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国人必知的120条养生老经验
553400000134

第134章

第3篇第17章第4节膳食、饮水、运动:清肠通便三重奏

有首顺口溜说得好:“要想身体健康,必须大便通畅,废渣糟粕不去,肯定断肠遭殃。”一语道出便秘的危害和肠道畅通的重要性。

中医早在汉代便提出腑气不通致衰的理论:“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说明了肠道通畅能延年益寿这个道理。

那么如何保持肠道的通畅呢?可以从饮水、运动和膳食三方面加以调整:

1.多吃粗粮和根类蔬菜,摄取充足的食物纤维

我们日常所进食的主要是经过精细加工的食品,如精小麦、精米、精面粉等,而粗粮(糙米、麦、豆类等)的摄入越来越少,殊不知粗粮中富含的食物纤维是通便排毒的利器。

除粗粮外,牛蒡、胡萝卜等根类蔬菜食物纤维含量也很丰富,所以我们在平时的饮食中应注意增加粗粮和根类蔬菜的摄入。

2.摄取充足的水分

水也是软化大便、保证肠道通畅的利器,我们每天至少要喝7~8杯(以每杯300ml论),当然8杯以上更好,但不宜过多,以免给肾脏造成负担。在各种水中,最好的选择还是20~30摄氏度的凉开水。

3.揉腹通便

这种方法是通过简单的按摩来舒畅气血,促使胃肠平滑肌张力及蠕动增强,增强消化排泄功能,以利于通便排毒。

4.大笑放松身心

人们受到惊吓或紧张时,会嘴巴干涩、心跳加速,肠子也会停止蠕动。而我们在大笑时,一方面震动肚皮,对肠子有按摩作用,能帮助消化,防止便秘;另一方面,大笑能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促进肠道蠕动,保障肠道畅通。

5.不要忍便

食物进入口腔,经消化、代谢后的残渣,应当在8~12小时内排出,如果粪便在肠道的停留时间过长,粪便中的有毒物质及水分就会被肠壁吸收,使毒素随着血液输送到其他各器官组织——这就是刘太医所说的自体中毒。而缺乏水分的粪便太干硬,更难以排出,极易发生便秘。我们在生活中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忍便,造成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不利于肠道的畅通,甚至引起便秘。

6.多运动

运动量不足的人,肠道蠕动也很迟钝,使得粪便停滞不下,从而阻碍肠道畅通;运动量大的人,肠道蠕动加快,不利于粪便的停滞,保障了肠道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