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国人必知的120条养生老经验
553400000044

第44章

第2篇第6章第5节壮“胆”,保护人体阳气生发的起点和动力

《黄帝内经》里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什么是“中正”呢?比如说左是阴右是阳,胆就在中间,它就是交通阴阳的枢纽,让两边都不出现问题。胆是少阳之气,胆又是春木,是人体一天的阳气生发的起点和动力,所以少阳子时,夜里11点到凌晨1点,是阳气最少但又是最宝贵的时候,养生的秘诀就是这个时候一定要养少阳,所以子时一定要睡觉。

下面我们再说一下,后面一句,五脏六腑,十一脏器为什么要取决于胆?为什么不取决于心,取决于肺,取决于肝、肾、脾?有关这个问题有许多争论,也有许多解释,更有众多的怀疑。按一般人的想法应该是心脏第一,而《黄帝内经》为什么把胆提到那么高的位置?

人要生存下去,首先必须有足够养分。没有养分小孩无法成长,没有养分成人活不下去,没有养分人体生命需要的血就造不出来,没有血人体的五脏六腑的气机不能升腾,甚至无法维持。养分的来源主要就是人们每天的进食。人们吃了足够的食物,虽然有牙齿的帮助、胃肠的蠕动,如果没有胆囊疏泄的胆汁参与或胆汁分泌疏泄不足,我们人体是吸收不到足够的养分的。胆的好坏影响到胆汁的分泌疏泄,而胆汁的分泌疏泄又会影响到食物的分解,食物分解的好坏影响到食物营养成分的吸收与转化,而营养成分的吸收转化又直接影响到人体能量的补充供给,能量补充供给又影响到其他脏腑的能量需求(五谷、五味、五畜、五禽、五色等入五脏)。

也就是说,气血上来以后,机体会根据所需造血原料的缺乏而选择食物的种类。比如这一段时间喜欢吃甜食,过一段时间又想吃酸的,这一段时间喜欢吃肉类,过一段时间又想吃水果。这时我们可以适当多吃点想吃的,想吃就吃,因为机体需要这种东西,脏器如果没有足够的能量补给就会出现问题。

胆对人体有如此大的功效,但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如何保养,所以胆结石等胆管疾病出现在很多人的身上。那么该怎样保养,预防胆管类疾病呢?

1.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饮食结构

据了解,由于经常不吃早餐,会使胆汁中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有利于胆囊中胆结石形成,因而导致不吃早餐者胆结石的发病率大大高于饮食有规律者。

另外,临睡前喝一杯全脂牛奶,可防胆结石。因为牛奶能刺激胆囊,使其排空。这样胆囊内胆汁就不易潴留、浓缩,结石就难形成。

在饮食上要尽量少吃油腻的食物,更不能因为早上赶着上班或者赖床而不吃早餐。因为在空腹的时候,胆汁容易郁积,极有可能引起结石症状。饮食偏荤喜甜者,也因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多,易形成胆结石。甜食过多又会促进胰岛素分泌,会加速胆汁中胆固醇的沉积而形成胆结石。

2.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

中医认为,情绪的过度压抑和过度亢奋均属神志不畅,而两种极端的性格都可导致胆囊炎或者胆石症。总体看来这是一种心身疾病,情绪不好后心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生理。肝和胆是互为表里的,胆的功能要通过肝脏的功能来体现,如果情绪不好,就会影响到肝脏的疏泄功能,同样就会影响到胆汁的排泄和分泌功能。胆汁是帮助消化的,胆汁正常的时候应该从胆囊排出来,排到肠子里帮助消化,尤其是消化脂肪类物质。导致胆的病变除了情志以外,就是肝气疏泄太过或者不及,此外还和饮食有关,比如吃得过于油腻,饮食不节就容易导致胆囊病变。另外还和外感湿邪有关系。

中医认为情志不调、肝气郁结、胆汁郁滞是形成结石的主要原因。因此,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躁和焦虑显得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