是说战争中的双方,先发动的处于主动地位。后来,则泛指先下手争取主动。

223四面楚歌

秦朝末年,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展开了争夺天下的战争。开始,西楚霸王项羽指挥作战很顺利,打下不少胜仗,因此非常骄横。后来汉军的韩信登台拜师,在九里山摆下战场,将楚军团团围困在垓下,也就是现在安徽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

楚军受到汉军的重重包围,粮尽援绝,形势危急,因此项羽十分忧虑。一天深夜,他正在帐中考虑怎样突围,忽听四面八方传来阵阵楚国人的歌声。项羽大惊,忙问:“汉军把楚国都占领了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楚国人唱歌呢?”其实,他哪里知道,四面八方的楚歌并不是楚国人唱的,而是刘邦命令汉军的士兵们唱的。原来这是一个计策,因为楚军大多数都是楚地人,他们听到楚地民歌,就以为地都已失守了,于是思念起故乡,涣散了军心,就失去了作战能力。

汉军唱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到项羽帐中。项羽心乱如麻,十分焦急。当天晚上,项羽带领一支军马突围南逃,刘邦派兵追赶。项羽逃到乌江边上,走投无路,拔剑自杀。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后来人们就用“四面楚歌”这句成语,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处境。

224卷土重来

杜牧是唐朝的着名诗人,他曾经写过一首题为“题乌江亭”的诗,诗中写道: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诗中说的是楚霸王项羽的故事。秦朝灭亡以后,楚汉相争,项羽被刘邦打败了,退到乌江。乌江的亭长早已为他准备好了渡船,劝他赶紧过江。亭长说:“江东虽然小,只有千里地方,几十万人口,可是也足够容纳您的了,请您赶紧渡江,现在江边只我有船,一会儿,即使汉军赶到他们得不到船,也是无法追赶过江的!”

可是项羽不肯上船,他苦笑着说:“这是老天叫我死,我么能渡江而走呢?况且当初我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现在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使是江东父兄可怜我、宽恕我,我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就是他们嘴上不说,我心中也感到羞愧呀!”说罢,他将自己骑的千里马送给亭长,转身去与汉军短兵相战,独自杀死汉军几百人,自己身上也负伤十几处,最后自刎而死。

杜牧游历到这里,看到乌江上的亭子,想到项羽的死,还很为他惋惜:如果你当时跑到江东,也许会卷土重来呢!

北宋的王安石也写过一首《乌江亭》诗,说:“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与杜牧相反,他认为项羽一败涂地,肯定不能卷土重来了。

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东北苏皖界的乌江镇。亭,是秦汉时期乡以下的行政单位。

边读边想: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记载于《史记·项羽本纪》。“卷土重来”原意是失败后图恢复。现在多用它形容反动势力的反扑。

225约法三章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刘邦于公元前206年占领了都城咸阳。刘邦进入城内,看见宫殿雄伟壮丽,就想住进去享受一番。大将樊哙和谋臣张良都劝他不要贪图享乐,失去民心,误了大事。刘邦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宫室、宝库,退兵灞上。

为一严明法纪,安定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宣布废除秦二世时的严刑苛法,实行新法令。刘邦和大家约定三条法律:第一条,任意杀人要判死刑;第二条,伤害人家的要办罪;第三条,对抢劫偷盗的人也要惩罚。这就是历史上的“约法三章”。

同时,刘邦还派人到各乡、各县宣传约法三章。老百姓非常拥护,非常欢喜,从此刘邦的声望更高了。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成语“约法三章”即由此而来。它原指约定法律三条,后来则指约好或规定几点,大家共同遵守。“约”,就是约定;“章”,这里指条款。

226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开始,刘邦没有项羽力量强大,因此把咸阳让给了项羽。项羽占据咸阳后,自封为“西楚霸王”。他怕刘邦占据关中,不好对付,就把刘邦封到巴蜀和汉中,也就是现在的四川、陕西南部和湖北一带,去做汉王。刘邦因为当时的力量抵不过项羽,只好接受项羽的分封,领兵退到南郑去。

路上,刘邦的谋士张良,向刘邦献计说:“项羽现在对您很不放心,您就索性把走过来的几百里栈道,一齐烧毁。这样项羽就会误认为您不打算出来了,对您就不会防备了。”刘邦采纳了张良的计策。

刘邦把力量积聚起来以后,就拜韩信为大将,准备出兵入关。韩信为了迷惑敌人,只派几百名士兵去修复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的样子。把守关中的项羽部将章邯,得知消息后,毫不在意,反而讥笑刘邦说:“当初烧了栈道,结果妨碍了自己出兵。现在只派几百人去修复,何年何月才能修好!”然而,韩信在派人修栈道的时,却暗中率领汉军主力抄小路迅速进到陈仓,即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县东部,趁陈仓守将不防备,攻占了陈仓城。章邯得知陈仓失守,这才慌忙领兵前去抵抗,可是已经太晚了,章邯吃了败仗,走投无路,拔剑自杀了。接着刘邦的军队再次攻入咸阳,占领了关中。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和《史记·淮阴侯列传》。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概括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句成语,用来比喻表面上一套,暗地里又是一套。“栈道”,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支架木桩,铺上木板而成的窄路。“渡”,这里指进兵。

227背水一战

公元前204年,汉王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领汉军去攻打赵国,赵王歇和赵军统帅陈余,率领二十万兵马,集结在井陉口,即现在的河北省井陉关,准备迎战。

赵国谋士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说:

“韩信这次领兵前来,一路上打了许多胜仗,他乘胜而来,其锋不可挡。但是他们经过长途跋涉,必定粮草不足,士兵吃不饱,战马也缺乏草料。我们井陉地方的山路很窄,车马很难通过,汉军走不上一百里路,他们的随军粮草必然落在后面。因此,我倒有个主意,派三万兵从小路截断他的粮车。你再把沟挖得深些、墙垒得高高的,坚守营寨,不与他们交战。这样一来,他们前不得战,后不得退,用不了十天,我们就可以捉住韩信。”

李左车虽然说得条条在理,可是陈余是一个书呆子不听从他的意见,反而说:“我读过不少兵法,兵书上说,兵力比敌人大十倍就可以包围它,兵力比敌人大一倍,就可以和他对阵。现在汉军号称几十万人,其实不过几千人,况且远道而来,疲惫不堪。我们的兵力超过汉军许多倍,难道还不能把他们消灭掉吗?如果今天避而不战,别人会讥笑我胆小。”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正确意见。

韩信探知陈余不用李左车的计策,十分高兴,就把兵马驻扎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到了后半夜,韩信派一万人马作先头部队,沿着河岸摆开阵势。陈余等人见韩信兵马沿河布阵,都哈哈大笑,说:“韩信空有虚名!背水作战,不留退路,这是自己找死!”

天亮后,韩信带领后队兵马,打出帅旗,大张旗鼓地向井陉口对岸阵地退去。陈余不知是计,指挥赵军拼命追击。

这时,韩信埋伏的两千轻骑兵,见赵军倾巢出击立即杀入赵营,拔掉赵军旗子,换上汉军的红旗。

赵军追到汉军背靠河水的阵地后,汉军后退无路,个个背水拚命死战,赵军久战不能获胜,士气开始低落,忽然又发现背后自己的营垒都插上汉军的红旗,军心顿时大乱,纷纷溃逃。汉军乘机前后夹攻,大破赵军,陈余被杀,赵王歇被活捉。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记载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出“背水一战”的成语,用来比喻没有其他选择,只有一决死战。成语“拔帜易帜”也是从这个故事中来的。“易”是换的意思,后来人们用这句成语比喻取而代之。

228多多益善

韩信是汉王刘邦的大将,他领兵打下了不少胜仗。后来因为有人告发他谋反,刘邦将他擒住,带到洛阳。不久刘邦赦了他的罪,封他为淮阴侯。

韩信遭遇这样的变故,心情非常忧郁,经常称病不去朝见刘邦。可是刘邦时常找他闲谈,谈论各位大将的才能如何,有一次,刘邦问韩信说:

“你看我能够领多少兵指挥作战略?”

“你不过可以指挥十万兵马!”韩信说。

“那么你可以领多少兵呢?”刘邦又问韩信,韩信毫不客气地答道:

“你问我吗?对于我来说,那是越多越好啊!”

刘邦听了他的话,禁不住笑了,说:

“既然你那么能干,为何反被我擒住?”

韩信争辩说:“这是两回事呀,你不能带兵,却善于用将啊,这是我被你擒住的缘故,况且,你的成功是老天授给你的,并不是人力所能及的呀!”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多多益善”这句成语是从这里来的。“益”是“更加”的意思,“多多益善”就是越多越好。

229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