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性的密码全集
5545500000001

第1章 敌人与朋友——你可以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可以是自己最好的朋友(1)

正如你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一样,你也可能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当你具备了某种品德,能接纳自己,心灵变得成熟起来,你就会欣喜地发现你已经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了。随着你的行动,你一定会了解到真正支持你迈向成功之路的人,正是你自己。

一、谁是你心中的敌人

本节要点:

(一)人最大的敌人,还是自己。

(二)一些人一方面展望美好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却不断抱怨自身的处境,将所有原因全部归咎于他人,因此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

(三)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只有暂时的挫折和失利,没有永久的失败,也没有永久的成功。

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使你沮丧消沉。

你是否曾经觉得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不论做什么事,结果往往不能如愿。出了问题,也只好责怪自己。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敌人,如流氓、无赖、小人,此等衣冠禽兽之徒可恶之极,但看穿了,也无非是一堆垃圾。人最大的敌人,还是自己。一个人能战胜自己,也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怕的是自己患了病,茫然不知,处事犹豫不决,或过高地估价自己,由此而自大;或过分地崇拜他人,由此而自卑。一旦战胜自己,也就在思想上有了一个飞跃,人生会打开新的一页。

有一个潦倒落魄的人,非常想使自己糟糕的处境有所改变,然而在工作上却偷奸耍滑,应付了事。他认为自己的薪金太少,在工作上偷懒是应该的。这样的人并不懂得改变处境的方法,他的懒惰、自欺欺人的想法,不仅无法摆脱贫穷,而且还会使自己深陷于更加困苦之中。

这个故事说明这样的道理:自身是造成所处环境的原因(虽然人们平时并未意识到)。一些人一方面展望美好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却不断抱怨自身的处境,将所有原因全部归咎于他人,因此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人如果真正懂得思想的巨大作用,环境就不会成为失败的借口了。

人生没有永久的成功与失败,人生就是由成功和失败串联而成的。

很多人在有机会赢之前,便已失去斗志。其实,输赢之间的界限很模糊,“赢”意味着拥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输”意味着负面的一切不如意的事物,换句话说,赢就是成功,输就是失败。

教人如何成功的书很多,但是,要做个全面成功的人又何其艰难,何不用“游戏”的态度来面对人生,这里所说的“游戏”不是漫不经心,而是用轻松的心情,再度扬帆。许多时候如果你能够重新看世界,你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只有暂时的挫折和失利,没有永久的失败,也没有永久的成功。

失败是一种过程,成功才是目标,有了过程的艰辛,才有成功的喜悦。有的人因为害怕失败,一碰到挫折就又退回原来的地方,宁愿平庸也不愿接受考验,就和大部分有鸵鸟心态的人一样,即使对现况不满意,也不愿意放手一搏,总是自我安慰或者为自己找借口,通常,这种人都是与成功无缘的人。

一个人在逆境的时候,保持乐观绝非易事。你必须在一个又一个向你扑来的困难面前不屈地站住,脸上带着笑容,心中充满阳光,然后用自信的步伐走上前去,把困难踏碎!

心态决定命运,思想极其重要。只要知道你在想什么,就可以知道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如果在一天里,我们脑海中都是快乐的念头,我们就能快乐;如果我们想的是悲伤的事情,我们就会觉得悲伤;如果我们想到一些可怕的情况,我们就会害怕……

生命并不单纯,我们应该选择正面的态度,而不是采取反面的态度,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关切我们的问题,但不能忧虑。当我们被各种烦恼困扰着,整个人精神紧张不堪时,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意志力,改变自己的心境,我们应当记住:思想运用和思想本身,就能把地狱造成天堂,把天堂造成地狱。

二、认识自己的长处

本节要点:

(一)当我们开始自感不如人的时候,大声问自己:“我是那只知道对着缺点叹气的人吗?”只有摆脱自卑心理的阴影,不再悲伤、寂寞、烦躁、颓废、痛苦,才能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

(二)只有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才是一种理智的人生;只有自己把自己感动了才是一种升华的人生;只有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才是一种成熟的人生。

伟大的心理学家与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行动,我们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我们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我们将收获一种命运。”

认识和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也是一种心理上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让这种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成为思维习惯,成为不用有意控制的心理活动。

当我们开始自感不如人的时候,大声问自己:“我是那只知道对着缺点叹气的人吗?”只有摆脱自卑心理的阴影,不再悲伤、寂寞、烦躁、颓废、痛苦,才能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从一所小学的六年级学生中,挑出一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告诉校长和老师们,这是经过他们测试认定为能力超群的儿童。

经过15年的追踪调查,人们发现,这些能力超群的儿童果然不同凡响,都成为学校的尖子生,毕业后走上社会,也都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

心理学家最后一次来到学校,与校长交流的时候,告诉他:当年那些研究对象都是用随机的方式挑出来的,根本没有经过任何测试。研究的结果表明,一个人如果相信自己能力超群的话,那么他就会变得能力超群。

我们总会受一些心理暗示的影响,就像下面故事中的金佛,用泥土掩盖了真正的自己。

在泰国,有一座叫做金佛寺的庙宇,里面有一座10.5尺高,全身由黄金打造的实心佛像,重达两吨半,价值将近两亿美元。

1957年,由于泰国政府决定在曼谷市内兴建高速公路,位于路段上的某间寺庙因此被迫迁移,寺内的和尚只得将庙中的土造佛像放置到其他地点。

这座佛像体积庞大,重量惊人,所以在搬运的过程中开始出现了裂缝。更糟的是,此时又下起滂沱大雨,寺内的大师为了不让神圣的佛像再受到损害,便决定先将佛像放回原地,然后用大幅的帆布覆盖,以免遭受雨水的侵袭。

晚上,大师拿着手电筒,掀开帆布检查,想看看佛像有没有被雨水淋湿。灯光照到裂缝处时,他发现那里反射出一道怪异的光芒,大师趋前仔细检查后,怀疑这层土块藏有别的东西。

他回庙中取来了凿子和头,小心翼翼地开始敲打佛像表面。当他敲掉第一片土块时,惊异地发现闪闪的金光。大师用了好几个小时,终于让一座纯金的佛像重见天日。

据说,几百年前,缅甸军队曾出兵攻打当时称为暹罗的泰国,暹罗和尚知道敌军即将来袭后,便在珍贵的黄金佛像表面上覆盖泥土,以免被缅甸军队掠走。

据说这些和尚后来全被入侵者杀害,但这座价值连城的佛像被完整地保存下来,直到1957年才被后人再次发掘。

其实我们都像那座佛像,本质上是个纯金的,但在成长过程中被种种东西裹上一层厚厚的壳。从小开始,我们就学会了将内心中那个如黄金般纯真的自我隐藏起来。

其实,人最熟悉的是自己,最陌生的也是自己。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王安石说:“知己者,智之端也。”只有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才是一种理智的人生;只有自己把自己感动了才是一种升华的人生;只有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才是一种成熟的人生。事实上,有力量征服自己的人才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

三、放弃自己要不得

本节要点:

(一)情绪的感染有时像野火般快速蔓延,不管是快乐或者悲伤的情绪都具有传染的因子。

(二)过于苛求使我们失去更多,甚至越来越不能面对自己。

(三)人不要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误,就抹杀了其余的美好。

(四)只有在地下躺着的人,才不会有任何问题去烦他。

晴儿是一名外资公司的白领,收入颇丰。在外人看来她是成功而快乐的,但是她却越来越感到自卑和焦虑,经常感觉压抑、沉闷、抑郁,与同事关系紧张。晴儿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妥当,如别人有一点不满,即自责不止;工作认真努力,写一份文案需要修改多次却仍然不满意;由于身材稍胖,现每天几乎不吃面食;对自己的长相、衣着要求也很苛刻,每天早晨必须有一个小时的化妆时间才能出门。但越是这样她越会经常与别人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短处,这种感觉使晴儿长期失眠,陷于压抑、痛苦、焦虑的心理状态之中,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每个人都有情绪,只是这个情绪来得是不是时候,最重要的是别让负面的情绪来左右你的生活,造成更大的困扰,要掌握自己的第一步就是掌握情绪。

情绪的感染有时像野火般快速蔓延,不管是快乐或者悲伤的情绪都具有传染的因子。负面的情绪有时来自他人,有时来自本身,为了不要让负面情绪影响到你,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对负面情绪有免疫的能力,别迷失在不愉快情境中而无法自拔。

其实,这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不能接受所有的自己。过于苛求使我们失去更多,甚至越来越不能面对自己。

在佛经中,有这样的一段譬喻:

一位牧牛人,拥有250头牛。他每天都会到一个水草丰足的旷野放牛,让牛群优哉游哉地吃草、喝水。

有一天,忽然跑出一只老虎,咬死了一头牛,这250头牛,因此少了一头。牧牛人万念俱灰,他觉得少了一头牛,对他来说,已经不完美了,为此,他心中很懊恼,一直耿耿于怀!

过了几天,他觉得少了一头牛,已经不是原来的250头。那其余249头牛,又有何用呢?于是就将249头牛赶落悬崖,那群牛就这样全被他灭杀了。

这段佛经的譬喻是说,人不要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误,就抹杀了其余的美好。

人的一生难免有走错路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为了一点缺陷,就全盘毁弃。人并非绝对的完美,也非圣贤,总会有不甚完美的缺点,但是,不要因为那些小小的缺点,就完全抹杀了自己其他的优点,那是不公平的。

不要因为失去了一头牛,而抹杀了其他249头牛的生存权利。人生亦然,不要因为自己一点小小错误,而抹杀了其他的优点,接受自己的全部,才能拥有真实的自己。

在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问题使人沮丧、悲哀、痛心、寂寞、内疚、懊恼、愤怒、恐惧、焦虑甚至绝望。所有这些情绪,都让我们心乱如麻,这种感觉比身体上的痛苦更令人难以忍受。

一个人坐在公园里抽烟,陷入深深的苦闷里。

一个牧师来到他的身边:“您一定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吧?说出来让我帮帮你。”

这个人看了牧师一眼,然后冷冷地说:“我的问题很多,我厌倦了,没有人能够帮我。”

牧师把自己的名片留下,约这个人明天见面。出于好奇,这个人如约而至。牧师把这个人带到教堂后面的墓地里,指着一片墓碑对他说:“你看一看吧,这里所有的人都没有任何问题。”

是啊,只有在地下躺着的人,才不会有任何问题去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