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
5441700000005

第5章 制度建设(4)

3。赋予广大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的权利,使其思想获得了空前的解放。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廉政建设中进行的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是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进行的一次广泛的启蒙教育运动,它赋予广大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的权利,参与了政权的管理,改变了几千年来广大人民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的封建恶习,使其思想获得了空前的解放。并且通过广泛开展的整风运动,对全党进行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大力倡导批评和自我批评作风,从而纠正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不良倾向,在军民中树立了无产阶级思想意识。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廉政建设是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人民从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重生,勇敢地去批评政府的腐败行为,清除政府中的贪污腐化分子,更好地维护了民主政府的廉洁形象。

三、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会计制度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敌人的封锁和扫荡,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财政十分困难。为了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下搞好财务工作,合理安排收支,保障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会计就成为各级抗日民主政府的必设职务和必备干部,会计制度也随之逐步走向完善。历史证明,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会计制度为边区财政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和促进作用,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财经制度。

(一)边区政府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会计制度是健全和严格的。当时边区政府的会计制度又分为岁入岁出会计制度、税收会计制度和粮秣会计制度等等。会计制度有其共性,总的来说,就是理财清物,账目管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会计制度主要包括会计科目,收支程序和单据,簿账和报表,记账、核账、结账及决算等方面内容。

1。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无论在边区,地方,还是在行署、专署、县三级,基本上可分收入、支出、资产、负债这四项。以边区款为例,收入科目有合理负担、田赋、税收、契税、公产收入、公营收入、行政司法收入、其他收入等8个总账科目,总账科目项下还有明细科目,如税收总账科目项下有出入口税、税务罚金、拍卖变价及烟产税等4个明细科目;支出科目有军事费、行政费、教育费、实业费、社会事业费、财务费、公安费、民众团体补助费、其他支出,预备费等10个总账科目,实业费总账科目项下有建设行政费、实验费、生产推进补助费等3个二级明细科目;资产科目有现金、特种通货、往来等20个总账科目,总账科目项下还有明细科目;负债科目有应付费用、借入款、资本等13个总账科目,同样各总账科目项下还设有二级明细科目。

2。收支程序与票据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对收支程序有明确的规定。以边区款为例,各级政府收到各种边区款时应开具三联收据,一联给交款机关,一联作为收款报查,一联作为收款存根;领款同样也要开具三联领款书,分别为领款书(连同支付命令作为领款凭证及付款机关的记账依据)、领款报查和领款存根;交款时只需开具二联交款书,即交款书和交款存根;动支边区款时一律采用二联支付命令,第一联规定,支付命令与领款书须同时具有方可付款,第二联规定由发命令机关存查支付命令存根。

会计工作根据业务本身的性质,是以传票(记账的凭证)登记开始的。

在原始凭证符合规定和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收支凭证制成传票,为明确责任,需要在传票及单据上加盖各关系人图章,传票制妥后,应该将有关单据作为附件粘贴于传票之后,以防遗失。有了传票,再根据传票登记总账及各种分户账。每个月终时,应该将传票连同单据装订成册另行存放。在旬月总结账目时就可以根据总账及各种分户账制成各种报表了。可见,传票是会计工作的开始,先由单据制成传票,按传票来登记记账,再根据要求做成各种报表,而且层层复核,实行换人复核制度,最后再由负责人和复核员盖章,以确保基础工作的正确性。

3。报表

会计报表的种类很多,按时间而言,“有日计表、月计表、季度表,年终有决算表,旺季时,曾增加过旬报表”①,鉴于当时是战争环境,所以也视情况而定,如,“环境安定的地区,专署、县每旬要向财政厅、行署财政处报告一次;环境严重的地区,可按月、或两月、三月报告一次,但年终必须进行决算②。”按用途而言,如,有边区款合计表、边区款总账余额报告表,地方款分户账余额报告表等,又如,在税收会计制度中,按旬上报的有税款收支旬报表,按月上报的有税收报告表、漏税案件报告表、没收案件报告表。会计业务自传票始,根据传票来记账,即传票是做账簿的依据,而各类报表则是依据账簿制成的,以边区款为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根据凭证制成传票,根据传票造边区款分户账和边区款合计表,再根据边区款合计表制成区款总账,最后由区款总账制成区款总账余额报告表,这样层层编制下去,形成了对财务的全面监督和管理,使整个会计流程严密而有序,起到了全程监督的作用。

4。记账、核账与结账

做会计工作首先要记账,记了账必须要定期核账,否则结账和决算的环节便无法进行。因为只有我们定期核对我们的账准确无误后才能继续进行我们的工作,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我们必须要定期核算账目。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核算制度。边区分户账收支及余额须每日核对一次。先从最初的核对开始,根据原始单据核对收支及余额,在核对无误后,要在最后余额数字前由核对人加盖图章,以资证明,分户账各科目内各户之余额总数,要逐期与总账各科目各该款目之余额数完全相等,此项须记账员与核对人共同担保。在此需要指出,核对人要由同级金库员或其他人充任,会计本人是不允许对其本人所记之账进行核对的。“坚持定期对账制度。规定日、旬、月、季按期核对:内外账目、现金要按日、旬核对,对外往来①

453页。

武博山:《回忆冀南银行九年》(1939-1948),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年6月,第168页。

《太岳革命根据地财政资料选编》(初稿),太岳革命根据地财政史编写组,1987年7月,第账要按月或按季(联行往来)开出对账单①,”总之要按期核对账目才能保障不会出错。

至于结账是按层层递进式方法逐级上报的,并且其中的环节也是相当严密的。县政府管理边区款,每旬为一结账期,即每月的10日、20日及月底应按规定结账,县政府在结账时是这样一个流程:先根据单据制成合计表,该表结出的库存数必须与本期库存现款数目完全相等。然后,由合计表制成总账,最后根据总账制成总账余额报告表,这中间也须审核一次,以保障收方付方之合计数必须相等。县政府结账完毕后,应将合计表、总账余额报告表及各项报查送达专署,日期为每月的4日,14日,24日。专署管理边区款,首先要审核县政府送上来的各项报查,确定报查总数与合计表内的收支总数相符后,再登记入专署的分户账。登记完毕后,应将各县政府送来的总账余额报告表的余额数与专署分户账内各该县户的余额数字进行核对,在确定无误后方可结账。专署编制的合计表及总账余额报告表也要按旬上报财政厅,上旬在每月的15日以前,中旬在25日以前,下旬在下月12日以前,不得拖延。财政厅进行结账时,方法与县、专署是一样的,财政厅总结全区边区款数字的日期是在下月15日前。

结账的流程就是按上面那样由县到专署再到财政厅这样逐级进行的。最后结出全区的总账,每个上报环节都有明确的日期规定,并且责任明确,严谨细致,审核又要有双重保障,以确保结账的最终数字准确无误,使财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既体现了财政工作者的敬业、爱业,也体现了他们的高明之处。

5。报销及决算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也很重视会计制度中的报销工作,为全面而严密地做好报销这一环节的工作,边区政府同样采取了层层递进向上级报请核销的办法。以粮秣会计制度中的报销手续为例:“一、同级政府各机关应每月(月份终了后5天内)向同级政府造报月份计算(区级各机关向所属县级各机关造报,其表式另附,见附表十八至二十,略)一次。二、全县粮秣收支应由县政府每季(于每季终了后半月内)向专署造报季计算(附表二十一至二十二,略)一次。三、全专区粮秣收支,应由专署每半年(半年度终了后1月内)向行署造报半年度计算一次。四、专署于造报半年度计算时,应同时开①贾洪: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对敌货币斗争和银行业务──忆北海银行总行和鲁中分行,《冶金财会》,1995年第11期。

具领粮证,以解粮书抵解之。”①

报销手续一般而论是上面讲到的那样,遇有特殊情况,如,临时支付证、代征粮证的报销办法则依各级政府的规定来办。

报销工作完成后就要进行年度决算了。县以上政府每一年度终了后,就要按级向上造报年度收支决算。县政府年度收支决算要于每年度终了后1个月内送达专署,专署要在年度终了后2个月内把年度决算送达行署,行署再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把年度决算报送给边区政府,政府各机关造报的计算及决算份数要等同于预算。此外,各开支机关进行年度结算后如有结余,应一律交公,不得私行留用,违者要以贪污论处。

(二)边区政府会计制度的时代特点

通过对边区政府会计制度的整体了解,可以看出边区政府会计制度有其鲜明的时代特点。

1。顽强的工作作风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会计制度是在战火不断,敌人接连突袭,人民饥寒交迫的环境下由会计人员按照科学原理制定的。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战争不断,经济本身就很不发达的边区根据地要一面坚持做财政工作,一面与敌人打游击。当时环境还相当残酷,1940年10月敌人一次屠杀我无辜群众380多人,制造了西峪惨案。“1943年秋收尚未结束,日寇对边区进行了一次大扫荡。在不足20万人口的河北阜平境内,驻扎了几万日伪军。敌人搜山、抢掠和烧杀持续了3个月。”②面对敌人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和无休止的大扫荡,根据地人民冒着生命危险与敌人作斗争。财务工作者常常办公没有固定地点,而且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睡不踏实,穿不暖和,时刻警惕敌人的突袭,有时粮食不够,就挨饿几天,敌人搜查的紧时,财务工作者只能白天钻进山洞,夜里出来算账,敌人一路追踪,边区财务工作者就边赶路边算账,有时还要在半山路上记账算账。在这样的环境下,会计工作者仍要算好每一笔账,结清每一笔款,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甚至把报表做两份,随时准备着如果一人牺牲,另一人也能保存有完整的报表。同时,负责现金和特种通货的收支与保管的出纳员更是想出了各种办法与敌人周旋,使敌人的扫荡落空,保障了现金和款账的安全。

①《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第一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412页。

②王光达:晋察冀边区的会计工作,《财务与会计》,1992年第2期。

边区政府的会计制度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建立的,也是在这样动荡的环境下坚持执行的,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边区政府制定了一套符合根据地实际的科学合理的会计制度,并且一贯坚持执行下来实属不易。

2。严谨的业务程序

严谨的体现有二,其一,程序严密,责任明确。首先,依据凭证做传票,根据传票来记账,总账,再由账簿做报表,层层复核,并且实行换人复核制度,复核完还要负责人盖章,核账时要记账人和核账人共同担保,而且会计本人不得核对本人所记之账。其次,做报表时,先由地方上报县,县再上报专署,专署上报财政厅,由财政厅做出全区的总报表,这样层层递进的上报方法不仅方便管理,而且每级上报都有时间限制,层层都要复核,严密高效。结账,报销和年度决算也都是按这种方法进行的。最后,票据的使用也是很严谨的。如,各级政府在收到边区款时,都要开具三联收据,有给付款机关的,有给收款机关的,还有作为向上级报查的凭证的,可见票据使用的严密之处。又如,根据单据做传票时,单据和传票上都要加盖各负责人的章,为防丢失,单据还要粘于传票后,这些都可以看出边区政府在使用票据时是很细心和负责的。其二,会计工作者之间的分工协作协调有序。总账会计要掌握全面会计工作,进行总账会计分析,统计,收支,估价,指导,审核等,会计员做好份内的工作,负责整理数据,分析,统计,审核等,出纳员要把现金和特种通货的收支、保管工作做好,“负责管理收、支、拨、兑等事”①,簿记员主要负责做好登帐、计算等工作。四者之间既要协调一致,有序进行,又要相互牵制和控制,不得逾权。这样,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每个工作者各尽其责,密切配合,高效无误地完成财务工作。

3。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会计人员在工作上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他们按照科学的会计原理,并且能够结合边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合边区实际的会计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对古老的旧制度进行了改革,形成一套新会计制度。不论是账簿、表格的填写,还是传票、报表的制定等等都是会计人员根据边区实际情况研制的,没有完全抄袭国民党的,也没有完全引进外国的,而是采取实实在在,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辅以有关政策和原则的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建立了一套自己的会计制度并且以同样的精神贯彻执行。再者,“理论密切结合实际,能够解①《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经史料选编》(河南部分)(一),档案出版社,1985年8月,第349页。

决当时财会工作上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①。”实际工作中,各地区都可按要求制定适合本地区情况的会计办法,如边府下属的县府和专署都可在不违反上级制度的前提下制定本地区的会计办法。为提高自己的会计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边区政府能够博众会计之长,对国民党方面和外国的会计制度进行扬弃的吸收和利用,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从而把工作做好。

4。速成的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