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动物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5430800000004

第4章 动物常识概述(3)

爬行动物是第一批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真正征服陆地的脊椎动物,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陆地生活环境。它们以穴居为主,也有次生水生种类,如龟鳖类、鳄类。由于摆脱了对水的依赖,爬行动物的分布受温度影响较大而受湿度影响较少,现存的爬行动物大多数分布于温带、亚热带、热带地区,北方种类较少。在干旱地区生活的爬行类,耐旱性非常强,它们可以连续数日不喝水,只靠食物和水维持身体所需。它们排出的尿是干硬的尿酸碱,水分则被膀胱、输尿管和大肠大量重吸收,这样就减少了水分的排出。

爬行动物的繁殖

爬行动物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关键在于其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由于雄性具有交接器,其精子可直接被送入雌体,进行体内受精。产出的卵具有坚韧且能防止干燥的卵壳;胚胎发育时有胎膜和羊水出现,所以爬行动物都是把卵产到陆地上。龟鳖类虽然长期生活在水中,它们的卵却仍要产到岸边沙滩中。龟鳖类、鳄类都产卵,蜥蜴和蛇类也产卵。在繁殖季节,雄体和雌体都会分泌出有强烈气味的分泌物,以吸引异性。

爬行动物的活动规律

爬行类还不能主动控制体温,因为陆地温度变化大,它们会通过调节活动规律来适应温度的变化。气温较低时,它们的活动量会减少,有的种类到冬季会冬眠,以躲避严寒,保持体内的热量。而在酷夏,有的种类也需要蛰眠。有的在炎热的中午会攀上高枝,张嘴歇息,躲避地表的高温;有的则隐藏在岩缝或阴凉处,伏身闭目。有的也会改变活动时间,在晨昏比较凉爽的时候活动。爬行类清晨比较喜欢晒太阳,借以提高体温。高寒环境的种类,身上的黑斑较多,可以吸收辐射热量来维持体温。

爬行动物的价值

大多数爬行动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其鳞片、骨板可加工成工艺品、药品;皮可制革、肉可食,毒液制药,多数蛇类以鼠为食,蜥蜴、壁虎以昆虫为食,有益于农业生产。毒蛇对人、畜的安全有威胁。

鸟纲

鸟纲是脊索动物门的一纲。体表被覆羽毛、前肢成翅膀、恒温、卵生的高等脊椎动物。鸟类与爬行类有许多相似特征,如皮肤干燥缺乏腺体;都具角质鳞,而且羽毛也是角质化产物;都具单个枕髁;都产富卵黄的大型羊膜卵;尿的主要成分是尿酸等。鸟类和哺乳类都是高级脊椎动物,具有许多进步性特征,如高而恒定的体温;心脏二心房二心室,完全双循环,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有复杂的繁殖行为,后代的成活率较高等。鸟类适应飞翔生活,具有许多特化性状,如体被羽毛,体呈流线型;前肢特化为翼;骨骼坚而轻并多有愈合,具有与肺相连的气囊,辅助完成双重呼吸等。鸟类的种数仅次于鱼类,全世界现存鸟类有9012种,中国有1200种。

鸟纲的分类

鸟纲可分两个亚纲:(1)古鸟亚纲,只包括始祖鸟一属;(2)今鸟亚纲,今鸟亚纲包括白垩纪到现代的所有化石和现生鸟类。其头部骨骼愈合,颞孔退化。骨盆和荐椎愈合成为整体,胸骨发达,为强大胸肌的支点,前肢骨愈合,长的尾骨退缩。今鸟亚纲再分为:(a)齿颌超目为白垩纪的一些有牙齿的鸟,如黄昏鸟、鱼鸟等。它们颌骨具齿,肋骨无钩状突,胸骨不具龙骨突或龙骨突极弱,掌骨不并合,(b)平胸总目包括鸵鸟等一些善走而不能飞的鸟类,它们翼部退化,胸骨无龙骨突起,故称平胸类,中国北方第四纪土状堆积中多处发现鸵鸟骨骼或鸵鸟蛋化石;(c)企鹅总目;(d)今颌超目或突胸总目为鸟纲中最大的一个超目,共分24目174科,翼部发达,胸骨具龙骨突起,故称突胸类。

鸟类的羽毛与飞翔

鸟的前肢覆盖着初级与次级飞羽和覆羽,从而变成飞翔的构造,尾羽能在飞翔中起定向和平衡作用。现代鸟类无牙齿,尾骨退化,无膀胱,可减轻体重;骨腔内充气,头骨、下部脊椎和骨盆愈合,鸟体坚实而轻便,这样可以提高飞行效率。

鸟类的生存条件

鸟类具有很多特殊的适应能力,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生活。鸟类的食性可分为食肉、食鱼、食虫和食植物等类型,还有很多居间类型和杂食类型。有些种类的食性因季节变化、食物多寡、栖息地特点以及其他条件而异。

鸟类的繁殖

鸟类性成熟期为1~5年。很多鸟类到性成熟期表现为两性异型。繁殖期间绝大多数种类成对活动。有些种类多年结伴。有的种类一雄多雌,少数种类一雌多雄。成对生活的鸟类雌雄共同育雏,一雄多雌的鸟类大都由雌鸟育雏,一雌多雄的鸟类由雄鸟育雏。鸟类在体内受精,卵生,具有营巢、孵卵和育雏等完善的繁殖行为,这样大大提高了子代的成活率。

鸟类的迁徙

鸟类在不同季节会更换栖息地区,或是从营巢地移至越冬地,或是从越冬地返回营巢地,这种季节性现象称为迁徙。鸟类因迁徙习性的不同,可分为留鸟、夏候鸟、冬候鸟、旅鸟、迷鸟等几个类型。鸟类的迁徙通常在春秋两季进行。秋季迁徙为离开营巢地区,速度缓慢;春季迁徙由于急于繁殖,速度较快。

哺乳纲

哺乳纲又称哺乳动物或兽类,是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起源于中生代早期的古爬行动物。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进步性状。主要有:(1)神经和感觉器官高度发达,大脑皮层特别发展,逐步形成高级神经活动中枢,视觉、嗅觉和听觉高度灵敏;(2)代谢水平提高,具备完善有效的消化吸收结构和高效率的呼吸机制,具有完备的双循环,体温恒定;(3)运动能力增强,肢体能将身体举离地面,行动迅速,利于捕食和逃避敌害;(4)生殖方式完善,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出生后用乳汁哺育,提高了亲体对幼体的保护和抚养能力,保证后代健壮,促进社群行为发展。

哺乳动物的分类

全世界现存哺乳动物约有4200余种,中国有410余种,分为:(1)始兽亚纲为三叠纪及侏罗纪非常原始的哺乳动物,包括梁齿目和三锥齿兽目,中国云南禄丰三叠纪地层产中国锥齿兽即属此类;(2)原兽亚纲仅包括单孔目,以现生鸭嘴兽类为代表,化石也不多,只见于更新世,均分布于大洋洲;(3)异兽亚纲为哺乳动物早期进化的一个旁支,只包括多瘤齿兽目,生存于侏罗纪至始新世。

哪些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常见的哺乳动物有:虎、狼、鼠、鹿、貂、猴、貘、树懒、斑马、狗、狐、熊、象、豹子、麝牛、狮子、小熊猫、疣猪、羚羊、驯鹿、考拉、犀牛、猞猁、穿山甲、长颈鹿、熊猫、食蚁兽、猩猩、海牛、水獭、灵猫、海豚、海象、鸭嘴兽、刺猬、北极狐、无尾熊、北极熊、袋鼠、犰狳、河马、海豹、鲸鱼、鼬等等。鸭嘴兽是一种特别的哺乳动物,它不是胎生,而是卵生,但仍划为哺乳动物。而人类是高等哺乳动物。

板鳃亚纲

板鳃亚纲为软骨鱼纲中的一个亚纲。体长形,披盾鳞。鳃隔发达,呈板状,故名板鳃鱼类。鳃裂5~7对,各自单独开口于身体表面。背鳍上的硬棘不能自由竖立。上颌骨不与脑颅愈合。体内受精,卵生、卵胎生或胎生。绝大多为海生,个别栖于淡水。含鲨形总目和鳐形总目。鲨形总目鳃裂侧位,胸鳍游离,舌颌软骨具有鳃条软骨,肩带背侧左右分离,不与脊柱相连。鳐形总目鳃裂腹位,胸鳍前缘与头侧愈合,无臀鳍,舌颌骨无鳃条软骨,肩带背侧左右相连或连于脊柱。

盾皮鱼纲

盾皮鱼纲现已灭绝,是一种原始有颌鱼类,已具有上、下颌及较发达的偶鳍,但头部及身体前部被覆盖骨板,后部裸露或被鳞。生活于淡水或海水,始见于志留纪晚期,泥盆纪最盛,分布广泛,化石很多,可再分为九目。重要类别有扁平鱼目、胴甲目及节颈目。

迷齿亚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