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良
马仲科的《远眺珠穆朗玛》,是一部多姿多态、品位高雅的优秀文学着作,读这部着作犹如享受了一番艺术的美味佳肴,掩卷深思,韵味无穷。作者的《自序》就先值得一读,这对了解这部着作的精髄和作家本人的气质风格都极有好处,他对其着作的取名谈了三个理由,简言之即对神奇的大自然、对丰富的人生、对大千世界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远眺’’的层面,他只是把“远眺’’的感觉情不自禁地抒发出来而巳。作者的陈述,证明了他的谦虚、诚挚和坦然。他曾在一篇文章中说:“通过行万里路,去登名山,游胜水,探古迹,寻民风,观美景,考历史,求新知。其实,这一切分明是在读一本包括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活生生的大百科全书。”这许是作者人生历程和文化实践的写照,他立言而笃行,从实践中悟出了其知。读书万卷始通神,这才有了洋洋四十万言文章“衔华而佩实”的可喜成果。
《远眺珠穆朗玛》可以说是一幅丰富生动的时代画卷,是浓缩中华大地的壮丽图景,它以当代思维观照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深厚的渊源,描绘神州大地波澜壮阔的变化,其理念的明晰,知识的渊博,论述的精当颇值得称道。全书大量选取天地造化的种种物象,阐释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对祖国各民族人民的影响和熏陶,进而摄取现代民众生活的种种情景,构成了一种人文圆通有情有致的文化空间。读这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作品,我们必然会身临其境,跟随作者经历一次又一次感同身受的精神漫游,从而领略作者自由洒脱的神韵,获得心旷神怡的艺术享受。本书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岁月留在作者心灵里的记忆,是他记忆世界的艺术显现,严峻的历史,神秘的世界,神州厚重的文化,异国他乡的情调,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社会历史的变迁,人间的真情,似一盘璀璨夺目的珍珠,碰撞摇曳时五彩缤纷悦耳动听,合璧凝视则五光十色,如交响乐之瑰丽夺目。
一部文学作品的成功,自然是多种因素的凝聚。然而我们总能找到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成为着作的精神支柱。《远眺珠穆朗玛》的成功和独特价值首先在于作品的真情实感和作者的真诚奉献。这两点构成了全书的精神魂魄。历史的和现实的生活都在他明媚的思想照射下熠熠生辉。他的作品抒真情,入意境,写景咏物,都能将自己的爱憎融入其中,唯其真实而有其善,因其善而臻至美。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这部着作是真善美在文学作品中相互激发和相互生成的结晶。这和时下那些浮华低俗、附庸金钱的文学迥然不同,这是一部高雅的、严肃的文学作品。有神州的风骨在,有中华民族的浩气在,也有一股平民的壮志豪情在。作者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人民战士、祖国的建设者,之后又成为人民的公仆,双肩担道义,丹心报祖国,手中的那支笔,一开始挥动就是为人民而代言,为时代而讴歌。他勤恳学习,博采众长,融会自己的人生理念和审美取向,形成自己超逸脱俗、真朴隽永的人生姿态和艺术风格,几十年苦心孤诣,卓然而立。他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与祖国前进的脚步同行,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不仅从社会巨变的壮举中感到了人生的壮观,也从他身边的凡人凡事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诚然,他是一个平民作家,他一直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他从细微的观察中看到了普通人的美德,从普通的生活激流中经历着生命的震颤,从困苦危难中触摸到人间的柔情,从生命的运行中找到了善良的心灵。他歌颂这些人间最常见最美丽的事物,显示出他的良知他的情怀,和那发自肺腑的人文情愫。读者无论从他的“雪域风光”或是“碧野情思”、“天南海北”、“嫩萆寸心”等许多作品中,都能体味到作者的那颗仁爱之心。他的作品流泻着大地之爱、平民情怀。随着人生历程的拓展他心中萦绕的大地之爱和平民情怀就愈加强烈。
马仲科的人生经历丰富坚实,生活得很充实,很坦然,无怨无悔。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西藏人民,他的相当分量的有关西藏生活的作品,沉进了他那炽热的赤子般的深情,在他抒写寄情的历史文化景观和世俗生活的独特感受中,融进了历史学、社会学和哲学的深邃思考,并把这一切升华为更新颖更鲜活的形象,使雪域高原浸溃了纯其壮丽的色彩,使作者的情思与广大藏族人民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同样,他以散文、诗歌等大量篇幅所描写的刘家峡水电站工程及其建设者的英雄形象,将其真挚无私的爱心浸透在浓烈的文化底蕴之中,浸融出一片又一片灵动美妙的诗情画意,给人以精神的提升,美的享受和生存价值的启迪。读者徜徉在他豪迈动情的倾诉之中,由衷地和作者一起纵情歌唱祖国,歌唱建设者们豪迈的英雄气概,歌唱社会主义的献身精神,从而涌生出一种为人类幸福而战斗一生的内在力量。
马仲科经历了风霜雨雪的磨砺,在颠沛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有过沉浮,但他用一颡丹心护卫着战士的荣誉和人的崇高,他不伴地跋涉前行,获取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和生命的体验,建立起澄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获取了对人生和生活意义的深刻认知。文品是人品的折射,这不仅显示在马仲科的纯文学作品中,更反映在他的那些政论性的文章中。在这类文章中,他讲政治、讲正气,讲思想道德修养和作风建设,讲做人的准则,办事的原则,处世的道德规范,这些看起来都顾理成章,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不那么简单。他体现的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无私无欲的敬业精神和理性的审美判断。这些文章的针对性很强。滚滚而来的商业主义大潮加速着社会世俗化的进程,使道德价值受到轻视和消解所谓解放感情,远离政治,消费当下,作为时髦的生活方式浸入公仆群体;文化圈内欲望化、鄙俗化的倾向越来越远离严肃人生的道德规范和精神家园。有的以新历史语境下多样化探索和满足市民大众化消费的名义,以牺牲文学的崇高使命作为代价,抛售大置的文艺垃圾,戕害着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群体的身心健康。有良知的、负责任的作家,都在密切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并在创作中为人的生存注入道德理想的维度,以此唤起人们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并为之献身。马仲科正是这样的严肃作家,他深知笔墨当随时代的道理,作家应当是时代的讴歌者,是高举先进文化火炬的先行者,优秀作品应当具有当今时代鲜明的印记。他也深知现实是文学的土壌,文学离开了时代和脚下的土壤,游离于时代主流之外,其活力和价值就会衰微,其作品将会使读者茫然乃至失望。马仲科的文章以其品位弘扬正气以其高雅张扬主旋律,在当今文坛正气缺失的情况下,真是难能可责。他敏锐地观察着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重视瞬息万变的社会现象,并把这些作为历史长河中的浪花,放在时代深层结构中去体验,观察,找出社会的轴心,即人民活动的精神内核,加以多层次多角度的展现。这种展现似滴水映日,每每透射出时代人生的社会焦点和文学的重量投射。人民的嘱托,正义和良知始终伴随着马仲科写作的历程,他的作品本色证明着人民永远拥有自己的理想、力量、智慧和尊严,同时也在证明,文学只有沐浴了生活和时代的阳光、风霜,才会有力量,才会有铮铮风骨。而道德情操和精神内质缺乏的作品,很难感动读者,更无法获得读者的共鸣。福克纳这样说过:“作家和诗人的特殊光荣,就是振奋人心,提醒他们记住勇气、荣誉、希望、自豪、同情、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马仲科正在以自己的文学实践证明着一个严肃作家和诗人的特殊光荣。
马仲科是一个才情并茂的作家。《远眺珠穆朗玛》四十余万字的作品,涉猎范围广,内容涵盖量大,论世事长短,话历史沧桑,思人生得失,抒人间豪情,精短的篇幅涵纳着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巧使描写对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朱熹有言:“泛观博览,后归之约。’’意思是说,没有苦读勤学的功夫和博览群书的雄厚基础,无从归纳出令人深思而简明扼要的道理。马仲科博览群书,通达古今;论事行文章起典从,纵横捭阖,这就使他的文章具有很好的知识性、可读性、趣味性和文化价值。譬如许多历史文化遗存在书中都有简要翔实的论述,并能从历史的渊源揭示中华文化发展的脉络趋势,对祖国的名山大川文化景观皆能以丰厚的历史资料言证。知识的丰富和资料的珍贵,使读者可以随处拾珠。诚然,从题材上看这部着作似觉无新奇之处,然而可贵的是,作者谋篇立意都能自出机抒,展示新的意韵,提出新的思想见解。对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现代生活的印记,都能扶微探细,自成一说,表现出学人的严谨和饱含文化含量的审美意趣。在这些文章里,读者总是能读出别一番思想内蕴,读出作家的创新意识。丰厚、精细、从容委婉的叙述,优雅的抒情格调,纯净的语言和朴实的意象,无不显示出作者的艺术才情和谋篇缀章时的智慧和认真。
马仲科的艺术才能还表现在他驾驭文字和运用多种文体创作的本领上。在《远眺珠穆朗玛》这部着作中,散文、随笔、小品、杂文、报告文学、政论、诗歌,文学的多种形式都得到了娴熟的运用,体裁因描写对象而生,应用自如。散文、随笔有歌的悠扬和婉转,小品、杂文则有散文自然流淌的韵意,既有以小见大的理论功底,更有画龙点睛的生花妙笔。无论用什么形式,都能写得短小精粹,堪称美文。现代社会的节奏,正在一点点吞噬着人们宝贵的阅读时间,而阅读精短的美文,就能在有限的时间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量。《远眺珠穆朗玛》无疑是一个范例。另外,
马仲科多文体写作的成功运用,给文学在面向生活的多彩性时适时地以多种手法表现以有益的启示。作者在创作中由外指性叙述语体为主的语言形式到多语境合鸣、兼容、相交的跨文体写作可以说是不拘一格写文章,文到意蕴。他在叙述视角、叙述结构以及非叙述性话语等方面,创造着一种独到的叙述模式和文体样式,在虚实交融的语言空间,为读者菅造出一种宽泛的阅读空间,这都反映出作者的创新意识和艺术表现能力。作者的艺术功力还表现在他的生活提炼和艺术聚合力上,他总是能以所见所感为经线,把散落在记忆中的珍珠,通过巧妙的缀连组合使其闪烁奇丽的光彩,在不加饰琢的通透中,渗透着心灵的感悟和独具匠心。他的语言流畅优雅,写景抒情还是状物叙事,都能用恰如其分的语言刻画得灵动润净,和他的文体水乳交融。
马仲科身居企业领导岗位,尽职尽责,又是一位受人尊重的作家。他用自己的道德情操和人文品格,完美着一个革命者的形象和价值。他为官多年而不失平民本色,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牢牢树立着以人为本的信念,始终不渝。他在一系列思想杂谈和时政论文中,贯穿着执政为民当权有责的秉性和自我约束;重政治讲原则,摆事实讲道理,与人为善,喻理而教化。劝人遵纪守法恪守道德规范以求其社会稳定和家庭祥和的良苦用心也都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述说中循循善诱而乐此不疲。这不仅反映出他的思想修养高度和对生活的识见深度也是作者政治上成熟的标志之一。
我和仲科同志相识不久,一经接触便感到他温文尔雅,诚恳坦荡,他谨言慎行而谈吐不凡。他谦和待人的态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也由此而建立了友谊。读了他的《远眺珠穆朗玛》不禁令我有文如其人之感,更增添了对他的敬意。我深信读者在读了他的这部高品位的着作之后,一定会亲切地走近他成为他的朋友。
2004年12月23日于兰州东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