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国人必知的120条养生老经验
553400000025

第25章

第2篇第4章第2节熟知食物的四气五味是养阴的关键

中药有四气五味之说,食物同药物一样,也有温、热、寒、凉四性,辛、甘、酸、苦、咸五味之说。熟知食物的四性、五味,对固护人体阴气具有重要的意义。

1.食物的温、热、寒、凉四性

在中医观点里,温热为阳,寒凉为阴,不懂得食物的“性”,就不知道如何养阴敛阳,也就很难明白饮食宜忌的原理。正如清代大医学家黄宫所绣说:“食物虽为养人之具,然亦于人脏腑有宜,不宜,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人脏腑有宜,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

凡性寒凉的食物,如香蕉、冬瓜、薏仁等多有滋阴生津、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对阳气旺盛、内火偏重者为宜。性温热的食物,如羊肉、韭菜等有温中散寒、补阳暖胃之功,适合阳虚畏寒的人食用,热病及阴虚火旺者应忌食。

过去的人多干体力劳动,一出门就晒大太阳,体内容易有热气,如果多吃些寒凉食物会滋阴降火,但是现在大多数人出入都是空调环境,终日坐办公室,一年四季都不怎么出汗,如果再过食寒凉之物就会伤身。所以只有将食物的温热寒凉因人、因时、因地地灵活运用,才能使人体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阴阳平衡,不会生病。

2.食物的辛、甘、酸、苦、咸五味

食物除五种味道外,还有淡味、涩味,习惯上把淡附于甘味,把涩附于咸味。

五味之中,辛味与“阴”关系最大,因为辛味最容易伤阴。在人们意识里辛味指的就是辣椒,其实古人所谓的辛味是指姜、葱、花椒一类的刺激性气味,以及玫瑰花一类的芳香味。辛味宣散,祛散风寒,但辛味食物吃多了会耗阴伤精,容易使人“上火”。经常上餐馆吃饭的人对此深有体会,李小姐便是一例。身为单身白领的李小姐为了不用做菜刷锅洗碗,她一日三餐基本上都在饭店吃,凡事有好也就有坏,李小姐的三餐倒是方便省事了,但身体却出了问题:三天两头口腔溃疡、便秘。后来听学中医的朋友说这是经常去饭店过食辛类食物的缘故。如今饭店不管什么菜,桂皮、八角、小茴香、花椒、姜、葱、蒜、辣椒就是一大堆,辛味过重导致身体阳气亢盛,不上火才怪。

此外,辛类的食物是走气的,我们知道肺是主气的,我们一吃辣的东西就会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所以中医有“病在气无食辛”,也就是说如果肺部得了病,就不要吃太辛辣的东西。

如果说辛味是“阴”的对头,那么酸味就是“阴”的伙伴了。说起酸味,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望梅止渴”的故事,虽说“望梅止渴”是酸味所产生的特殊心理效应,但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告诉我们酸味可以生津,有效滋阴。中医认为酸类的东西是走筋走肝,主收敛的,如果得了肝部疾病则要少吃,否则太收敛则肝气不能生发。

至于甘味、苦味和咸味,此类食物大都有滋阴的功效,但摄入不能太过,否则会起反作用,比如过食甘苦,会造成毛发干枯脱落;过食咸味,脸就容易发黑。此外还要注意的是心脏有了毛病就不能吃苦,脾胃有了毛病不能吃甜,得了关节炎、骨质增生等骨头上的疾病时就要少吃咸。

辛酸味也好,苦甘咸味也罢,总之食之五味,适度食用方可达到滋阴之效,五味过甚,就需要我们用中气来调和,这就是火气。“火”起来了自然要用“水”来灭,也就是用人体内的津液来去火,津液少了阴必亏,疾病便上门了。这也验证了朱老先生所说的 “人身之贵,父母遗体。为口伤身,滔滔皆是。人有此身,饥渴存兴,乃作饮食,以遂其生。彼眷昧者,因纵口味,五味之过,疾病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