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国人必知的120条养生老经验
553400000143

第143章

第3篇第18章第5节追求心灵的内在平衡与和谐

中医认为:养生必先养心,这就要大家淡泊名利,不求闻达,追求心灵的内在平衡与和谐。

要做到这些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人的情感活动和心理健康与身体的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精神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更大,甚至超过了生理因素。在第26届金鸡百花奖颁奖典礼上,主持人倪萍向终身成就奖得主张瑞芳表示祝贺,并问她健康长寿的秘诀(老人家已经90岁,但仍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张瑞芳老人迟疑了一下。回答了四个字:“没心没肺”。接着又说了一句:“我不记仇”。“没心没肺”和“不记仇”就是“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啊。没有丰富生活阅历的人,是万万不能参透这八个字里面的深刻含义的。

良好的情绪是人体一种有助于健康的力量。现代医学实验证实,不良心理因素是一种强烈的“促癌剂”。如果长期处于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中,患各种疾病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甚至会导致癌变。

保持良好的情绪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具体该如何做呢?

第一,树立正确的养生保健观点。古人说:“养生莫若养性,养性莫若养德。”所谓养德就是注重道德修养。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心胸开阔,开朗乐观,生命之树常青。

第二,培养宽宏大度、襟怀坦白的品格。不要愤世嫉俗,对周围的一切都看不惯,整天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这些负面情绪对身体健康都非常有害。

第三,广交朋友,乐于互相交谈。当你遇到困难,受到挫折,甚至遇到不幸时,首先要冷静下来,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向亲朋、同事倾诉苦衷,从他们的劝告和开导中得到力量和帮助,这样,苦闷的情绪会慢慢消失,心情变得豁达、轻松。

第四,培养广泛兴趣。琴棋书画,养育鱼鸟,种植花木都是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或者在情绪不佳或紧张的工作之后,观赏一场相声或哑剧,欣赏一下优美动听的音乐,这都有利于缓解紧张的情绪、消除心理上的苦闷。尤其是老年人,更应用丰富多彩的爱好,调剂、点缀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