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1年5月4日,星期三,阵雨。
也许是受到某人的影响,我也觉得应该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记录下来,虽然表面的上一切平和如常,但心中总是戚戚然,危机意识一直萦绕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写下来会好过一些吧,大概……
我年少的时候立志做一位社会学家,但后来父亲告诫我,想真正看清这个世界,就去做执法者,我遵循了他的建议,中学毕业之后入读了司法警官大学,在众多的职业方向中,我选择了一般女孩子都不敢触碰的刑警,因为我想,竟然要做,就要去最前线,最险恶的地方去。
事实证明我选对了,我虽然是班里唯一的女学生,但是在各项学科包括体能、武力课程的成绩都名列前茅,特别是核心技能“超意识截击术”,我在模拟对战中获得了98。6%的存活率,在大学创办以来的排行榜中名列第三,第二名是99。1%,第一名是99。5%,而我依然是唯一的女性。
超意识截击术是一种发展于李氏截拳道的技艺,核心理念就是在对手发动攻击之前的瞬间,通过提前的预判,同时做出躲避伤害和反击的行动。适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徒手搏击,更多的是运用在持械对抗。例如在对手持枪准备射击的瞬间,通过对他的身形、表情、神态、眼神、步伐、手臂、手腕、手指等一系列的细节观察,预判开枪后子弹的弹道,然后提前做出规避,以安全的线路向其发起攻击,整个过程都需要在一瞬间完成,外人看上去就像能躲子弹一样。我们一开始训练的时候需要佩戴智能眼镜作为辅助,在电脑的预判提示下行动,但这样的存活率通常只在五到六成,因为在看到预判之后身体再做出反应,已经为时已晚,预判、躲避和攻击三个阶段必须同步完成,经过长年的训练,我终于扔掉了眼镜,完全借由身体的下意识指挥自己的动作,反应速度越快,存活率就越高。
凭借着优异的成绩,我毕业当天就被大东市的刑警大队收编,离开了象牙塔的保护,我才真正明白父亲所说的话。
作为刑警,准确来说应该叫做时间刑警,之所以要苦练超意识截击术,是因为在这个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案件和罪犯或直接或间接都与时间轮技术有关系。
与50年前相比,我们所处的时代最大的发展就是来源于时间轮技术的应用,简单来说就是能把人的寿命量化,这种量值称之为“时间熵”,然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转移,这便可以像银行存款一样增加或者缩减人的寿命,另外,以提取出来的时间熵作为能源,可以实现时间穿越。这种革命性的巨大进步除了带来科技和文明的飞速发展之外,同时也孕育了更多的冲突、矛盾和犯罪。
时间轮技术的普及,让各行各业的尖端人才活得更久,使得很多在过去都是幻想的技术提前实现,影响最深远的是反重力技术和人工智能,而且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出了迥异于五十年前的世界。
反重力技术根据我这个外行人所知道的信息,简单的理解就是吸收和存储地球的引力作为能源,然后转换成其他矢量方向的推力,物体本身或者加注的重量越大,则获得的推力也越大,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安装了反重力装置的交通工具就不需要其他的能源消耗,因为驱动装置还是需要一定的电能来维持的。有了这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随时随地可得的方便动力,人类所有的交通工具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海陆空交通工具的界限消失,从地面到太空之间的穿梭如同过去乘坐电梯一样的稀松平常。
对普通老百姓最大的影响莫过于交通堵塞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原本平面的道路变成了立体的空间,停车场自然也同步升级,不需要任何垂吊装置就可以停放到高楼上,立交桥全部移除,地下铁等地下交通工具因为乘客太少导致严重亏损而被迫停止了大部分线路的运营。
由于动力装置的统一,交通工具不再按照海陆空来分类,从外观上看都像是漂浮在空中的方砖,无非是长短高矮不同而已。而称谓主要以“车”来命名,根据功能和运行区域的不同加上不同的前缀,例如“地空直达专线车”、“高轨道太空运输车”、“城际客运专线车”、“洲际长途货运车”等。
交通工具的巨变也催生出了很多新的交通规则:
从地面到大气层按照海拔高度划分出不同的立体轨道层,行驶在内的车辆不能随意抬高或者降低到其他轨道层,必须先行驶到同一轨道两侧的升降区,按照左升右降的规则进行变轨。除此之外,在车流量大的交通主干道的路肩都预留了紧急通道,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快速垂直地跨越各个轨道层;
因为车流量的差异,大城市和小城市,城区和郊区,陆地和海洋,同一高度区间的轨道层密度也不同,例如在大东市这样人口稠密的省会城市,又是区域的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在50米的高度区间里就有12层轨道,而到了人烟稀少的山区,同样的高度区间只有5层轨道,那就意味着你可以在10米的空间里像小鸟一样自由翱翔;
货运车和客运车、公交车和私家车的车身高度差别较大,因此也对应有各自专用专行的轨道层,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和节省空间,在大城市的市中心,车辆间隙很小,密密麻麻层叠在一起像在深海中行动一致的鱼群;
在整个立体轨道层里遍布了很多细长如折叠伞的交通浮标,它可以从表面的任意一个角度发射延伸出半透明、可穿透光屏,用以显示交通灯、路牌、轨道层边界等交通标志。
……
由于交通运输的高空立体化,人们居住的房屋也越来越高,而且逐渐摆脱地基的束缚,高楼不再是平地而起,而是以模块化建设完成之后,在楼底安装反重力装置使其悬浮于空中,在过去只存在于幻想故事中的“天空之城”、“天宫天庭”等都在今天变成了现实。
要确保那么多的交通工具和建筑物都安全平稳地飘在空中,维持反重力装置的正常运作就是头等大事,首当其冲的就是电力的持续供应,传统的电线显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政府就在城市每个角落建设电磁波充电基站,可以通过电磁波远程定向给有需要的车辆或者建筑物充电,而所有的悬浮建筑物本身也具备一定的太阳能发电能力。
怎么样?看我简述的世界会不会觉得很复杂?其实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我会在以后的记录中结合实际生活慢慢描述。
要维持如此复杂的城市交通和居住系统有条不紊地运作,仅仅靠人力来管理是绝对无法驾驭的,这就到了人工智能出场的时候了。
不知不觉就写了那么多,今天先到这吧,下次接着说……