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杰出青少年赢定未来的110条成长箴言
552200000061

第61章 生活和社会是一本必读的“无字书”

第六章第8节 生活和社会是一本必读的“无字书” 

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 

——别林斯基 

随着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更新,当今青少年学习渐趋于以下倾向:

一是要注重学习主体的自身需要、兴趣、性格、能力、志向等,重视并尊重学习主体的选择。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成为学习者自觉、主动、积极的行为。

二是学习应该变成学习者社会化的全部过程,把学科中的知识与社会发展、社会需求密切地配合起来,打破传统学习观中过于注重考试成绩的做法。

三是学习既要表现为接受和掌握,也要表现为感悟和体验。因为许多经验和知识是来源于学习者的直接发现、探究和创造。

对于青少年来说,在学习上做到以上几点,就要勇于走进社会大课堂,在社会实践中学习。

清人廖燕说:“无字书者,天地万物是也。古人尝取之不尽,而上留于天地间,在目前而人不知读。”这里所谓无字书就是指生活实践。

汉代司马迁,历尽艰辛,亲自到民间访问调查,昼夜查找资料,终于写成《史记》,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一段辉煌。现代作家老舍为写《骆驼祥子》,置身于洋车夫的行列中,熟悉北京车夫的生活,亲眼目睹他们的不幸遭遇,奋笔疾书,创作出传世之作。俄国高尔基的著名自传体三部曲亦是根据自己丰富的阅历和对社会的观察而写成的。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也常对同学们讲,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

1917年暑期,他邀了当时已从一师毕业、在楚怡小学教书的萧子升,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外出“游学”。湖南俗话,称“游学”为“打秋风”,指穷知识分子靠作点诗,写几个字,送给乡里的土财东,换几个钱糊口,形同乞丐。毛泽东他们没带分文,历时一个多月,走了九百多里路,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的不少乡镇。途中,结交了农民、船工、财主、县长、老翰林、劝学所所长、寺庙方丈各色人等,写了许多笔记。回到一师,读过毛泽东游学笔记的同学,说他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为了纪念这次旅行,他和萧子升还换上游学时的草鞋短褂,到照相馆里拍了一张照片。这样的“游学”,毛泽东在校期间还进行过几次。第二年春天,他和蔡和森沿洞庭湖南岸和东岸,经湘阴、岳阳、平江、浏阳几县,游历了半个多月。他日后养成的调查研究作风,从这里已可看出些端倪。

当时,中国社会正处在剧烈的动荡中。毛泽东自然强烈地感受到这种动荡风云。在社会中学习,加深了他那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伟人的故事给了我们启发,要想有所成就,到社会中学习、读好“无字书”不可或缺。

成长导航

生活中,青少年朋友该如何向社会学习呢?

1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今天,社团已成为青少年交往的一个重要的校园场所。毫不夸张地说,今天没有参加过社团的青少年几乎没有。阿勇是学国际企业管理的,也是学校国标舞协会的会长。这两者之间似乎没有什么相关性,但按他的逻辑,跳不好“国标”,就学不好“国企”;管理不好协会,将来就管理不好企业。

2成为“社会准力量”

现代社会,年轻人人际交往的最大变化体现在方兴未艾的“打工热”。近几年,打工已发展为许多青年培养“准社会能力”的首选方式,除了获取报酬外,扩大交往圈是重要动机。一位在“麦当劳”打了半年工的大学生认为:“现在打工所受到的待遇并不是很好,劳动价格与一名职校毕业的熟练工没什么区别,而且也不能有太强的自尊心,不想干可以立刻走人,想干的人多的是,但我还是拼命地做好自己的事,因为我并非为钱而干,我需要的是在实际环境中学会做事,证明自己的价值。要想什么事都做好,首先还是要学会与共事的人沟通,与周围的人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